馮明霞
摘要: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深感肩上責任重大。要牢牢記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進一步加強自身思想修養,“打鐵還需自身硬”,老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不斷提高同學們的思想文化修養。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志存高遠,自強不息,為祖國培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關鍵詞:責任;修養;情懷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作為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用自己的言行去關愛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更加自由茁壯地成長,讓自己成為真正住在學生心里的老師。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堅持做到“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地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深刻領會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新教學方式,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為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教師不僅是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師德是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道德底線,一個缺乏道德底線的教師是無法擔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良好的師德,要求教師必須要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一種敬畏心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教師職業的永恒準則。 認真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師事業,為人師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的學識,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利用學科特點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愛國教育。在教育教學方面,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中,力求讓教學具有特色,在日常教學中,認真鉆研教材和教法,認真備課,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注意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倡導探究式學習。嚴格要求學生,注意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當今時代,科技日新月異,教育技術發展很快,注意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和培訓。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本事,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密切關注課改的相關信息。認真學習,增強自身的適應本事,與時俱進。應嚴格按照"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標準嚴格要求自我,認真學習師德材料,禮貌禮儀知識,對學生注重言傳身教;在工作中,要加強黨的方針、政策、教育理論、教育法律的學習,提高自我的政治素養,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努力鉆研業務知識,虛心求教,經常反思自我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嚴格要求自我,端正自我的態度,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高尚的師德,做好教育要有愛心。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不會是成功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作為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和信任學生,真誠關心學生的提高和成長,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對學生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現,并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做好教育工作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嚴于律已,以身作則。 要成為當今合格的教師,就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充實自我的學識。
(二)淡泊名利,敬業愛生
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新施教,即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手段?!敖虝?,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說的都是為師者不僅僅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師德。優良的師德、高尚的師風是搞好教育的靈魂。教育要有恒心。所謂恒心,就是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要把自我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所從事的教師職業之中,對自我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進取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干好自我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我,超越自我。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教育的神圣還在于在我們塑造學生靈魂的同時,也在塑造自我的靈魂,并不斷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這恐怕是其他任何職業所無法比擬的。的確,在一個個鮮活的孩子面前,僅有不斷地提高、完善自我,才能夠讓自我在“教師”這個稱號面前毫無愧色。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 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
(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從古至今,教師享有了無盡的美譽,辛勤的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實際上,教師確實關系著國家的發展,具體而言就是教師的素質。它直接關系到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關系到21世紀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所以,既然選擇了教育事業,我們教師就要努力加強個人修養,不斷完善自己,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努力使自己成為終身學習的楷模。知識社會的面對“生有涯,而知無涯”的現實,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方能勝任教師工作。通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就是這個道理。教師要終身不斷學習,不斷開拓,更新自己的知識。 要把教書育人放在首位。教書育人是我們教師的天職。但是,教師不只是為了傳授知識而存在的 “教書匠”,而是教育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奉行“愛滿天下”的教育宗旨。他曾提醒教師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教育者要像愛迪生的母親那樣寬容愛迪生”。陶行知自己無論是在學業上,還是生活上,都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許多陶門弟子至今仍念念不忘他的音容笑貌,從這一點就可以充分感受到他偉大的師德情操和強大的人格魅力。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工作,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要通過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教育每一個學生。這無疑也提示了我們: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所以在教學和生活中,要特別強調教師不僅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還要做到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一定要不忘初心,辛勤耕耘,默默付出,只為內心的那一份執著與堅守。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常懷一顆赤子之心,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澆灌培育祖國的下一代。
參考文獻
[1]嚴育洪.教師德18項核心素養[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張行明.教師語言的魅力[M]吉林大學出版社
[3]魏書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師[M]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