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廣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傳統服務業基本都暫停服務,不少中小企業損失慘重,甚至倒閉,其余沒有倒閉的企業,大多也只能在政府的扶持下通過降薪裁員等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維持基本的運營。對于多數實體企業尤其中小企業來說,這是一場考驗性極強的耐力跑,不僅需要響應政府號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解決現金流,還需要認真思考企業發展問題。
[關鍵詞]疫情;中小企業;傳統服務業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0.069
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突襲,無論是企業還是公眾都被弄得措手不及。從中央到地方采取了一系列防止疫情擴散的應急措施。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和復工復產的一再推遲導致市場低迷,更是給中小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提出了巨大挑戰。對于中小企業而言,要實現恢復發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僅要依靠國家支持,還需要自身積極采取一些應對措施,只有危重思變,積極自救,才能挺過難關,穩健發展。新冠疫情給中小企業帶來的風險具有兩面性,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雖有損失也有補償。一方面有些企業受疫情和防控措施的影響停產停業甚至倒閉,但對于另一些醫療企業、關乎民生大計的企業、電商企業等來說又是機遇,甚至可以說這些行業迎來了巨大商機。另一方面企業停產停業損失很大,但政府又快速出臺各種維穩性政策,減緩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風險。總體來說疫情對中小企業的負面影響是有限的,企業風險是否會影響公司存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本身的內外部情況。
1 現狀
自疫情暴發以來,舉國上下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新冠病毒有高傳染性,會危害人類健康,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國各地采取了多種防控措施,對人員流動嚴格控制,對于遏制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導致企業不能正常運行,很多企業自身也已經采取或者擬采用一些應對措施,有些企業員工只能居家辦公,有的線下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給企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沖擊,尤其是線下消費行業。這次疫情全國人民自由受限、脫離工作崗位,社會經濟承受巨大損失,對政府和人民來說記憶都是深刻的。疫情之后政府和民眾的思想和行為可能會發生轉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民眾可能會注意防護,加強鍛煉,更注重身體健康,并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網課、電商、人工智能可能會讓企業和個人有新的思考,這些都會給企業復工復產注入活力。企業需要了解用戶需要,抓住民眾心理的變化,調整管理架構,創新性發展。就我國而言,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基本控制了疫情蔓延勢頭。2020年3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為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在會議上指出要做好疫情防控后續工作,在防范疫情跨境輸入輸出的同時,加快推進全面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這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但是疫情還沒有完全被控制,是面臨的一項重大風險,復工后疫情風險很高,還需要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復工,采取科學合理的防范措施并加強員工防范培訓,這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需要處理的問題還不止這些,還包括疫情下的員工薪資的計算,新增加的防護成本,甚至有些企業運轉困難,被迫選擇裁員,還有勞資糾紛需要處理。如果大量中小企業倒閉或者選擇縮減人員,社會就業和失業問題也會顯現出來。
2 影響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傳統服務業基本都暫停服務,不少中小企業損失慘重,有些甚至倒閉。沒有倒閉的企業,大多也只能在政府的扶持下通過降薪裁員等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維持基本的運營。對于多數實體企業尤其中小企業來說,這是一場考驗性極強的耐力跑,當前他們不僅需要響應政府號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解決現金流,還需要認真思考企業發展問題。當然也有一些行業在短期內受到了正向拉動,比如因為對醫療防護、清潔殺菌的需求,帶動了醫藥制造、醫療器械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再比如由于線下消費受限,消費者增加了線上消費的次數,帶動了互聯網服務、信息技術等相關行業的發展。總之,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和社會變革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市場淘汰,會淘汰一批市場競爭力小的企業,也會促進一些企業找到自己的定位,完善自己的管理制度和發展模式,走出困境,發展得越來越好。企業要認識到疫情是企業的風險源,要高度重視疫情防控,這決定著企業存亡,但也要科學應對,避免事倍功半。在國家的幫助下,企業自身也要積極主動規避風險,不能坐以待斃。以下內容列出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的不利影響和有利影響。
2.1 不利影響
2.1.1 中小企業面臨支出壓力
受疫情影響,員工無法按照計劃回到工作崗位,中小企業無法正常運轉,這就意味著企業沒有業務沒有收入,但是它們不僅需要承擔員工薪資及五險一金,還需要支付租金,甚至還得償還貸款。這對大企業來說都是巨大的負擔,更不要說抗壓能力更差的中小企業了。規模大的企業可以借助外部資源解決經營難題,但規模小的企業只能在政府幫助下縮減開支。但事實上,即使政府或社會組織會給中小企業提供幫助,社會資源也很難平均到每一家,還需要企業自身積極緩減壓力,想辦法渡過難關。目前疫情雖然得到了控制,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如果員工感染,不僅會損耗企業勞動力,還會影響企業經營能力,與企業經營目標背道而馳,企業要制定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科學有序地復工復產。
2.1.2 中小企業現金流短缺
現金流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具有足夠的現金流才有能力抵抗風險。因此中小企業只有在短期內獲得足夠的現金流,才能渡過這個難關。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企業的現金存量和現金流量都受影響,收支不平衡,使企業朝著不確定方向發展。為渡過難關,很多企業計劃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減員降薪、向銀行或民間貸款、停產歇業等。中小企業跟大企業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大企業有較強的影響力,能快速籌到流動資金,但是小企業就沒有那么容易了,如果他們沒有機會通過貸款獲得現金流,就很可能撐不到疫情結束。即使是曾經一片興隆的中小企業,也會因為現金流短缺而運行不下去,因此中小企業要整理賬目,預估企業賬上現金流可以維持企業運轉的時間,并在這段時間內解決現金流短缺問題。
2.1.3 中小企業遭受損失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整體經濟和各行業的經營和發展都產生了很大影響,不同行業領域的中小企業遭受到的內容和程度不同。有的因為銷售渠道受阻造成原材料損失、半成品損失、成品損失;有的企業難以收回賬款,影響現金流;有的企業在疫情之前接受了訂單,但是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完成,就要按照合同賠款;還有的企業發出的貨物卻遭受退貨退款。不管是面臨上面的哪種情況,企業經營都會陷入困境。如果疫情能在短期內控制住,中小企業的產業鏈還能維持,還有機會從困境中走出來。當然為了減輕中小企業壓力,國家各地都出臺了補償政策,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的損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彌補,在政府支持下,中小企業要重拾信心,及時止損,做好復工復產或者是轉型的準備。
2.2 有利影響
2.2.1 促進中小企業商業模式多樣化
一個企業要長久健康發展,就要有經受風險的能力,目前來看,現有的商業模式還是較為脆弱,受這次疫情防控影響,很多小企業面臨破產、倒閉。對于還能復工復產的中小企業來說,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短期收益可能會走低,這就需要企業基于實際情況積極調整發展戰略和目標,探索和創新發展新路子。在這次疫情的強烈沖擊下,加速了市場淘汰,對于在市場中沒有競爭優勢、無法通過優化運營而生存下來的企業會被逐漸淘汰。中小企業想要站穩腳跟就要在這次危機中發現自己的管理經營問題,建立靈活的發展模式應對各種風險,在改革中發展,進一步完善自身管理機制,創新管理模式,保障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促進市場商業模式多樣化。
2.2.2 中小企業迎來新的市場機遇
這次疫情給醫療救助保障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在疫情期間及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國家會投入資金采購這些企業的產品,不僅如此,還會給予優惠政策,這些企業成本低收益有保證,未來會處于發展期。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待在家里不外出,可以發現我們基本無法離開互聯網,企業辦公、學生學習、個人消費及支付等都在依賴互聯網,甚至我們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推動了互聯網相關企業的發展,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各種小程序如健康碼被推廣開來,為人們生活提供便利。還有隨著公民思想和消費習慣的改變,電商行業及相關物流行業的發展會再爬一個高峰。有些中小企業雖然也受疫情影響,但是國家給予支持和補貼,降低了企業財務成本,在此期間,企業如果能順利完成轉型升級,那對這些企業來說,這次疫情就是機遇,他們也抓住了機遇,完成了挑戰。
3 結論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全國經濟的發展節奏,在傳統行業領域,企業遭受嚴峻挑戰,尤其是現金流差、發展不穩健的實體中小企業。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和傳染是天災人禍,中小企業的重大損失無處彌補,值得慶幸的是,多地政府已經出臺政策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扶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主要舉措包括減稅降負、金融信貸支持提供流動資金、房租減免或補貼、免除部分債務等。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應該對國家和政府充滿信心,自身也積極采取措施,使自己的企業目標滿足社會需求,順應時代潮流,爭取早日戰勝疫情,擺脫困境,不能消極等待國家或社會組織的幫助,這樣的企業最終還是會在發展中被淘汰。有活力的企業才能在競爭和市場淘汰中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
[1]中國金融新聞網.新冠疫情沖擊下中小企業的困難及政策應對[EB/OL].[2020-02-11].http://www.liejin99.com/20200211/c617362740.shtml.
[2]余靜芳.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國企業面臨的新風險及其應對措施[EB/OL].[2020-02-21].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2/174907921.html.
[3]盛松成,龍玉.新冠疫情背后中小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EB/OL].[2020-02-04].https://www.weiyangx.com/349648.html.
[4]朱武祥,劉軍.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思考[EB/OL].[2020-02-05].https://finance.sina.cn/2020-02-05/detail-iimxyqvz039927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