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紅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客體,學習活動的主體,所開展的探知新知、解決問題等各項活動,離不開學生群體的幫助和支持。互助合作學習是學生有效學習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是培養和樹立良好集體觀念的重要載體。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時引導、指導學生開展有效學習活動,以促進和提升學生集體觀念的有效養成和樹立。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開展的探知新知、解決問題活動,實際是群體力量下的團隊活動。教師要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對初中多媒體技術下數學教學中學生開展互助合作學習活動策略及方法進行簡要論述。
一、創設教學情境的幾種形式
1.導趣引思,創設引入新課情境。創設使學生在認識上產生矛盾和沖突的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求知的心理狀態,產生學習的迫切需要,上課伊始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思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1】在講解《有理數的乘方》新課時,可以“印度國王獎賞象棋發明家的故事”為素材,設置問題情境來引入新課,從而發現規律,嘗試“以此類推第五個、第六個格子中應放多少粒麥子”,再列出計算第64個格子中麥粒數的算式。以此來引入新課,增加了趣味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效果立竿見影,學生立刻就集中了注意力。從而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嘗試、列式中,感受到有學習新知的必要,繼而形成穩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據問題與故事中麥粒放置規律,引發聯想,使學生思維迅速活躍了起來,使學生的全部心理活動參與到了這節課的學習中來。
2.設問導疑,創設探究新知情境
教師要善于提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探究情境,努力給學生提供自主發展的空間和親身感受、體驗的機會,使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提升,在數學學習中得到和諧統一。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作用
1.計算機輔助教學能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性。計算機給予了學生較大的主動性和獨立性,課堂教學具有時間的限制,一般來說學習的時間為45分鐘。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各自的情況,由教師及學生靈活掌握學習的進度和難度,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不受時間的限制。
2.計算機輔助教學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最重要的成分,它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同時,這種愉快的精神感受又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二者之間相互促進,使數學學習活動更加活躍、有效,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更加和諧的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廣大數學教師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教師應將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滲透到每個教學環節,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根據學生的特點,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更深入地把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有力地突出。例如函數的教學,計算機可以很快地在屏幕上描繪出函數的圖像,反映出函數的變化規律,并通過圖形變化、發音等手段刺激學生的感官,使教學過程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計算機輔助教學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直觀性。例如在直線、射線、線段的判斷中,學生對“線”的特征雖然了解,但在應用上把握不定。筆者在設計這一部分課件時,采用動畫顯示直線、射線和線段,效果較好。例如,可以使線段自左飛入,然后按動畫疊放次序播放,在線段基礎上將一端無限延長得到射線及將線段兩端延長得到直線。這種在原有圖形基礎上的動畫展示過程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到線間的對應關系,加深了對“線”的特征的掌握。
計算機輔助教學可應用于數學教學中實驗模擬和難點突破。學生學習數學有兩大難點:立體幾何部分與應用題部分。以往教師對這兩部分知識,較難做到實驗模擬。筆者在選擇相關軟件的基礎上,設計有關課件用于計算機模擬實驗,可多次出現,幫助學生復習掌握。對幾何立體圖形的理解,筆者選擇3DS三維動畫制作,該軟件能在演示中把任何幾何圖形與立體幾何圖形以形象的三維形式再現,使各類幾何體在靜態和動態的狀況下展現給學生,既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也大大加快了理解的速度。
三、重視學習方法要領傳授
傳授學生互助合作學習“要訣”互助合作學習活動是學生借助外界力量和智慧開展的學習活動,學生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解題要領,才能有效開展學習活動,實現學習效能的有效提升。可見,“方法”是學生有效學習活動深入推進的“金鑰匙”。但長期以來,部分教師只注重數學問題的解答訓練,致使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互助合作學習活動需要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要將方法傳授作為學習活動開展的重要補充,搭建學生鍛煉和解答問題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問題解答過程的“回頭看”,反思解題過程和方法,總結解題經驗和要領,逐步形成問題解答的一般要領,從而使學生帶著方法要領進行互助合作學習活動,提升互助合作學習效能。問題:已知一個平行四邊形ABCD,如圖所示,E、F分別是ABCD的邊AD、BC的中點。求證:AF與CE相等。
上述問題是關于平行四邊形的數學問題案例,教師在該問題教學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完成該問題探究解答的“任務”。學生在解答問題活動中,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組成互助合作學習小組,在探究問題條件的過程中發現該問題解答的關鍵是“正確掌握和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定理”。因此,在學習小組探究活動中,有學生提出“根據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定理”,根據問題條件,判定四邊形AECF是平行四邊形,從而進行問題有效解答。有的學生提出,可以根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證明△ABF≌△CDE,從而得出AF=CE的結論。
四、強化互助合作活動指導,奠定學生互助合作素養“基石”
互助合作學習活動作為學生個體之間開展學習方式之一,需要具有良好的學習水平和解題素養作為支撐。教師要發揮自身在教學活動的主導作用,一方面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活動引導,使學生能夠解決合作解題中的困難,另一方面要注重對學生合作學習過程的指導,對學生在合作解決問題中出現的“不足”進行有的放矢的“糾偏”工作,促使學生養成良好互助合作學習思想和習慣。
總之,多媒體技術下互助合作學習是學生有效學習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是培養和樹立良好集體觀念的重要載體。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時引導、指導學生開展有效學習活動,以促進和提升學生集體觀念的有效養成和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