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瑞青
水是生命之源,是萬物的母親,地球上一切原始生命都孕育于水。水看似很普通,因為她隨處可見,大到江河湖海,小到潺潺溪流,水也是我們的生命必需品,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水也是有性格的,而且還是多面的,偉大往往出自平凡,她普通的身軀里蘊含著巨大的,不平凡的力量。
水,是溫柔的。水的身體是軟的,摸上去是那么的順滑靈動,那么的柔,從手中縫隙流過。水的性格更是柔情萬種,是古代文人墨客抒發情懷的寵兒。秦觀的《鵲橋仙》中有“柔情似水”的句子,寄相思于水,愛情如水一般溫柔;《洛神賦》中,曹植“托微波而通辭”,洛水之神“指潛淵而為期”,以水傳情,何等浪漫;《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也曾說,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將女人比作水的化身,像水一樣溫柔純凈。李清照的“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水有時亦是多愁善感的,寄托著詩人的淡淡愁情。水是柔情的化身,也是純潔的代表,水交織著復雜深沉的情感,卻也承載著世間最純粹的思念。
水,是有力量的。水溫柔動人的形態下,包裹著一顆堅韌不拔的心。水是懂團結的力量的,一滴水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積少成多匯聚成汪洋大海呢?力量之大或許是我們想不到。水懂得去堅持,執著的追求自己的夢想,會用溫柔的力量一點一點的積蓄,困難就如同石頭一般堅硬,水用自己的耐心和恒心化解,不斷地注入自己的力量沖破障礙,以柔克剛。水是那么的樂觀豁達,勇敢向上,她從來沒有害怕過眼前的困難,她會一路歡歌笑語,達到夢想的彼岸。
水,是善于變通的。水的形態千變萬化,你將水放進茶壺里,她就是茶壺的形狀,沒有固定的模樣,只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自己的形態。對于人來說,在學習生活中也要有這種狀態,不斷去適應新的環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自己的狀態,在得志的時候不妄自尊大,要謙遜待人,在低谷的時候也不要妄自菲薄,而是磨煉意志,提高自己。水的流向亦是難以捉摸,就像戀愛里的小姑娘啊,她的心思你怎么也猜不透。水可為涓涓細流,靜靜傾聽萬物生長的氣息,也可為奔騰瀑布,盡情綻放生命的色彩。但水變通的外表下卻蘊藏著智慧的靈魂,《孫子兵法》中曾說“兵形象水”,是說用兵的規律就好像水一樣,沒有固定的方法,就像水沒有固定的流向一樣。水流隨著地形的變化來決定流向,用兵是順應敵情變化來采取制勝方略。水是那么聰明啊,她寵辱不驚,靈活變通,擁有這世間最高的智慧,不會為流言蜚語所動搖,堅定不移守護自己的信念,自由馳騁于天地間。
水,卻也是最無私的。老子的道德經曾言“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滋養了萬物,給生命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水默默的奉獻自己,卻從來不去計較得失,與世俗無爭。每一個水滴都是社會的一分子,千千萬萬水滴匯聚在一起,成就了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而每一個小水滴都在自己的崗位為國家做出貢獻。水是那么的有愛心,具有包容性、親和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水能容納萬物,用寬容的品格待人接物,用愛心去感染身邊的每個人每件事。水的通達品格啟迪我們要有恢宏的氣度,博大的胸懷,不為一己私欲,不為一時名利。
王維的《山居秋暝》曾說:“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月光與水相融合,清新空靈的意境脫穎而出,當我們吟誦杜甫《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當我們用心如止水形容那些美好的心境,這些文字或娟秀,或豪邁,文人用水無私贈予的靈動抒發著心中澎湃的激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推動者社會文明的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