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綺嫻 梁杰文

摘要:目的:探討影像護理配合對提升腦卒中患者磁共振圖像質量的效果。方法:從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選取2191例患者,將2191例患者分為兩組,一組為對照組1095例,接受傳統的護理干預,一組為研究組1096例,接受影像護理配合干預。結果:研究組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數據對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卒中患者接受磁共振檢查時,護理人員為其采取影像護理配合干預,能夠有效地提升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的配合度,從而提升磁共振圖像質量,改善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影像護理配合;腦卒中患者;磁共振圖像質量;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45.2;R743.3文獻標識碼:B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20.05.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mage nursing cooperation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2191 stroke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9 to June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095 patients wer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1096 patients were study group received imag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dat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dicated that this study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When stroke patients receive MRI examination, nursing staff for its adoption of image nursing cooperation intervention, it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 compliance examination complianc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RI image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Key Words: Image Nursing Cooperation; Stroke Patient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Quality; Nursing Effect
腦卒中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腦血管疾病,好發于中老年患者,該疾病的致殘率以及致死率較高,且具有病情危急的特點,在治療過程中,盡早確診有利于醫生為其選擇最佳治療方案。磁共振檢查是一種臨床檢查準確率較高的影像學檢查,但是大部分腦卒中患者在患病后,其自主行為受到一定影響,在檢查以及治療過程中的配合度得不到保障,加之磁共振檢查的時間較長、噪聲較大,對檢查的順利進行增添了阻礙,多種因素導致檢查困難增加[1]。針對上述情況,我院護理人員通過加強對接受磁共振檢查的腦卒中患者采取影像護理配合干預,有效地促進了檢查的順利進行,提升了檢查質量,患者的滿意度也得到提升,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門診接收的需接受磁共振檢查的腦卒中患者,從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選取2191例患者,將2191例患者分為兩組,一組為對照組,1095例,一組為研究組,1096例;對照組中,男性648人,女性447人,年齡區間在45-75歲,平均年齡為(56.81±3.91)歲;研究組患者中,男性579人,女性517人,年齡區間在43-76歲,平均年齡為(56.63±4.91)歲;研究在獲得醫學倫理會批準后開始篩選患者,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參照腦卒中疾病診斷標準,符合腦卒中疾病診斷;②年齡>18歲,無年齡上限以及性別要求;③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癱瘓患者;②不適宜接受磁共振檢查;③拒絕參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研究人員對其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研究人員對其實施影像護理配合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檢查前: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基礎狀況進行評估,了解患者體內是否有植入器、是否有過敏史以及禁忌癥,協助患者采取適宜體位進行檢查,告知患者以及家屬整個檢查流程,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情況,應耐心地為患者以及家屬進行解答,為后續成功檢查奠定基礎。②檢查時:囑咐患者將身上佩戴的金屬物品移除,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發生異常,應立即通知醫生。③檢查后:在檢查完成后,及時與患者以及家屬反饋,讓患者知曉本次檢查結果,同時囑咐患者相關注意事項,觀察是否有釓對比劑過敏反應或皮下外滲等不良反應,給予護理措施,遵醫囑開展后續護理工作。
1.3 觀察指標
根據研究要求,將患者的磁共振圖像質量滿意度評分統計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為量資料(x±s)、計數資料(%),研究人員對兩種類型的數據,分別采用不同的計算方式:t檢驗以及卡方檢驗,統計學軟件(軟件版本:SPSS20.00)計算完畢后,P<0.05,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數據,研究組患者的磁共振圖像質量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組間數據對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腦卒中[2]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腦部血液循環障礙所致,患者可出現一過性或永久性腦部功能障礙,部分患者會出現偏癱、失語等癥狀,對其生活質量影響較大。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患者積極參與治療,通過藥物能夠有效控制疾病,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治療前,需要明確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為臨床用藥以及治療提供診斷學依據。磁共振檢查是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式,但是磁共振檢查耗時較長,在檢查過程中,患者必須保持靜止。腦卒中患者無法做到完全配合,往往會影響磁共振檢查的開展,故而加強對患者的影像學配合干預十分必要[3]。檢查前,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基礎狀況進行評估,了解患者體內是否有植入器、是否有過敏史以及禁忌癥;檢查時,囑咐患者將身上佩戴的金屬物品移除,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在檢查完成后,及時與患者以及家屬反饋,讓患者知曉本次檢查結果,同時囑咐患者相關注意事項,遵醫囑開展后續護理工作[4-6]。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磁共振圖像質量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組間數據對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腦卒中患者接受磁共振檢查時,護理人員為其采取影像護理配合干預,能夠有效地提升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的配合度,從而提升磁共振圖像質量,改善患者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 1 ]董秀平.臨床與影像護理配合對腦卒中患者磁共振圖像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1):160-161.
[ 2 ]尚晨陽.臨床與影像護理有效配合在重癥腦卒中患者行MRI檢查中的應用觀察[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8,27(2):694-695.
[ 3 ]董宇清.腦卒中患者磁共振檢查中采取臨床與影像護理有效配合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1):161-162.
[ 4 ]顧祿壽,程曉玲.對腦卒中患者實施臨床與影像護理配合對提升磁共振圖像質量的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0):86-87.
[ 5 ]袁億里,唐莉莉,江薇.護理路徑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支架取栓術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2):1843-1846.
[ 6 ]王芳.臨床與影像護理有效配合對腦卒中患者磁共振檢查中的作用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