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春
【摘要】針對小學生在英語口語表達中常出現(xiàn)的錯誤,本人從語言習得的角度提出了五點建議,最后強調(diào):只有正確對待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中的錯誤,才能促進學生多說英語(Open their mouth and speak more? English),說好英語。
【關鍵詞】正確對待? ?小學生? ?英語口語? ?表達錯誤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1-144-01
英語是一門外國語言,英語學習過程就是英語習得過程,因此,它遵循外語習得過程中“自然”發(fā)展的道路。我們都知道:在母語習得過程中,兒童的語言環(huán)境都是母語,大量的使用機會使兒童能夠在不斷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獲得語言交際的能力,掌握語言規(guī)則。但英語習得則不同,由于缺乏英語語言環(huán)境,習得者沒有大量使用英語的機會,因此,他們在英語習得過程中必然會受到母語干擾,常常出現(xiàn)“說錯”的情況。此外,英語習得者還受到年齡、智力、能力、認知方式、動機、個性等因素的影響,因此,說錯現(xiàn)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作為從事英語教學的教師必須意識到這一點,當學生說錯時,老師不能簡單地說No,而是應該遵循孩子學習語言的習慣,正確地對待學生在英語表達中的錯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促進學生大膽地多說英語,說好英語。
學生在學英語的過程中容易犯語音(Speech Sounds)、詞匯(Vocabulary)、語法(Grammar)等方面的錯誤。低年段的學生容易犯語音錯誤,例如把[r]讀成[l],把[ru:l]讀成[lu:l],把[? is]讀成[dis]。到了中高年級,學生容易犯詞匯和語法錯誤,例如:Please help they.(正確:Please help them.);Go to there.(正確:Go there.)。
面對學生說錯時,我們不能采用簡單的否定態(tài)度或粗暴的指責、諷刺,否則,不但會抑制學生的思維,而且還會打擊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學生學英語的信心和興趣就難以培養(yǎng)。從我國外語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導致很多學生學不好英語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對外語學習有一種畏懼甚至厭倦的心理。這種心理又是來自哪里呢?據(jù)調(diào)查表明:英語初學者畏懼心理最初產(chǎn)生于老師對學習者的不良態(tài)度,老師的一句鼓勵能使學生充滿信心;老師的指責、批評會使一個充滿信心的學生不敢開口。所以,教師必須根據(jù)不同的對象,不同的訓練目的和不同錯誤的性質(zhì)、原因、區(qū)別對待學生口語表達中的錯誤。
一、面對內(nèi)向、自卑的學生說錯時,少說No,我們應該用耐心鼓勵的態(tài)度對待
有的學生比較內(nèi)向、自卑,不愿主動用英語與他人交往,或者怕說錯惹別人笑話。面對這種學生,我們應少說No,應該用耐心、鼓勵的方式促進他們大膽說。鼓勵的方式很多,老師可用鼓勵性的話語:“Dont be nervous. I believe you can.”、“ Good. ”、“Excellent.”、“Perfect.”等。我們也可借助學生的力量進行鼓勵,往往學生的鼓勵更能消除學生的害羞、自卑心理,使學生充滿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例如,我教的一個學生叫陳志文,她性格內(nèi)向,膽小、不愛說話,連母語都表達不清,當她把[θ]讀成[s],把[?]讀成[z]時,我不但沒說No,反而微笑著說“差不多”,還叫全班的學生用掌聲鼓勵她。在我耐心的指導下,在全班同學的掌聲鼓勵下,她不但讀準了[θ]和[?],而且越讀越大聲。
二、學生在對話、敘述中出現(xiàn)的個別口誤,我們糾正錯誤時應注意時機和方式,切忌中斷學生的思路
在教學過程中,一般在進行簡單、機械的操練時,老師可以對學生使用即時反饋;但當學生進行連續(xù)或交際性的活動(如:看圖說話、生生對話、小組操練、角色表演等活動)講錯時,只要不影響活動繼續(xù)進行,則應采用延時反饋,即不要有錯必究,對小的錯誤應采取容忍的態(tài)度。過分強調(diào)糾正學生的錯誤并不一定能獲得好的效果,反而會中斷學生的表達,阻礙學生的理解。學生的語言錯誤往往是提出假設或驗證假設的必然結(jié)果,不可能因為老師的指出就能立刻改正,我們應該耐心地讓學生把話說完,有必要時可啟發(fā)學生自己糾正,或請班內(nèi)同學糾正,或由老師糾正。總之,教師應努力使學生Open their mouth and speak more English.
三、對于學生英語表達中的錯誤,教師還必須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及時的診斷、反思和改進
學生說英語存在嚴重錯誤或普遍錯誤時,老師不能一味埋怨學生,還應該查找自身的原因,也許是老師講錯,講得不清楚,或者是教學方法不適應學生。記得我第一次教四年級時,班里大部分學生把afternoon[a:ft nu:n]讀成[a:t nu:n],而且糾正好幾次都無效果。我埋怨學生蠢。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個個都面無表情,仍然把afternoon[a:ft nu:n]讀成[a:t nu:n]。課后我冷靜分析:一方面是學生剛學英語,起點低;另一方面是“afternoon"這個單詞較長,很難連讀。后來,我改進了方法,在另一個班教“afternoon”時,我把“afternoon”分兩步教:先教after的讀音,再教noon的讀音,最后由學生連讀。學生很快就讀準了“afternoon”的讀音。
我們都知道,小學階段學生對語音比較敏感,教師的語言水平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教師的語音是否準確,英語講得是否地道,都直接影響到學生表達的準確性。有的老師聽到學生講的英語走了樣就一味批評學生不認真聽課,說得難聽。學生受到老師的批評也“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學生還敢開口嗎?碰到這種情況,我們老師應該進行自我反省,先糾正自己的發(fā)音再指出學生的錯。
總之,學生練習說英語的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在說英語的過程中不斷出現(xiàn)錯誤和不斷認識錯誤并自我糾正的過程。我們教師必須遵循學生外語習得的“自然”規(guī)律,正確對待學生在英語表達中的錯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樹立學生學英語的自信心,提高學生說英語的興趣,最終促進學生多說英語(Open their mouth and speak more? English),說好英語。
【參考文獻】
[1]魯宗干,小學英語教師手冊.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2] 華鈞,戴煒棟,何兆熊,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