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商學院
截至2019年6月15日,河南省共有普通高校141所,其中民辦本科高校39所,占比27.66%。民辦高校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辦學情況是影響全省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力量,不容忽視。
針對河南省2019年招生的39所民辦本科高校進行分析,其中50%以上民辦高校的培養目標定位雷同,缺乏特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并沒有落到實處。民辦高校還處于粗放式發展階段,教育行政部門只顧擴大民辦高校的招生規模來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對于民辦高校的培養目標及人才培養質量的監控措施還不到位。
從河南省2019年招生的39所民辦本科高校來看,大部分民辦高校專業設置較為相似,專業設置原則以經濟利益驅動為主,趨向于辦學成本較低的經管類專業及傳統的社會科學類專業,在節能環保、新能源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等方面的學科設置稀少。同時,為擴大辦學規模,部分民辦高校盲目增加專業數量,專業結構與市場需求并不匹配,導致學生培養不能適應于就業需要,無法為河南省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因辦學成本限制,河南省民辦本科高校中學校自有專任教師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日常教學運行中還需聘請一定比例的兼職教師,這是師資建設中不穩定因素。同時,近年來公辦高職院校的大力發展對民辦本科高校的師資造成極大沖擊,民辦本科高校中優質師資流失嚴重,師資水平及師資力量不足以支撐學校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需要和內涵式發展需要。
1、人才培養模式的定位原則
一是要順勢而為。為破解高等教育的結構性矛盾、提升高等教育服務地方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能力,國家和地方致力于引導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這是頂層設計。民辦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定位要順勢而為,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來進行。
二是要實事求是。學校的辦學類型、辦學層次、服務面向是人才培養模式、學科專業設置的決定因素。因此,人才培養模式的定位需要與辦學定位相匹配,實事求是,不好高騖遠。
2、本科教育的導向原則
一是教育回歸初心,以培育健全人格和專業人才為目標。二是教育面向未來,克服人才培養過程的延時差,使人才培養模式能夠與時俱進地進行動態調整。
1、人才培養的體系構建
(1)層次構建。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應該是上下呼應、互為支撐和印證的。上層層面,是學校根據國家教育政策導向和自身辦學定位制定的人才培養的總體戰略。中層層面是學科專業設置及各自所要達到的人才培養目標。下層層面就是支撐學科專業培養目標的課程培養設計。民辦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需要結合自身實際,自上而下不斷梳理完善。
(2)內容構建。為適應河南省高等教育的發展戰略及地方經濟發展需要,河南省民辦高校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要更加堅持知識、能力、素質三者協調均衡發展。對學生知識的培養需理論與實踐并重,能力的培養要可持續發展,素質的要求要更注重德才兼備、吃苦耐勞、團結協作。人才培養的內容構建要能夠凸顯民辦本科高校學生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2、人才培養制度構建
(1)建立分層管理制度。河南省民辦本科高校多采用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人才培養制度的構建要在學校自身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遵循分層管理的原則。
上層層面,董事會要充分放權,賦予校長高度的治校權利,保證民辦本科高校為社會進行人才培養的天然職能。
中層層面,學校應賦予二級學院自主權利,制定相關制度激活二級學院辦學力量,使得二級學院在學科專業建設、師資評聘、教學管理方面擁有充分權利。
基層層面,二級學院要充分保證基層教學組織的教學育人職能,尊重教師發展、尊重教學規律,為基層組織建設提供優良環境。
(2)建立末位淘汰機制。民辦本科高校的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主動學習能力較差,學校的人才培養應從制度層面上針對學生管理、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給足學生人文關懷。在此基礎上,從課程學習、制度管理方面建立末位淘汰機制,控制畢業率及學位授予率,給學生適當增負,以促進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
3、人才培養過程構建
(1)加強行業與專業的融合,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河南省民辦本科高校應該主動監測市場需求和行業需求變化,依據全省發展戰略,加強行業與專業銜接,依據區域經濟發展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建立專業預警和淘汰制度,保留符合市場經濟需求的專業,實現為河南省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優秀人才的目標。
(2)加強學校教育與企業教育的融合,重構課程體系。民辦本科高校可以充分發揮自身與社會、企業密切聯系的天然優勢,讓企業參與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明確專業的職業需求,以結果為導向進行專業課程設置,重構以能力為主線的課程體系。
(3)推進產學研深度合作,完善實踐教學管理。河南省民辦高校應積極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平臺,逐步完善實踐教學管理。首先,校企共建實驗室,雙方合力進一步完善學校實驗室建設。其次,完善實踐基地建設,為學生實習、實踐、教師雙師培養搭建平臺。第三,引入企業的專業人員參與學生的實習及畢業設計指導,加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4)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探索改革教學方式。河南省民辦本科高校中,青年教師在整個師資隊伍中占據相當比重。青年教師頭腦靈活、學習力強,有利于更新教學觀念,推進教學改革。主要是采用引導教學法、討論法、問題導向法等,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效率。同時,通過組織學科專業競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現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高校的可持續發展,歸根結底是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對于河南省民辦本科高校而言,穩定師資隊伍是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鑒于河南省民辦高校師資現狀,民辦高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第一,穩定和擴大專職教師隊伍,積累核心師資力量。
第二,吸收行業、企業優秀師資,建立兼職教師人才儲備庫。
第三,大力培養和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特別是引進和聘任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鍛造一支產學研融會貫通的專業師資隊伍。
4、人才培養質量監控體系構建
第一,完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體系,使監控工作不停留于監控教育教學過程,從培養思路、培養過程到培養結果實現全方位的監控。
第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內部評價效率。真正讓學生和一線教師成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主體力量,使學生評教和教師評學常態化、使評價過程信息化、評價結果能動態化地反饋于人才培養過程中。
第三,建立人才培養質量的外部監控機制。隨時掌握和跟進本校人才發展走向,并且和各企業、公司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根據社會實際需要及時調整學校內部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各種問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