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榮/南京金陵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的一個基本條件,也是高質量職業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我國職業教育經過40年的發展歷程取得了輝煌的成果,特別是在學校專業硬件建設方面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發展歷程,以我校烹飪專業所用爐灶為例,創業時用的是燒煤的“炮臺灶”,然后是“液化石油氣灶”,到現在發展為“天然氣灶”、“全自動烤箱”、“電磁爐灶”等等,可謂是“鳥槍換炮”現代化氣息十足。但是,硬件再好也要有高質量軟件驅動才能起作用。而多年以來職業院校專業“軟件”建設與投入還遠沒有達到現代化程度,特別是專業課教師隊伍建設短板很多。眾所周知,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大多承擔著核心課程教學,因此專業課教師在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部等四部門近期印發了《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加大了職業院校補短板建設力度。
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項目由來已久,南京市自2006開始啟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項目,2006年7月南京市教育局評出了首屆“南京市十佳雙師型教師”,而評選的基本條件是:第一高級教師職稱;第二高級技師職稱。應該說此次評選出的“十佳雙師型”教師含金量還是較高的,大部分教師都有企業管理背景,從此以后,南京市教育局通過13年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南京職業院校現已涌現出一大批雙師型教師,他們為南京職教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從時代發展的角度看,黨中央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新的發展時代對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的所謂的雙師型教師確切的說是“雙證型”教師,大部分教師沒有企業管理背景,最多只是到企業跟崗實習了一段時間而已,不具備領導某一企業的能力,而現代職業教育要求的是“雙素質型”專業教師隊伍,大大提升了“雙師型”教師的含金量。最近教育部提出,要打出政策“組合拳”,打造職教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這無疑是對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時代要求,對補齊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短板將起到積極作用。
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越來越注重內涵的發展,諸如建設高水平示范學校、領航學校等等,而這些工作的完成,必須依賴高素質的教師,因此教師隊伍素質的優化與提升至關重要。眾所周知,大部分專業理論課及專業技能課是職業院校學生的核心課程,是提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而提升這些核心課程的教學質量關鍵在于專業課教師,因此,沒有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難以從根本上提升職業院校教學質量的。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教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對建設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進行了決策部署。《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全面提高職業院校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雙師型的教師隊伍”。職教20條第十二條提出,要“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最近教育部從教師培養補充、資格準入、培訓發展、考核評價、待遇保障等方面,提出12條解決舉措。主要包括四個層面內容——(1)建立一整套教師標準體系。(2)改革創新兩項基本制度。(3)完善三項保障機制。(4)實施六大素質提升舉措。
就職業院校而言,目前“雙師型”教師隊伍水平含金量還不是很高,很多“雙師型”教師沒有企業背景,更不具備在某一企業能獨當一面的能力,那么如何補齊“雙師型”教師隊伍水平含金量還不是很高的短板是當下職業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我們應該學習借鑒德國培養“雙師型”教師的經驗,在德國,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中,教師去企業實習進修是一項重要內容,這樣就能讓教師及時把企業中的最新信息帶到教學中去。同時職教教師也會利用其長期工作和教學中積累的經驗為企業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對企業的經營理念進行理論上的系統指導。
另外,在德國職業學校教師任職資格的取得,必須經過嚴格的專業資格培訓和職業教育理論進修。實訓教師和職業學校的實踐課教師,不僅要接受嚴格的專業技能訓練,掌握實訓設備的操作規程,還要掌握職業教育學和勞動教育學知識。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經驗。
其次,筆者認為新時代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要要根據我國實際,分三個等級來做:
第一等級——初級“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這一階段適合于對剛入職的新教師培養,具體做法是以三年為限,每年用1-2月時間讓新教師下到相關企業,以現代學徒制培養方式進行一對一的跟崗學習,從而真正學到企業前沿知識與技能及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學習完成后,經學校、企業共同考核,合格者頒發初級“雙師型”教師證書。
第二等級——中級“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這一階段適合于入職3-5的新教師培養,具體做法是以三年為限,每年用1-2月時間讓新教師下到相關企業掛職部門主管,帶領一個團隊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從而真正學到企業前沿經營管理知識。學習完成后,經學校、企業共同考核,合格者頒發中級“雙師型”教師證書。
第三等級——高級“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這一階段適合于入職5-10的教師培養,具體做法是以三年為限,每年用3-6月時間讓教師下到相關企業掛職企業經理,領導一個團隊真實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從而真正學到經營企業前的本領。學習完成后,經學校、企業共同考核,合格者頒發高級“雙師型”教師證書。
筆者認為,職業院校只有根據教師的實際,分層、分級的對教師進行“雙師素質”培養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培養出符合現代職業教育要求具有“雙師素質”的“雙師型”教師。
實現中國夢的希望在教育,提升中華民族人口素質的希望在教師。不真正融入到企業實踐,專業教師就成不了“雙師”素質的教師,沒有“雙師型”教師,學生就不可能真正學到過硬的技術本領。職業教育目標是培養一定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動手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此,專業教師特別是專業技能課教師要有豐富的實踐知識和較高的技能水平,并在教學中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強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這有利于縮小職業教育與社會實踐的差距,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在較短時間內適應實際工作需要。因此,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重視具有“雙師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把更多的專業教師培養成既是“教授”又是“技師”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