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教樂 劉 敏/.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河南師范大學環境學院
互聯網的普及發展,催生出了一種新的文化形態——高校網絡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和網絡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對大學生的培育就提供了便利,也產生了挑戰。高校網絡文化的多元性、媒介的多樣性,為大學生的培育提供了全新多樣的選擇和實施方式,但是網絡文化信息的開放性、海量性以及良莠不齊,對于大學生的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挑戰,影響著大學生的道德意識、思維方式、思想認知、社會實踐方式等。
本文以高校網絡文化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為研究對象,以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本科生、研究生的學生為調查對象。
1、文獻分析法
本研究充分利用河南師范大學的圖書館電子資源和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等的文獻資料,通過梳理近年來,關于高校網絡文化的文章,了解網絡文化人們產生的影響,和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現狀,歸納形成本研究的基礎。
2、問卷調查法
本文主要采取問卷調查法,以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本科生、研究生共七個年級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共收回有效問卷310份。問卷主要從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使用情況、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因素、對高校網絡文化的態度、高校網絡文化對于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等四大方面入手進行調研,問卷調查的內容符合研究需要。
根據2019年2月28日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29億,10-39歲群體占比67.8%,大學生成為網民的重要和特殊群體。高校網絡文化嚴重影響著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塑造,對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大學生的培育備受重視。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大力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新人。
為真實了解網絡文化對高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情況,本次調查以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本科生、研究生共七個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調查分析高校網絡文化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結合時代需求和以文化人的宗旨,提出高校培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建議,同時以某學院為例,加以實踐。本次調查對象共收回有效問卷310份,其中男生41.94%,女生58.06%,大一學生27.74%,大二學生31.94%,大三學生17.74%,大四學生10.97%,研究生11.61%,覆蓋范圍全面。
1、使用時間
經過本次調查發現,在日常生活中,三年以上網齡的同學占比達到80.64%,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在3小時以上的達到58.39%,一小時以上的達到91.29%,由此看出,網絡已經成為影響高校大學生生活方式、行為習慣以及思維方式的重要影響因素。
2、使用地點
經過調查,學生經常上網的地點中,有76.46%的學生選擇在校園內上網。由此可見,在校大學生習慣于在宿舍、校園內獲取網絡信息,說明校園網絡文化對于學生的影響非常大。
3、使用內容
從數據中看出,高校學生非常關注國內外時政等社會熱點問題,嚴重影響大學生對于中西方文化的認知。從跟帖情況來看,對于社會熱點問題,大學生并沒有深入的思考問題背后的原因,只是習慣性瀏覽信息,而網絡上信息參差不齊,對學生就會產生兩面性的影響,必須加以引導。
1、核心價值觀獲取途徑
調查顯示,對于影響核心價值觀的因素,從高到低依次是課堂、網絡、校園宣講、報刊,310位調查者中,有75.48%的同學選擇會從網絡獲取核心價值觀的信息,由此可見,網絡是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獲取的主要來源之一。
2、影響因素
對學生核心價值觀影響最大的是學校日常的上課、開會、學術報告等,其次是各種網絡新媒體。可以看出,高校的校園文化和網絡文化對于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較大。
1、對高校網絡文化的關注程度
只有33.55%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對于高校網絡文化的關注很高,其余的則認為關注度一般或者很低或者基本沒關注。由此可見,高校大學生對于高校網絡文化的關注度不高,另一項調查顯示,約有94.51%的同學認為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受高校網絡文化的影響較大。
2、是否需要重視高校網絡文化的建設
有93.23%的同學認為加強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對于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有必要。學生普遍認可,高校網絡文化對于大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交流能力等產生重要影響,同時認為高校網絡文化對于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的形成、踐行等都產生重要影響。
1、高校對于網絡文化的重視程度
對于大學生所在高校,僅有53.87%的同學表示有相關的文件或制度。說明高校對于網絡文化的建設重視度不足,或者在大學生中的宣傳力度不夠導致,沒有引起在校大學生的廣泛關注。由此可見,高校在設計核心價值觀培育方面的活動時,更多地考慮到課堂、主題班會等現場類培育方式,而考慮采取網絡等形式的活動相對較少。
2、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網絡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占比例最高的是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和活動形式主義較重,吸引力不高,另外領導和老師重視程度不夠、經費投入不足、人員配備不齊等比例也較高。
3、建設和諧、健康、文明的高校網絡文化途徑
關于如何建設和諧、健康、文明的高校網絡文化以更有利于培育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結果顯示,選擇學生最多的是凈化網絡環境,加強網絡文化監督,占比77.74%;其次是弘揚網絡美德、以德育人,進行全民教育,規范網絡管理、重視網絡安全和輿情應對,加強網絡平臺建設。
(1)提高領導重視程度,用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定期組織開展核心價值觀的網絡主題活動,轉變高校網絡文化的教育理念;把高校網絡文化的各個因素有機地融合為一個整體,多與其他學校交流,借鑒寶貴經驗。
(2)健全網絡法制建設。由于網絡自媒體傳播的門檻低以及信息傳播迅速,容易滲入其他低端的不良文化,這不但會對價值觀的正確性造成影響,還會端正的思想受到歪曲,因此要凈化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校園文化環境,宣傳網絡文化正能量,傳遞主流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氛圍。
(3)創新網絡文化形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學校應創新核心價值觀的活動形式,拓展網絡文化培育途徑,探索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培育模式。積極開發網絡文化產品與網絡平臺,以此滿足學生的網絡文化需要。利用新媒體平臺多關注學生的網絡輿論評價情況,并適當互動,展現社會主流文化。
(4)豐富網絡文化內容,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提高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網絡育人效果。緊緊依靠網絡文化平臺這一載體,不斷地加大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牢牢把握與引領網絡輿論。在校園的官方主頁設計一些專題欄目,構建“紅色”專題黨建網站,定期添加一些時政熱點,拓寬學生的視野。
當代大學生處在新時代的高校網絡文化環境中,網絡影響深遠且無處不在。高校網絡文化對于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至關重要,必須重視。高校應努力促進網絡文化成為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有力武器,幫助大學生宣揚和傳播正能量,培養思想政治過硬、業務能力過硬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