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婧婧/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升,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全面,體育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不可替代的因素。職高院校的體育教學應當不斷反思教學方法,找出當下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更新體育教學理念,不斷創新發展體育教學策略,努力培養能夠和適應社會環境的高素質人才。
近些年,國家對高職教育重視程度逐漸提高,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基礎設備也比較齊全,籃球場、足球場、跑道、羽毛球場、乒乓球臺、網球場等在很多高職院校都能夠提供。不論是體育課還是課余時間,基本上都可以供學生正常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體育活動的硬件需求。
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老師教學理念比較陳舊,授課方式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很多老師在授課時只是面對全體學生講解一些基礎性的技術動作,在期末時進行相關測試就草草了事。在策劃教學活動時,沒有主動了解學生的興趣點,也缺少對不同個體的針對性教學,導致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課堂效率不高。
很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還是依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對學生的體育成績的考核上還是以期末的成績為主。體育是一門需要長期訓練的學科,并且能夠在日常的體育活動中享受體育的樂趣,舒緩心理壓力。但是,將對學生體育教學的考核堆積到期末,會導致學生平日缺乏主動進行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等到了期末再惡補,也使得學生面對體育期末成績考核的心理壓力很大,違背了體育教學的教學目標。
高職院校的很多學生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上體育課只要應付了老師的教學安排就行,對于體育的作用沒有深刻的認識。導致了學生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不高,老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時,學生們的配合度不高,教學動作的完成也不到位。教學活動是學生與老師的雙向配合,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不夠,老師的教學活動也難以順暢進行。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應當由從前的以分數為向導轉變為以學生的發展為向導的理念。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應當認識到體育是對學生一生的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事情,在對學生的體育教學活動上,應當加強對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面對不同個性的學生,要主動了解其性格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學資源。另外,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體育教師的教學活動也要有不同的側重點,為學生講解社會對不同專業技術性人才的體能需求,并制定適應不同職業活動的身體素質訓練,真正為學生步入社會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體育老師在授課時,首先應該讓學生們了解體育對于個人長遠綜合發展的重要性,而不是一開始就直接教學生們具體的體育項目的方法和技巧。只有學生們對體育活動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才會處于對自身發展的需要,主動參與教學互動,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提高。
在講解體育活動的重要性上,也要注意講解的方法,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切入,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而不是生硬的介紹。教師也要主動接近學生的生活,了解的他們的愛好,在與學生的溝通時也會更加順利。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在畢業后會直接從事各個行業,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老師對各個行業多方面的知識有較為全面的了解。體育老師也不例外,也應該主動了解院校學生的發展方向和就業目標,將體育教學與他們日后的就業方向相結合,給予他們更有針對性的幫助。所以為了更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高職院校應該及時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例如定期舉行對教師的集中培訓,開展針對高職學生職業發展的講座等等。
評價體系的是引導教師進行體育教學的核心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可以使得教學活動的設置更加合理。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習慣,而不是某一次的體育測試成績。不是說期末的體育考試成績不重要,而是不能僅僅只看期末考試的成績。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可以將體育成績的考核融入到日常的課堂活動中,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具體的成績數值,而是關注學生是否真正融入課堂,在體育活動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鍛煉自己的體育能力。此外,體育評價體系還應該融入學生所學職業技術的特點,對于那些職業體能訓練表現突出的學生,要對其大力鼓勵,并且在體育評價考核中有所體現,促進學生將體育與自身的職業訓練相結合。
體育教學不應僅僅在于體育課堂,更應該將體育活動融入學生的生活。學生社團是將體育活動與學生生活相結合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創立體育社團活動,通過社團,組織豐富多樣的體育賽事;也可以舉辦宣講會,為學生們介紹體育理論知識。學生在學校能選擇的體育課程類型有限,但是通過社團活動,學生就可以接觸各種類型的體育活動。由于社團活動的老師只是給與一些必要的指導,大部分都是由學生自己策劃,策劃的活動更加能夠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在參與社團活動的過程中必定要與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學生可以鍛煉自己溝通協調的能力,學會在團隊中既能夠實現團隊的集體目標,又能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這在日后的工作中也會產生正向的遷移效果。
為了適應職業教育的需求,社團指導老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舉辦一些將體育與職業技能相結合的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既能享受比賽的快感,又能鍛煉自己的職業技能。
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更偏向社會實踐性。在體育教學方面,也應該加強教學活動的實踐性。學??梢哉隙喾矫娴馁Y源,讓職高院校的體育課堂走出校園。學??梢耘c當地的企業或者其他的學校合作,建立可供學生培養體育技能與職業發展的綜合平臺,舉辦各類體育技能與職業技能相結合的賽事,讓學生有充分鍛煉的空間,在鍛煉中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學生也可以了解企業的工作模式,探索自己所學的專業如何與實際工作接軌,促進培養學生成為多方面協調發展的綜合型人才。
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與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實用型人才?!备呗氃盒5捏w育教學活動也應該將職業教育作為導向,分析社會對專業實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分析體育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調整不適應社會需求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體育教學方法,注重將體育教學真正融入學生的生活,為學生步入社會就業打下堅實基礎,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