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洋/貴州醫科大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在有的領域中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在國家經濟改革的關鍵時期,在網絡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各種社會文化思潮接踵而至、散播開來,社會輿論信息的產生和傳播,涵蓋了對價值的判斷和導向,大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媒介平臺輕易獲取到海量的信息資源,非理性的網絡言論弱化了主流意識形態主導力,網絡媒體的泥沙俱下、嘈雜喧囂,讓各方面的聲音和輿情的發展更加讓人難以捉摸,腐蝕了少量大學生對錯誤文化思潮的防御能力。加之視頻、動漫和游戲等載體的普遍應用,這都對高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產生了負面影響,降低了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就高校意識形態教育來說,還有很多不足和滯后。主要表現在思政課改革力度需要加強、思政課專任教師配比低、思政教師隊伍業務能力和整體素養薄弱等方面,思政課專任教師作為高校意識形態教育的主力軍,往往通過線下課堂教學的形式開展教學工作,難以通過網絡媒介與大學生實現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加上許多高校存在專職教師數量不足,現任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缺乏對教學理論的學習和教學方法的創新,進一步影響了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提升,更難以加強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師大考察時提出的標準:“有理想信念、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有道德情操”,這對每一位思政課專任教師來講,尤其是做好意識形態教育更為重要,部分教師在網絡上發布不當言論,甚至在課堂中也宣傳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思想,嚴重影響大學生對于主流意識形態的尊奉和認同。
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是新時代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基石。馬克思主義對高校意識形態教育中的政治導向、道德約束、文化傳承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導作用,也是引導高校意識形態全面發展的強大引擎。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二級學科,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關節,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規范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的學科性質,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構建途徑,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實踐和時代特色。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意識形態環境,更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堅守馬克思主義立場,在大數據背景下結合大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利用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加強意識形態教育的傳播效能,對蓄意煽動公眾情緒、編制虛假新聞、對實際情況夸大其詞等情況,要旗幟鮮明地對錯誤言論進行強有力抨擊、勇于澄清事實真相,對大學生群體提出的疑惑要積極答疑解釋,及時掌握網絡輿情動態,開展有針對性地意識形態教育,牢牢掌握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話語權。
在新形勢下,高校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防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青年人是國家的未來,高校作為青年學子走向社會前的最后一站,正是對其不成熟人生觀、價值觀及政治觀形成培育的主陣地。因此打造一批業務能力強、政治素養高、師德師風好的專職思政課教師隊伍,將能更好的把新思想新力量帶入課堂,把主流意識形態的基本內容滲透到教育教學之中,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恰當地融入課題之中,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民族精神,引導大學生培育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敏感度、鑒別能力。社會各界具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人士,也是傳播社會文化信息和引導輿論的重要力量,要全面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加強他們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高校也需要通過門戶網站、官方微博、手機APP等形式,加強對校園文化培育和網絡輿論引導,增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利用平臺窗口積極宣傳正能量的典型事跡和先進模范,打造體現崇高精神的文化榜樣,為高校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提供主導力。
面對復雜的意識形態網絡環境,意識形態安全問題已擴展成為一場無硝煙的戰爭,國家發展的長治久安依賴著社會文化思想的傳承和穩定,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對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言尤為重要。只有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不變色,社會主義主義特色發展道路不變道,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動搖,才能根本保證中國發展的繁榮昌盛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這一偉大目標,需要不斷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提升學生對正確思想觀念的意識,結合其較易吸收接納新鮮事物的特點,通過多樣化的手段,把意識形態教育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如建立規范完善的市民公約、學生守則等規章制度,開展多樣的文化紀念、慶典活動,傳遞主流價值觀和正面的文化思想信息,培養大學生抵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消極思想的能力,樹立遠大理想,講政治、講原則,時刻關心著國家的發展,積極投身參與偉大復興中國夢。
積極把握大數據時代機遇,通過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對大學生網絡行為、關注焦點進行追蹤和引導,強化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力,高校大學生意識形態工作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多角度分析存在的問題和成因,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體系,從根本上做好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
總而言之,面對意識形態領域的諸多挑戰,高校作為主戰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培養一批具有堅定馬克思主義心態、理論知識豐富、業務水平精湛的專職教師,將意識形態安全融入思政課教學,加強思政課教學深入改革。同時,充分挖掘高校文化建設的作用,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認同感,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話語權和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