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黃蓁苑/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充分說明人才是企業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富強的重要的決定性資源。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必須要適應市場需求,創新教育機制,以戰略的眼光做好人才培養教育工作。
在酒店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高校酒店管理本科專業建設要適應市場,以提高素質和能力為目標,以理論培訓、更新知識、實踐鍛煉為主要形式,以發揮學生、高校、酒店三方的積極性為重點,完善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快酒店行業專業人才的培養。
酒店行業人才需求分布在酒店服務、營銷、餐飲、客房、財務、人力、技術工程等各個部門和崗位,但目前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主要集中于基層崗位,如前臺服務、餐飲服務、客房服務。一方面,這類崗位普遍入職門檻低,造成畢業生就業競爭壓力大;另一方面,酒店難覓兼具強實踐經驗和高知識水平的復合型、高層次人才,酒店中高層人才出現斷層。
酒店管理屬于服務行業,社會傳統觀念把服務行業看作是伺候人的工作,導致許多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和家長認為,從事酒店行業是一種無奈、臨時過渡的選擇。在實際調查中發現,大部分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把酒店業當成個人職業生涯的一個驛站,對酒店行業的認同度不高,造成學生在本專業就業率低、跳槽率高,這給酒店人力資源管理帶來巨大負擔。
教育與實踐的脫節,一是表現在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上,以管理學、營銷學、經濟學、文化學等課程為主要專業課,而對前廳客房餐飲管理、服務操作技能、專業英語等實踐性、實用性課程設置較少,無法體現酒店管理的專業性。同時,學生在校缺乏實習實踐機會,很難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酒店管理人才。
隨著各大高等院校增設酒店管理及相關專業,加上高校不斷擴招,酒店管理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顯著增加。基礎崗位入職門檻低、專業水平要求低,學生不愿意就業;管理崗位入職門檻高、工作經驗要求高,學生缺乏職業競爭力。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就業面臨“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對此現狀,學生和家長不滿意,學校和酒店也很無奈。
根據《2019-2025年中國星級酒店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統計,2019年全國星級酒店員工平均薪酬為3078.27元,同期降低109.71元。酒店用人需求高、強度大,但薪資待遇不高,晉升周期長,這些都不利于吸引酒店人才,導致酒店中高層管理人才出現斷層缺口。許多酒店基層員工緊缺,只能不斷降低錄用門檻,導致更難從中發掘和培養中高層管理人才,進一步導致酒店人力資源管理的負向循環。
學校應把職業生涯教育融入人才過程,酒店專業課教師應把生涯教育融入課堂,同時,學校可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需求,邀請專業生涯培訓師或酒店中高層人才到校為學生進行專業講座、主題報告、授課培訓等,這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專業視角,促進學生正確進行自我認知、加深行業了解、強化職業意識、清晰職業目標。
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應適應酒店業發展需求,并與國際標準接軌。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面,可借鑒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模式,將課程分為三類:理論課、實踐課和語言課,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市場需求、突出專業特色。尤其應增加實踐課程,把在校實踐課和校外實習實踐相結合,增強學生學習效果。
學校加強與酒店合作,聯合進行人才培養,充分將知識育人與實踐育人相結合。例如,在酒店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在大一期間安排學生去校企合作酒店參觀學習,大二或大三期間安排學生以跟崗實習形式到酒店實習培訓,大四期間在學生自主選擇酒店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到酒店進行畢業實習。同時把實操性強的專業課程,如前廳、餐飲、客房管理等課程的實踐學時部分,安排到酒店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受到最專業的實踐訓練,成為具備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管理培訓生計劃,是酒店行業所公認的最快成為酒店管理人的途徑,但是由于酒店對管理培訓生的要求較高,如英語口語好、溝通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等,加上對專業限制較小,競爭壓力大,這反而成為大部分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可望而不可及的就業機會。因此,建議學校與酒店聯合培養人才的基礎上,開啟高校酒店管理培訓生計劃,結合學生就業意向和企業人才需求,培養一批綜合能力素質突出的高級酒店管理人才,在校期間有機會到各個部門輪崗實習,畢業后根據個人特長和表現,入職酒店特定部門管理崗位,既可以切實幫助酒店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又可以提高學生就業質量和滿意度。
人才梯隊建設能夠引導企業從企業內部和市場中發現優秀人力資源人才,在實踐中培養大批人才,同時激發人才的創造精神,形成繼任者的人才源泉,為實踐企業的愿景和戰略目標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學校通過建立酒店管理畢業生人才庫,能夠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優秀人才資源,如邀請優秀學長學姐回校進行職業分享,及時為學弟學妹提供就業信息,同時有效解決酒店基層、中層和高層人才斷層問題,形成健康合理的人才梯隊,實現學生在酒店行業的生根發展。
在目前的人才市場上,各行各業都有龐大的職業經理人和高級管理人才隊伍,但在酒店行業,具備專業知識、實操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相當緊缺。因此,在酒店行業快速發展和人才稀缺的背景下,校企聯合培養模式有望成為我國酒店高級管理人才的“搖籃”,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將成為我國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培養趨勢。
學校通過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在培養計劃中增加實踐課程、積極在酒店建立實習實訓基地、開啟高校酒店管理培訓生計劃等方式和措施,可以有效促進學校與酒店深度合作、提高學校酒店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和滿意度,為我國酒店業乃至世界酒店業的蓬勃發展持續輸送專業、優秀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