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光/大連財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成效事關祖國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質量。因此,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高校層面都越來越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探索多種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與方法,找到主陣地和主渠道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方面的思路,進而更好的完成教育的使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這是毋庸置疑的。各高校目前都在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和親和力,探索出一條學生愿意上、參與度高、授課效果好的新路。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給人的傳統印象是理論深奧,形式單一,總體枯燥無味。在學生看來,與大學的專業課程相比,思政課不是主干學科,對于未來就業沒有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政治課從小學上到大學,很多學生認為即使不學很多道理自己也明白,對思政課根本不重視;不愛聽課,聽不懂課,這也是當前學生的一個狀態表現。所以很多高校開展多種形式改變思政課堂現狀。在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堂的育人作用方面進行了以下探索。
一些高校按照國家的相關文件要求提高思政課教師的地位和待遇,積極選送優秀的思政課教師參加省市校級培訓,還有一些高校通過以賽代培的形式促進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提升,通過有效手段提升整個思政教師隊伍質量。
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是各個高校不斷探索的新課題,有效的教學方法改革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很多高校不斷探索翻轉課堂、微課的網絡授課形式,也有一些高校在課堂授課中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讓學生感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還有一些高校將思政課與當地紅色文化基地相結合開展實踐課堂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事跡,讓她們感同身受,更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一些高職院校的思政課中,思政課教師學用結合,將就業的知識也滲透在思政課教學當中,融入如企業文化,職業精神,就業相關法律的內容,讓學生少走彎路,提升對就業理論的認知;一些高校將學生素質能力與思政課相結合,在思政課堂中融入禮儀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優秀文化滋潤學生心靈;還有一些高校啟動了課程思政項目,在專業課、公共課等教學中融入例如價值觀、人生觀等內容,實現了全方位育人的目標,對學生的未來成長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主要是指對學生開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主要以輔導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利用學生課余時間開展的各項活動等,通過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在大學期間健康成長。
輔導員作為學生日常管理的負責人,能夠最直接了解學生的一言一行以及家庭背景、思想動態等。高校輔導員很多都是思政相關專業畢業,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能夠對學生有效的開展心理疏導。隨時對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發生的由于學業、感情、就業、人際關系等方面比較普遍且常見的問題能夠有效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及時處理。
學生干部是輔導員的助手,對于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如果培養好學生干部隊伍,會使輔導員工作的開展更加輕松、有效。因此,輔導員要認識到學生干部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開展集中培訓、個別引領、老帶新、實踐鍛煉等形式,對學生干部進行培養,發揮其在組織活動、寢室檢查、班風建設、思想引導等各個方面的朋輩效應。他們的引領和榜樣作用,對于學生來說更具有針對性,學生會通過學生干部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因此,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作用發揮之二。
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輔導員要通過有效的班團活動、社團活動、學校各類文體活動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通過組織理想信念、立德樹人、團結友愛等相關班團活動,培養比學趕超的良好班風,讓學生受到好學風、好班風的熏陶和感染;通過社團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讓學生在志愿者活動中培養社會責任感,在專業社團中提升職業道德學習,在大師工作室中學會與人合作,在創新創業團隊中培養創新精神。組織學生參加校級以上各類專業和綜合競賽,提升專業水平,提升自己學習能力,在競賽中培養友誼,學會良性競爭,這些都是可以在互動中進行教育和引導,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發揮作用之三。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加強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按照學校大學生守則的要求嚴格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秩序管理,讓學生意識到在任何地方都要遵守制度與規則。很多高校輔導員都是從加強課堂秩序管理入手,經常性的查課,嚴格上課管理,幫助學生約束遲到問題并規范學生的學習態度,這也對于學生提升學習成績是很好的輔助;一些高校輔導員加強寢室內務管理,經常性的深入寢室,既檢查學生的寢室內務、寢室生活狀態等,又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和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規范學生在大學生活中的不良行為。
心理疏導是輔導員的重要工作之一,輔導員要主動的有意識的提升自己心理疏導的知識水平、實踐能力,結合學生存在的各類心理問題,有針對性的運用心理學知識,幫助學生及時解決思想包袱和心理問題。輔導員還要具備心理咨詢相關能力,對學生的日常心理問題能夠有針對性的解決。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渠道與主陣地二者相輔相成,也是相互滲透的,筆者認為,二者可以探索出有效的融合思路,在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又建設了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進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當前很多高校輔導員的聘任都要求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相關專業,要求學歷在碩士以上,一些優秀的輔導員本身也有師范專業出身,由于崗位限制而從事了輔導員工作。這就為主渠道與主陣地融合提供了思路。高校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拔一批優秀的輔導員作為思政課教師的補充力量,她們可以結合學生管理中的問題和大學生思想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結合教學內容展開教學,同時也可以將思政課理論內容融合在日常的學生教育、活動與管理中,實現對學生的“日常思政”,這樣的教學效果一定是更具有親和力和針對性的。
一些高校為加強學生管理工作,采取了“班主任”制度,選拔一些優秀的專業課教師和公共課教師深入到學生當中,協助輔導員做學生管理工作。為了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選拔思政課教師擔任班主任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當前國家提倡“三全育人”,思政課擔任班主任兼職管理學生,既可以為思政課理論教學進行教學研究,了解學生的所想所見所聞,為教學改革奠定基礎,同時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也可以有效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業知識和方法進行教育與引導,避免了由于輔導員管理學生太多、日常工作太忙而忽視學生思想的弊端,這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教育方面也是一個重要的補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