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瓊/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大儒巷7號教師發展中心
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體育課程教學豐富有趣,且具有良好的啟蒙功能,是鍛煉學生體質,培養其形成樂觀向上學習態度的重要課程。做好小學體育課程教學至關重要。
小學階段開展體育教學具有以下三方面重要意義:首先,小學體育教學能夠有效推進小學生思想素質發展水平,從小學階段開始對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有助于從小培養學生自尊、自強以及堅韌、容忍等性格的形成;其次,在小學體育教學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很多體育項目的學習講求身體協調,其動作豐富多變,要求學生身、形結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因此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體育是個不小的挑戰,但是其對于培養小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耐力的持久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后,學習體育運動能有效激發小學生濃厚學習的興趣。體育課程中包含著許多豐富有趣的運動項目,通過學習這些項目,能夠有效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他們對于體育運動學習和鍛煉的濃厚興趣。
同過去相比,當前小學體育教學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高,對學生智力啟蒙與實現快樂學習目標等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制約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教學理念落后。當前,小學體育教學未能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未能有效落實“生本”理念,在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致使學科教學水平與質量難以有效提升;第二,體育教學模式單一。一直以來,很多體育教師都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率先講解知識要點,之后再進行動作示范,讓學生跟著模仿。這種教學模式單一、枯燥,教學手段刻板、低效,同時內容缺乏新意,設置游戲缺少創意,難以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可以發現其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一是在教育制度層面,不夠重視體育教學。現行的小學教育制度不利于體育課程的開展,雖然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實行素質教育,但從其實行的效果上看,卻并不明顯。許多學校至今尚未完全改變傳統以學生考試成績衡量學生素質的觀念,這可以從小學體育課程的設置上可以看出,無論從教學內容,還是對學生的體育考核方式上,都偏重于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量化層面考核,而并非從學生整體綜合素質能力入手;二是觀念認識層面,對體育教學重要性認識不足。體育教學由于長期處于缺位狀態,導致在不少教師和學生家長觀念中,習慣性地忽視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教師的觀念尚可以通過其自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得以扭轉,但學生家長卻沒有此條件,進而導致家長對于體育教學方面表現的相對漠然,這將間接淡化影響小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愛,不利于小學體育課程的開展。
以上方面問題都是制約小學體育課程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最主要的還是從源頭入手,宣傳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推廣一些正確鍛煉的方法,來改變體育教學在小學基礎階段教育中的不利境地。以下,作者結合實際,談談關于小學體育教學效果的優化策略。
從當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其內容較為單一,運動項目較為簡單,無法使學生了解體育的全貌,同時也易造成學生的厭倦情緒。為此,要不斷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依據教學實際和學生興趣,恰當選擇運動項目,如加入足球、籃球、武術等項目,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結合有趣的體育游戲,如花樣跳繩、踢毽子、滾鐵環、騎馬打仗等,增添體育課程學習的趣味性,這對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優化體育教學效果等均大有助益。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任何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其必定是科學、靈活且變化著的。小學體育課程教學要想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則需要教師擺正自身角色定位,從不同角度解析和對待師生關系,通過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方法,來實現對傳統體育教學局限性的突破,進而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多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充分重視和發揮他們的課堂主體作用,注重對學生體育興趣和體育習慣的培養,促其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進而實現體育教學效益地提高。另外,實踐教學也表明,同一項教學內容,要是能用更加新穎的方式呈現,則往往更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為此,教師在進行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時,要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有效激趣、提升效果。例如,在過去,體育教學多采用室外訓練為主,但教師可以另辟蹊徑,巧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將各類體育運動以更加生動、新穎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體育項目,進而掌握相關的訓練要點。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打基礎的階段,從生理角度上看,該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特別是骨骼發育的重要時期,因此在該階段進行體育鍛煉至關重要,從心理角度上看,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較為活潑好動,求知欲和表現欲都極強,故對此階段的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則需要從興趣的角度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引導其建立正確的體育學習觀念。無論是從生理角度,還是從心理角度,都可以看出,要想實現小學體育教學效果的優化,則需要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出發,恰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鼓勵和引導學生多參加體育鍛煉,強化其體育鍛煉意識。例如,教師可依據小學階段學生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點,合理選擇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轉變過去單純以口令指示和講解示范為主的做法,結合游戲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合作探究法等,通過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上述分析可以得知,體育課程教學十分豐富、多元且富有趣味性,教師要利用好課程特點,積極開展多樣化的教學,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如教師在進行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時,在理論教學方面可以采取在教室內進行教學,而對于實踐教學,則可以帶領學生到操場進行實地訓練。但不論是哪一種教學,都應當貼合實際情況,特別是貼合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從而調動學生積極學習和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最終達到促進教學和增強學生身心素質的目的。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思路,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利用創新的教學模式、方法、手段等,營造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再通過教師自身教學形象的塑造和教學技巧的發揮,使學生愛上體育課,愛上體育鍛煉。
總而言之,為改善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現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優化體育教學效果,則需廣大小學體育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摸索和創新,并及時總結優秀經驗,以此來促進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