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的思想教育工作,忽視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的作用了,老師將提高學生的成績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質上來說偏重于理論而缺少了實踐性。學生只一味的追求考試成績,通過記憶相關的理論知識點來取得好的成績,而忽視了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實踐課程的踐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和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只有讓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品行,才能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作用。
思想政治課程的開設有助于幫助學生們進行思想引導,讓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和價值觀念。思想政治課堂的開始,不是為了應付應試教育,只停留在考試層面,而是要讓學生們通過理論的知識點,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行為規范。生活是學生們最終的課堂,理論教學之外,還要讓學生們做好日常的實踐活動。通過理論知識和實踐的相互結合,幫助學生們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確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思想政治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為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教導和培養。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面向的是教師和學生。尤其是素質教育工作開展中,學生的可塑性是極強的,養成了良好的思想品格就會伴隨他們長久。在理論和實踐的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們促進日常思想道德的習慣養成。思想道德課程包括社會道德、法制等多種內容,這些內容作為學生們思想教育的基礎。將思想政治課程和日常思想教育相結合,可以有效對于思想教育資源加以整合,增強思政課程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質上是以課堂為載體,對學生們進行思想教育和日常的道德培訓,以課堂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社會主義和相關的政治理論為主要的研究內容,讓學生們進行課程學習。日常的思想教育是學生們的第二課堂,是通過社會實踐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學習是全面、系統的,通過知識結構和系統課程的建設,幫助學生們可以正面、規范、系統開展思想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是具有隱藏性的,是為了讓學生們養成良好的思想品格,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身的文化素質和綜合素養。
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課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相關理論,以及日常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都是學生們學習的重點。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學習,要堅持重要思想理念為指導,讓學生們開闊眼界,擴展自己的格局,更廣泛的認識社會,認識當今中國的發展形勢。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針對有感情的大學生,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結合學生們的生活、學習、就業實際來促進學生們全面發展。由此思想政治的理論課程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的目標,是結合學生自身的能力,貼近學生生活,來促進學生的長效發展。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政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
不同的學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時,雖然教學的書目相似,但教學的課程體系有所不同.有些學校偏重于對理論課程的學習,通過教務處考評來考驗學生們的學習程度;有些學校偏重于學生們的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們在工作處和團委的共同管理下,開展實踐活動,增強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識。但是不同的思想理論課程所教授的思想教學體系是不同的,每一個學校都有思想理論課程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如果兩支隊伍缺乏有效的溝通,從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甚至有些學校過于偏重理論課程的學習而忽視了對于實踐課程的培養,這樣的缺少溝通性的課程,會讓學校在教育工作開展時,造成課后和課堂學習不一致的現象。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大部分是正面性的東西,針對當前社會的發展形式和當前改革進程中存在的新矛盾、新問題和重要的思想理論進行探討。但是過于理論化的思想政治內容卻忽視了從實際出發,缺少對于當今學生所關注的熱點和敏感話題的探討。現實社會現象是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聯系的,如果單一的從課本上來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而無法和現實社會相聯系,都會存在理論學習和實際生活互相對接的情況。尤其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往往會通過舉辦大量的實踐活動來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但實際操作時,卻因為任務缺乏感染力或過于形式單一,導致學生們積極性不足,使得理論課程和實際教學內容不對接。
高校的思政理論課程教學體系較多,形成了完整統一的系統。現在如今
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相關研究文獻有很多,但是關于如何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實踐環節以及課程設置的演進環節相對來說較少。我國關于思政課程的教學現如今不斷呈現專題化和精細化的發展,但是卻缺少了對于實踐性的考量。另外在日常思政教育理論上,也缺少了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不足問題的研究,促使課程理論教學的研究不夠平衡。
想要正確認識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具體方式和路徑,就需要明確思想教育工作開展雙方的角色,要各司其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要始終秉持著政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多種教育聯合在一起,促使學生掌握思想教育的基本理論,正確認識當今社會的發展規律。在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念下,不斷的培養學生們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和價值觀,提高自身的講政治素養和綜合素養。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從學生們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多個角度入手,突出思想教育工作的個性化,和人文化。讓學生們認識到自身的責任,讓學生們認識到自身對于家庭社會所需要做出的努力,引導學生們樹立遠大的理想。
課上課下的結合是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好的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聯系是為了幫助學生們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時不要陷入理論化的誤區,而是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們認識到自身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們培養自己生的道德素養。思想政治教育老師的工作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是要對學生們進行必要的培訓,老師在課上給學生們講解思想道德理論在課下可以針對學生生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們處理好人際關系和各科老師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們依照校紀校規,團結同學做好日常生活學習的每一步。同時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培養,幫助學生們解決心理上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學生們的明辨是非能力的培養,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們抵御社會網絡上一些不良信息,從源頭開始出發,增強學生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們抵制社會不良誘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研究是需要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來不斷的改進理論教學方式,為了增強思想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不能只是單一的學習。一些理論知識的扎實,不代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到了實處。正確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是需要結合當今社會的發展形式,與時俱進,密切聯系實際生活和大學生思想進行講解。老師可以嘗試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和主題班會、專題講座等相結合。通過案例分析和實際社會問題分析,可以讓學生們勇于思考,增強學生們的實踐性。同時可以將學生的日常行為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準則中,建立學生們的品德檔案和自我鑒定檔案,通過日常生活的觀察來不斷的培養學生們具有良好的素質和道德素養。
綜上所述,思想教育工作作為一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和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相聯系的。需要讓教育工作者樹立全面的教育觀念,不斷的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和日常思想教學活動的相結合,真正發揮思想教育的育人作用,通過理論和實際的聯系,幫助學生們開展思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