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競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溫泉鎮水邊小學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通常會以同樣的標準去要求不同年齡的學生,并認為小學生的身心皆在發展階段,不應該給予學生過大的壓力,導致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普遍低下。雖然小學階段的主要目標是為高等院校輸送人才,但是小學階段是啟蒙階段,只有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才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做好鋪墊。隨著學生年紀的增長,學生的求知欲會更加旺盛,學習能力也會更強。想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教材將學生分段,合理安排作文訓練。
低年級的學生心理年齡較為稚嫩,不能把握自己的情感,也無法掌握寫作的目的,在寫作時通常會抓不住重點,出現亂寫一氣的情況,讓讀者無法快速理解文章的內容,也無法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1]。而高年級學生會逐漸認識到作文不僅僅是教師安排的寫作任務,更是自己抒發情感的一種方式,會將自己的內心世界描繪出來。由此可見,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會對學生的寫作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有必要按照學生的年齡進行分段式寫作教學,以提升學生的能力。
寫作從根本上來講是一項富有創造性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文字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思維。
低年級的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十分有限,從未聽過“寫作”這一名詞,更別提寫出優美的文章了。既然低年級學生的基礎知識相當于空白,那么教師就應該從最簡單的遣詞造句開始教起,讓學生積累知識的同時,了解寫作,掌握寫作的基本要求。畢竟作文是由段落組成,段落是由句子組成。學生能寫出完整的句子,會運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正確的運用標點符號,就是為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詞語積累、句型轉換和標點使用重視來。詞語積累中教師需要著重教學形近字組詞、近義詞、反義詞、詞語的搭配;句型轉換中教師需要重視擴句、縮句、把字句、被字句、肯定句、雙重否定句以及病句如何修改;標點使用中教師需要重視標點符號的區分方法和使用方式。在長期的遣詞造句訓練中,學生運用文字的能力就會提高,為寫出優美的文章做好了鋪墊。
中年級的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知識,也掌握了遣詞造句的正確方式,可以利用文字順利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就需要將段落大意劃分、修辭手法的應用當作教學的核心內容[2]。
在開始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優秀的文章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閱讀后將文章將段落大意進行劃分,而具體操作包括:給段落排序,找出中心句,根據文章大意將文章分層,概述每一層次的內容。通過段落劃分,學生可以深刻理解知識,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教師可以引入修辭手法教學,將常用的修辭手法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教給學生,并讓學生嘗試利用修辭手法造句,久而久之,學生就可以快速分析修辭手法,并靈活應用修辭手法進行造句。在進行修辭手法教學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利用對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修辭手法的使用效果。比如:教師可以將沒有修辭手法的句子先寫在黑板上,然后再加以潤色,將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寫在黑板上,讓學生通過對比,發現修辭手法的特點。
高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知識,也有了文學常識,掌握了修辭手法的應用,明白了寫作的重要性。這時教師可以將謀篇布局和主題歸納、特色提煉引入課堂教學,讓學生形成獨有的寫作風格,有效提高寫作水平。謀篇布局既根據寫作要求對文章的整體結構做出謀劃,其主要內容為:通過閱讀素材把握寫作要求,然后找到文章的特點是什么,總結歸納線索,開拓思路將其安排在文章中,列寫提綱。教學主題歸納的目的是為了使文章更具有可讀性,其主要內容為:通過閱讀素材找出小觀點,抓住中心思想,然后評價中心思想,將主題升華。特色提煉是為了突出文章的特點,其主要內容為:通過閱讀素材總結使用方法,然后分析文章特點,將思路及線索概括出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小學階段的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該將其重視起來。寫作雖被稱作教學重難點,但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分段訓練,盡可能地改變目前小學生寫作水平較低的情況。讓學生從接觸遣詞造句開始,然后隨著學生年紀的增長,從句到段再到三五百字的日記再到要求眾多的作文,一步步引導學生學習寫作。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形成了自己的寫作風格,使作文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