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峰
灤州市第一中學
現階段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以其獨特的優勢獲得了很多教師的青睞,在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即便是這樣,依舊有一部分的教師對微課的真正作用不太了解,以至于他們無法實現微課的最大效用。因此,筆者將在本文中對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進行探究,以供廣大的同行參考借鑒,共同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
高中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優秀的作品,其中包含著作者的情感和豐富的人生閱歷,但是大部分學生的人生閱歷和知識儲備是有限的,這些都限制了學生對優秀文章的理解,而微課的使用正好可以彌補學生在這方面的不足,幫助學生更好的去理解文章。[1]比如我們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文章中的人物的理解更加準確,就可以使用微課進行教學。文章最開始的時候林黛玉有這樣的心理“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后面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她也常觀察別人的動作。很多學生并不理解林黛玉的這種心理,為了幫助學生去理解,我們可以制作一個微課視頻,展示林黛玉喪母、父親生病、寄人籬下的故事前情,有了這樣的前情鋪墊,學生面對這篇文章中的林黛玉的一些行為舉止和心理變化才能更好的去理解。除了對人物的理解之外,我們還可以借助微課視頻幫助學生理清榮國府的內部陳設。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時常會說榮國府太繞了,不知道人物是從哪進去的,又是怎么移動的。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使用微課為學生展示榮國府的房屋結構和林黛玉在榮國府的行動路線,這樣學生就能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榮國府的恢弘。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是以口頭講述為主,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到語文知識,但是長久下來也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了使學生一直保持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探索能力,我們需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在這個方面,微課有著很大的優勢。比如我們在教學《雷雨》這篇文章的時候,由于《雷雨》這篇課文其實是話劇的選段,主要是以旁白和對白的方式展示著人物之間的關系和情感的變化,學生很少接觸這樣的文章形式,如果還是以口頭講述的方式進行教學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需要使用微課進行教學。我們可以在教學的時候為學生播放《雷雨》的話劇視頻,借助這樣的視頻來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去發現人物之間的沖突和情感的變化,讓學生更能身臨其境。除此之外,在口頭講述之余播放視頻還能讓學生稍微放松一下自己的思維,讓學生對《雷雨》這篇文章產生學習的興趣,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
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詩詞教學是一個重點部分,也占據中不小的篇幅。無論是古代詩詞還是現代散文詩,它們的詞句都比較抽象,讓學生難以理解,如果不借助外部的教學工具進行轉化,學生很難真正的去理解詩詞的內涵。[2]例如《蜀道難》這篇文章中寫到“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這些都表示出了過蜀道的艱難,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面對著這些文言文無法理解過蜀道的艱難,自然不能身臨其境的去感受蜀道的崢嶸,更難以體會到過蜀道的艱難。這時我們就需要使用微課為學生展示蜀地的自然風光和崇山峻嶺,我們可以在微課視頻中將平面地圖和景觀相結合,還能為學生展示古地圖,這樣方便學生去觀察時間變化下地形的變化,拓寬學生的視野,便于學生去理解。再比如《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里其實有很多的歷史典故,像是“吳鉤”、“鱸魚堪膾”、“求田問舍”等等。但是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夠,需要我們從旁介紹,為學生拓寬知識面,同時將歷史典故都講述給學生才能保證學生能理解整篇詞的內涵。在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課前制作一個微課視頻,將這些歷史典故都用文字和圖片結合的方式呈現出來,便于學生觀看,也能方便學生在后面的學習匯總學習。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來,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有著很大的優勢,它短小精悍,能精準的對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述,更便于學生在課堂和課后學習。也正因為微課有著這樣的優勢,才會有許多的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它。為了使微課的教學效果更好,我們需要不斷探索微課的使用方式,在教學中適時的使用微課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主動性得到提升,這樣才能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