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輝榮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第四中學
合作學習,即幾個學生為了一個共同的任務而努力,并進行分工明確的互助性學習。因為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可以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意識、團隊精神。所以,教師應該將其重視起來。那么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呢?
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將學生分成科學合理的學習小組。學習小組的劃分并不是說隨意把幾個學生放在一個小組里就可以的,教師要盡可能地保證劃分的小組是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的,還要保證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促進,共同提高。而想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需要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情況[1]。
比如學生的興趣愛好、擅長怎樣的運動、運動量怎么樣等,然后針對這些將學生分成幾個實力相等的小組,并根據組內的情況選取出各方面都還不錯的學生當組長。這樣一來,既可以便于師生協作,也可以為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進行做出一定的保障。例如在教學“籃球傳接球”的時候,教師需要先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然后根據班級的人數,將學習小組的人數以平均分的方式定下來,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組,這里以每個小組8名學生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小組長組織、負責具體的傳接球練習,并告訴學生會在一定的練習時間后開展籃球比賽。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迸發出一種緊張感,以及被激發出勝負欲。在小組合作練習過程中,學生們會認真的練習動作,并進行交流、探討,尋找最佳的傳接球方法。教師可以適當地游走于不同的小組間,適當地給予指導。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正確的傳球方法,并個人的傳球水平有效的得到了提高,想要迫切的贏其他小組。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籃球比賽,通過實戰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技能,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由此可見,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給予學生主體地位,是可以得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自己放在主導者、組織者的位置上,及時地進行引導。雖然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完全放手可以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但是學生的能力是有限的,教師需要及時地進行引導才能確保學生不走彎路,才能保證合作學習的效率[2]。不過在開展合作學習、進行引導前,教師需要先明確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立定跳遠”的時候,教師在課堂伊始可以先向學生講解一些有關于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需要注意怎樣的事項,并給學生示范立定跳遠。通過這一過程,學生掌握了立定跳遠的理論知識,也知道了要怎么去跳。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逐一進行試跳,小組長負責各組的試跳活動、記錄試跳的距離、學生的體會、存在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仔細地觀察學生立定跳遠時存在的問題。在試跳完畢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互相指出他人立定跳遠時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組內糾正。隨后,教師可以讓其再次進行試跳。在第二次試跳過后,教師可以將學生集中起來,并將常見的問題揪出來進行指導,并仔細的糾正學生的不規范動作。在調整學生動作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動作分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抓住細節,及時進行調整。之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空間進行練習,在練習過后讓學生逐一進行試跳。在這次試跳中,可以明顯的發現,每個學生的立定跳遠的動作都規范了很多。
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要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把學生當做課堂教學的主體。
例如在教學“跳山羊”的時候,教師不要急著示范跳山羊的動作,而是要先帶領學生觀察體育器材,讓學生通過觀察自行思考如何進行體育運動。因為學生是擁有獨立思想的個體,教師在讓學生觀察完體育器材后,學生會產生不同的看法。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析、交流,整理每個學生的想法,選出最適合的跳山羊的方法,以及在進行這一項運動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小組練習。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可以有效地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不過學生在進行小組練習的時候,教師要仔細地觀察,并且針對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的指導、糾正。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可以讓學生的體育技能有效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其重視起來。以上是幾種簡單有效地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方法,教師可以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過,教無定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探究、實踐,引導學生展開合作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