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存
廣西欽州市靈山縣平南鎮新魁小學
對小學生而言,由于其思想不夠健全,意識不夠完備,習慣沒有成型,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很強的發展潛能。因此,教師應該以小學數學教學為輔助,將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塑造貫通于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養成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習慣,在不斷創新中樹立自信、養成習慣,高效學習數學,靈活解決問題,實現全面發展。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學生求知欲、好奇心最活躍的時期。面對新的事物、不同的知識,學生總會試圖以自己認為可行的方式進行解決和處理。此時,教師應該切實順應學生的這一求知特性,積極創設有利情境,給予學生創新意識培養提供更多必要性幫助與指引。讓學生在濃郁創新生態的感染下,大膽創新、積極創新、勇于創新,促使自己的創新意識與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和加強。一方面,教師應該加強引導,盡量尊重學生的發展夙愿,對于數學教學出現的一些帶有探究性的問題、困惑、疑難等,多鼓勵學生嘗試解決,讓學生在積極探究中增強其參與教學創新的熱情。同時,對于學生一些比較獨到的思考、具有創意的想法,應該大加贊賞和肯定,以增強其創新自信。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學會協調,面對學生數學學習中所面臨的困境,鼓勵學生開展爭論,盡量確保教學氛圍的寬松度和民主性,倡導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學會奇思妙想,使得學生的創新潛能得到更好激活,讓學在濃厚興趣的激活下樹立創新意識,形成創新能力。
例如,在進行“幾何圖形的特性”知識教學時,為了確保學生可以精準理解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等不同幾何圖形的特點和性質,教師可以出示具體圖形對應的生活實物,然后再引導學生開展分析,鼓勵學生將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圖形說出來,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分享;接著,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投影,動態圖、簡化圖等方式,以更加針管的視覺效果就具體圖形再次呈現,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引導其在感知創新中深刻認識不同圖形構架;最后,和學生一起概括不同圖形的特性、性質,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全方位、多角度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郁的興趣、飽滿的熱情是小學學生創造性學好數學的基礎和前提。對小學學生而言,其只有在濃厚興趣的輔助下開展數學學習,方可調動其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其學習潛能得到無限激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多關注學生學習需要,以數學興趣培養為抓手,兼顧學生數學創造力培養。首先,教師要加強對數學問題的利用,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數學,在層層深入,不斷變化的問題引導下,增強其深入探究、積極思考、創造性解答問題意識的培養。并且,對于不同學習基礎、認知實際的學生,設置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問題,指引學生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成功體驗中提升其學習興趣,培養其創造能力。在問題設置時,應切實遵循由易到難、梯度適中的原則,使學生的求知欲、創造力得到激活與拓展。其次,教師應該加強對教學活動的組織,使學生認識到創新的可貴,在內心深處萌生創造意愿,形成創新興趣,在數學創新的快樂中開掘其創造能力。并且多組織開展一些具有創新導向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數學魅力,領悟數學價值,激活其數學創新造力,讓學生在濃厚的創新興趣激活下開啟全新數學教學之旅。
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創新解題競賽”的形式,結合具體知識教學內容,設置不同類型的數學題,鼓勵有挑戰意向的同學參與比賽,讓學生自主抽選題目,然后應用所學知識,就聽一道數學題,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比賽結束后,組織優勝者向全班學生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和創新構想,以促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更好增強和培育,帶動學生在濃郁創新興趣的刺激下學習數學、解決問題。
諸多研究表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對于新鮮的數學問題,往往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對此,教師應該切實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性,對于學生的好奇心給予更多關注和重視,讓學生在好奇心的刺激下,激活其創新能力,敢于打破常規,用具有創新性、前瞻性的思想和意識學習數學、解決數學問題。同時,對于學生在好奇驅使下所提出的諸多超常規問題,應該給予肯定和贊賞,在確保學生好奇心得到保護、尊重、發展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參與實踐,開展探索,進行思考的主動性,必要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調動更多學生參與至某個由于好奇而誘發的數學問題研討之中,聚眾人之智慧,顯創新之偉大。讓學生在立足現實,推陳出新,創新活動中動手、動腦,實現創新能力的深度開掘與全面塑造。
以小學數學教學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既符合孩子的認知特性,又契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具體數學教學活動組織、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將創新能力培養融合至教學過程、環節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學會創新,塑造創新意識,形成創新能力,全面開掘其數學潛能,提升其數學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