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培欣
河北省青縣流河鎮北蔡莊小學
當前時代,教育的任務不再是單純的傳授理論知識,需要培育綜合素質全面的綜合型人才。我國11年發布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說明,數學教學以培育學生數學素養為主要教學任務。因此,數學教育在教授學生基本數學理論知識外,還要注意發揮數學對學生思維發散和創新的作用。近年來,數學素養和數學能力的培育已經在實踐中小有成就,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總結、不斷完善。
小學數學能力培育是當前許多學者和小學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新課標改革實施以后,小學數學課程變化巨大,取得了一定成就,尤其對于改變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教授、只注重考試分數的理念效果顯著。但是在這些成就取得的同時,也發現了在培育小學生數學能力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說,部分教師在注意改變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同時,會忽略學生理論知識的灌輸,忽略學生數學能力的培育。這些問題導致小學數學教學目標難以落實,影響著學生的全面發展。
(1)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意為學生預留一定的自主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對已教授的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許多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育只有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形成。小學數學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指導學生搜集整理小學數學題目中不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讓學生意識到思維創新的重要性。小學生大家雖然知識基礎相差不大,但是由于個體的生理、心理差異在學習時接受度不一樣,教師在學生入學時要積極了解本班學生的基本情況,針對本班學生存在的差異制定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培育要求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創新思路、發散思維。教師就要注意根據學生的思維習慣去掌控好課堂的節奏,最好做到每一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都能保持敏銳的感知力,以積極地情緒展開學習。同時又要注意不能管得過于嚴格,注意給學生留下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樹立學習主體地位的意識。
(2)教師要注意知識教授的層層推進,不僅僅注重知識結果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向學生傳授知識獲取的過程,將新課標提升小學生數學能力的理念貫穿到每一次課堂上。在課堂的每一個環節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在不斷創新中提升自身數學能力。比如說,在教授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這一課程時,教師首先將體積單位件的進率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之后通過一些簡單習題的設置,讓學生使用剛剛教授的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認識體積單位件的進率。學生在這些參與的過程中,能更好地完成知識的學習和數學能力的提升。
研究表明,探究性學習可以顯著提升小學生數學能力,但是教師需要做好學生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的指導工作,并引導學生將探究性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為學生創設探究性學習的空間,還要積極引導學生使用探究性思維解決數學問題。小學生雖然具備一些數學探究的方法,但是由于數學知識掌握有限,在進一步探究時還需要教師加以引導。比如說,教師可以故意設置一些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這樣一方面可以達到提升學生數學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
當前時代是信息時代,多媒體和網絡設備在教學中已經應用十分普遍,小學數學在教授一些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時,就會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輔助教學,比如講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現,這樣,學生在更加生動形象的條件下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識。比如說,在教授圓錐的體積這一數學課程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展現圓錐圖形的圖片,引導學生在圖片的學習中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此外,教師在進行章節小結或知識歸納時,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將整理好的知識點展現出來,定期幫助學生對課本學習的知識及內容進行總結和思考。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使得課堂的容量得到了顯著擴充,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有了更好的助益,比如說,在圓錐的體積計算這一課程學習中,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圓錐體的空間感,在學生形成圓錐的空間感后教師再將圓錐體計算公式教授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構建自身知識體系,提升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小學生數學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小學生數學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尚未發現的問題,提升小學生數學能力任重而道遠,小學教師一定要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提升小學生數學能力培育的能力。將數學能力的培育放在數學教學的核心位置,有效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和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