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輝 王 寧 常佳欣
河南省商丘中學
高中化學學科中具有較為抽象和復雜的理論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理解和學習具有一定難度,在此種狀態下會產生畏難心理,為打破學生化學知識學習中的困擾,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所學的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連,讓學生在熟悉的日常事物中感受化學知識在人們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研究和探索化學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化學知識學習的靈感。
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給學生開展生活化教學模式,通過生活現象作為化學知識的導入,讓學生發現化學知識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化學知識探索欲。
例如,在學習《基本營養物質》這一節中,教師通過人們在生活中需要的營養物質以及缺少基本營養物質造成的損害給學生講解基本營養物質的分類,組成結構,基本反應式和功能使學生了解化學知識在自己生活中的巨大用處,讓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產生濃厚探究興趣,藥房中經常有賣各種維生素產品的藥物,人們在生活中身體出現不同的問題后,會按照自己的癥狀補充維生素產品,教師讓學生思考自己是否在生活中也補充過這類維生素產品,當人們有壞血病以及過敏性皮膚病、口瘡、感冒時會選擇服用維生素C的產品,當人們有夜盲癥、干眼病、神經緊張時,會選擇服用維生素A的產品,兒童患有佝僂癥,成人患有骨質軟化病通常是由于自身維生素D不足造成的,通過學習化學知識,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信號判斷身體缺乏的營養素,由此顯現,化學知識與人們生活就息息相關的作用。在教師舉例的生活現象中,學生對學習基本營養物質這一節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產生探索生活中潛藏化學知識的探究動力。
生活實際現象中蘊含大量的化學知識,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生活是化學的歸宿,改變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傳統印象,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燃料和能源》這一節中,我國作為能源消耗大國,現階段也在積極開發和利用新能源,傳統燃料利用率低且污染嚴重,隨著社會的進步或發展傳統燃料使用程度越來越低,當前我國最常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但化石燃料具有蘊藏量有限,不能再升生到缺點,因此各國都在積極開發或使用新能源,教師結合生活實際向學生引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讓學生了解化石燃料使用的利弊以及新能源開發優點和缺點,促進學生對本節課程知識的學習和理解。煤作為燃料直接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硫有毒氣體和煙塵,燃燒反應速率小且運輸不方便,利用化學手段將煤進行液化和汽化可以減少其對環境的危害,新能源使用污染小,無限資源,但氫能儲存運輸困難,成本高,實際生活為學生學習燃料和能源知識提供參考,使學生在理解知識時更加簡便,加深學生對傳統燃料使用危害和新能源開發利用潛在問題這部分內容的理解。
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中,除小向學生舉例化學生活現象,結合生活實際,同時可以給學生布置生活化的作業,讓學生在課后實踐探究中深化鞏固所學化學知識,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生學習完《金屬的化學性質》這一節內容后,學生在判斷是金戒指還是黃銅時不僅掌握金屬的物理性質驗證方法,同時還學會利用金屬的化學性質進行驗證,學生通過觀察鎂條、鋁條、銅片在空氣中加熱的實驗現象引申出“真金不怕火煉”的原因,大多數金屬能夠與氧氣發生反應,但不同金屬與氧氣發生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是各不相同的,金在高溫情況下也不與氧氣發生反應,這與金屬活動性有關,通常情況下,化學性質越活潑的金屬越容易被腐蝕,在探究鎂在空氣中氧化反應實驗中學生了解到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會形成良好抗腐蝕性能的氧化鋁薄膜,教師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讓學生課后觀察鋁鍋和鐵鍋是否能長時間盛放酸性食品?用化學方法鑒別真假白銀和黃金,可以運用多種鑒別方法,看哪位學生想出的方法更多,學生在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下將金屬化學性質這部分知識內容進行及時的鞏固和練習,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問題實際解決中真正掌握金屬化學反應。
在生活化作為理念下,教師將課本上的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中常見事物聯系起來,讓學生不僅僅在課本上學習化學知識,在為學生創設的生活情境中,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大大降低學生化學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在生活化化學學習中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