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丹妮/廣西省河池市宜州區實驗小學
快速閱讀法是指在閱讀過程中合理運用視覺和大腦神經功能來快速理解、掌握閱讀內容的科學方法,又稱作全腦速讀,是基于獲取信息、理解閱讀內容的閱讀方法。快速閱讀可以有效幫助閱讀者從大量的信息材料中快速獲取重要信息,縮短閱讀時間,提高閱讀效率。與一般的閱讀相比,快速閱讀法要求閱讀者能有效地運用眼力和大腦功能,從而科學高效地理解、分析、掌握所讀內容。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科學運用快速閱讀法,對于提高小學生閱讀速度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提高小學生閱讀速度方面存在諸多影響,因此也需要用科學的方式運用快速閱讀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當前小學生教學中閱讀內容不斷豐富,同時為了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成績水平,不少家長常在課外給小學生增設輔導班或輔助資料等,這導致小學生的閱讀量不斷地增長,而小學生由于語言學習剛剛起步,語言運用、表達、思辨能力尚不成熟等原因導致學生的閱讀效率低下,往往使得學生閱讀量很大,而閱讀能力沒有顯著變化,學習效果不理想。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鼓勵學生應用快速閱讀法閱讀,使學生學會在較短時間充分發揮視力與腦力的聯動作用,學習和掌握閱讀中的重要信息,從而有效增加學生閱讀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學生是閱讀學習的主體,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常采取被動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無法發揮自身優勢,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而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也常以教學大綱和教材為中心展開教學,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體差異,也使得閱讀教學的效果較為低下。通過運用快速閱讀法,使學生自主的有意識的訓練閱讀能力,自主思考掌握閱讀內容,從而改變了傳統的被動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科學運用快速閱讀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教師通過運用快速閱讀法,不僅使學生提高了語文閱讀能力和水平,同時也使得學生學會了閱讀的技巧,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可以運用快速閱讀的方式閱讀其它資料,從而快速地獲取知識信息,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進步。與此同時,學生在運用快速閱讀方法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思索、提煉獲取信息,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大腦自主思維、自我意識的發展,對于學生思維品質的自主獨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少學生存在著錯誤的閱讀方式,從而使得閱讀的效果不佳。如一些學生在閱讀時喜歡默讀,而有的學生則喜歡朗讀材料,這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閱讀的進度。有研究結果顯示,在閱讀時進行朗讀或默讀可影響視覺對信息的搜集傳遞,當視力系統掃視結束后眼睛會繼續停留在朗讀或默讀的區域,從而使得視覺掃視的速度大為降低,進而使閱讀的整體速度變慢。因此學生在閱讀時采取怎樣的閱讀方式會對閱讀的速度產生較大影響。
視距是指在閱讀時人眼掃視停頓辨別閱讀內容時一次識讀的文字數量,而在人的整個閱讀過程中,掃視停頓的時間占比較低,但人們掃視停頓識讀文字的多少即閱讀視距的大小也影響著整個閱讀進程。回視則是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由于掃視記憶不牢、內容理解不清、文字認識或語法不足等原因,導致學生在掃視結束后仍然繼續閱讀之前的內容。學生在閱讀時回視次數過多,對于學生加快閱讀速度也會產生較大的阻礙。
在文章的閱讀過程中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都有自身的涵義,但不是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都包含著文章的核心話題。文章中有不同的語句描述著不同的事件或問題,有不同的詞匯如動詞、名詞、助詞等,因此要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考驗著學生的信息集中處理能力和關鍵信息篩查能力。而實踐中,學生往往因為文字、語句理解能力不足導致信息處理較差,文章主旨和關鍵語句把握不準,從而也影響了快速閱讀的質量。
快速閱讀法講究的是“眼腦直觀”,要求在閱讀時盡量避免除眼、腦外其他器官的參與。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運用快速閱讀法進行快速閱讀時,應要求學生用眼掃視閱讀,避免用口發聲閱讀,避免唇讀,使學生在眼睛掃視結束后減少停頓時間,直接將信息傳遞入大腦并繼續瀏覽下面的內容,從而減少閱讀的時間。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月是故鄉明》這篇課文時,學生在閱讀到第五段時涉及到本節課的生詞較多,有關生詞的讀音和聲調把握不好。此時教師應當指引學生用大腦粗略地判斷一下文字的涵義和用法,如“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蒙湖”其中“旖旎”一詞學生不太了解,但從其后的“湖”以及之后的“非洲大沙漠”,考慮詞的用法,了解“旖旎”一詞應該是形容湖泊景色的形容詞即可,而不需要學生用口精讀細讀,從而減少眼睛停頓的時間,加快學生的閱讀速度。
在指導學生運用快速閱讀法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有意地引領學生增加閱讀視距,提高閱讀速度。在傳統的閱讀視距中,學生習慣著眼于逐字逐詞的閱讀,視距范圍相對較窄,因此在閱讀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有意地訓練閱讀視距,從一眼一詞一句到一眼多句,增加掃視速度,要求學生從整段整節材料中理解分析文章的主旨內容,縮短大腦反映時間,提高閱讀速度。此外,教師還應訓練學生鍛煉大腦的記憶分析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分析掌握閱讀材料的核心概要,如組織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閱讀完所給材料,依次挑選學生講解材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內容核心講的是什么等,來鍛煉學生的瞬時記憶分析能力。
科學有效的閱讀技巧是提高學生閱讀速度的重要法寶之一,因此教師教導學生快速閱讀時應注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要指導學生學會從題干或者材料中尋找關鍵語句,從這些關鍵語句中把握文章的主旨,如在學習古詩詞—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中,學生可以通過詩中的部分關鍵詞匯來分析作者全詩所表達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為何如此高興等問題的答案,比如從題目“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可看出作者寫詩的背景是從叛軍手中奪回了河南河北的地,而從“喜欲狂”“好還鄉”等字眼中看出全詩表達的是作者對于戰亂結束,可以順利返鄉的喜悅之情。通過對于文章關鍵詞語的把握,可以迅速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文章,把握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進而為快速閱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快速閱讀法作為一種高效的閱讀方法,對于有效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等具有重要影響。教師在科學運用快速閱讀法,提高小學生閱讀速度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快速閱讀法的“眼腦直映”效果,鼓勵學生快速掃視閱讀,盡量避免用口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積極引導學生有效增加閱讀視距,減少或避免回視,同時加強學生閱讀技巧訓練,從而真正提高學生閱讀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