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莉
萍鄉市交通職業學校(萍鄉市汽車工程技工學校)
語言以表情達意的工具性能在人際溝通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英語作為國際交流中通用性語言中的重要一種,隨著世界經濟日益全球化的進程,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各行各業人才需求技能層次的愈來愈細分,如今已被我國學校教育所普及。就中職學校英語教學說來,雖然一直作為公共基礎課所開設,但教學效果不足,中職學校必須積極不斷調整英語教育水平,使得教學效果適宜于為社會培養更符合要求的技術工人及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及職業領域中能夠熟練使用英語,為其職業生涯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中職英語教學開展的目的是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即教師向學生傳授的語言知識與進行的技能培訓能否被學生接受,并轉化為自身的英語核心素養。僅將學生英語測試成績作為評判中職英語教研組活動成功與失敗的標準,未考慮到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獲得的評判結果難免失真。本文采取以下標準對中職英語教研組活動的有效性進行評判:
1.教師素養。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參與主體之-,其素養水平的高低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教師素養主要包括教師的授課態度、課堂氣氛調節、組織課堂秩序、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板書書寫是否清晰明白、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熟悉程度、課堂教學環節銜接能力運用現代教學理論與手段以及與學生開展學習交流等內容。
2.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是教學目標在方法論上的表現,決定著教學目標的實現概率。中職英語教學理念應集中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方法、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發揮放在首位、形成學生主導學習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等方面,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3.教學目標。此處所指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具體目標,即教學形式、內容設計、教學時間安排等。教師需要從中職英語教學整體出發,設定符合教材編排順序、與教學進度吻合、能夠滿足學生差異性需求的教學目標。
4.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的執行工具,恰當選取教學方法有助于達到預期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科特點、學生情況、教師素養及教學環境密切相關,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需要教師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選擇與應用,并發揮教學方法的特色與創造性,促進教學預設的有效達成。
1.明確學習目的。英語學習在于掌握跨母語的人際溝通交流的工具,在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現下機制今后,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之一的英語利用能力將成為中職學生競爭就業的砝碼,學生不想學英語,或英語能力差,都不利于就業競爭,不利于立業成才,這樣的道理必須像學生講清楚,還應該采用實力來為學生現實說法,讓學生能聽得進,能上心。事實上,處于中職學校學習階段的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和前途命運考慮的還很幼稚,也很有些學生并不想考慮這些問題,只想玩玩樂樂,不愿意在學業上太吃苦費神,英語學習的目的也很少體會。這就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充分發揮英語教師“師者,傳道解惑也”的責任。必須強調,沒有不想上進的學生,只有只顧教學不顧導向學生志向的教師,只有名師才能出高徒。
2.激發學習興趣。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普遍都不強,要想搞好英語教學,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竭盡全力創造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客觀環境,把學生置于主體地位,使學生自然地用英語思考,積極地進行英語學習。[1]中職學生由于其文化基礎差、底子薄,直接教授英語知識對其吸引力有限,不如獨辟蹊徑的從學生們感興趣的方面入手,引導學生自發的、主動的去了解和學習。例如:可以從英文歌曲入手,可以從英劇、美劇入手,也可以從一些國際上的流行話題入手,讓學生不再把英語課當做負擔,而是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樂趣。逐步將第三類學生的注意力吸引會課堂,從而促進其他課業的學習,讓學生能真正的在中職學校學有所得,不再渾渾噩噩,成為為社會建設的服務的技能人才。
3.轉變學習方法。作為不同于漢語語言的另一種語言,英語具有其自身的發展過程和文化背景,語法語句、使用習慣與漢語有明顯不同,若用漢語思維去學習英語,就一定會出現問題。因此中職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努力練習英語思維能力,要對英語獨特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程度的認知。譬如在掌握一定的詞語進行英語會話時,尤其需要使用英語與使用漢語之間的區別,這樣才能少走一些彎路,避免一些笑話。只注重“讀、寫”,忽略了“聽、說”,單純、枯燥、機械的背誦單詞、詞組、句型的學習方式,無論是對職業生涯中的國際交流還是對繼續學習中的升學考試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教研組活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科學的教研組活動可以強化教師與課堂之間的聯系,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中職英語教研組活動中,教師要牢牢把握六大評判標準,真正做到同伴互助,使教研組活動得到很好、有效的落實,最終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