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智鋒 湯佳偉 趙 丹/江西科技學院
在新時代背景下,各種文化激烈碰撞,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念與文化對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塑造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強對大學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紅色資源屬于我國特有的文化資源,其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且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著較為積極的作用和價值。在紅色文化中,有很多紅色資源。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對紅色文化資源的德育作用進行充分利用,是本文研究重點內容。下文針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紅色文化的德育作用進行深入分析。
紅色文化屬于我國先進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資源和精神支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對紅色資源開發(fā)成果進行有效運用,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實需求得到加強和改進[1]。目前,在市場經(jīng)濟背景下,我國經(jīng)濟成份、社會生活方式、經(jīng)濟利益都在想著多元化的趨勢發(fā)展,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引導學生對紅色文化進行堅持和發(fā)揚,對紅色文化的德育作用進行充分利用,更好的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有助于實現(xiàn)思政工作的政治導向功能。通過對紅色文化的弘揚,可以加強對學生的三觀教育,使學生更加熱愛國家、黨、社會主義,積極主動的投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第二,有助于實現(xiàn)思政工作的精神激勵功能。想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理想進行實現(xiàn),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精神激勵[2]。紅色文化是我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持,如井岡山文化,通過對井岡山文化的弘揚,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畏艱難的信念,培養(yǎng)學生自主進去的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奮斗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進而使思政工作的精神激勵功能可以充分凸現(xiàn)出來。第三,有助于實現(xiàn)思政工作的素質開發(fā)功能。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對社會發(fā)展具有先行和指引作用。通過對紅色文化的弘揚和應用,可以使學生的內在思想素質得到開發(fā),可以使學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可以使學生的思想觀念得到端正,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政治素質。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人員需要對思政工作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可以通過對思政教育模式良性互動的積極探索,對共同理想和追求進行凝練;通過典型示范,對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進行堅持,進而實現(xiàn)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通過學生感興趣和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一系列紅色文化活動[3]。從思想認知方面入手,對思政工作思路進行創(chuàng)新,利用紅色文化對學生的精神世界進行豐富和感染,如井岡山革命時期的英雄事跡;利用革命者的樂觀主義對學生的情感與心理進行影響,進而使學生可以樹立堅定的信念和理想,使學生可以把自身發(fā)展和國家發(fā)展、民族發(fā)展進行融合,積極主動的投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對自身的人生價值進行實現(xiàn)。
第一,把紅色文化和課堂教學進行結合。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想要使紅色文化德育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應堅持因事而化和因時而進以及因勢而新的理念。高校可以把紅色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進行充分融合,對地方的紅色文化案例進行充分利用,對紅色電影進行觀看[4]。并且,高校還應把紅色文化融入到教材中,創(chuàng)建具有較強可行性的教學方案,挑選學生們熟悉的地方紅色資源,通過現(xiàn)場教學,把理論和實踐進行充分融合,進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真正的進入到學生的心中,有效提升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例如,高校可以注重把井岡山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結合,開發(fā)有關井岡山的校本課程,充分利用多種形式教學手段,如參與式、講授式、體驗式等,使學生可以對革命歷史進行直觀感悟,對井岡山精神進行深刻理解,進而使井岡山紅色文化的德育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第二,把紅色文化和實踐教學進行結合。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校外實踐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并且也是思政理論課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多年歷史中不斷改革中形成的歷史遺跡,其屬于中國共產黨實踐成果[5]。因此,高校思政政治教育需要給予實踐教學足夠的重視。高校可以和愛國教育基地、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紅色博物館、歷史文化博物館進行合作;還可以創(chuàng)建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實踐教學基地,把其當作思想政治教學的平臺。并且,高校可以通過學分制的手段,由學校進行統(tǒng)籌安排,要求學生參加校外實踐活動,避免其過于形式化。例如,高校可以組織學生到井岡山中進行實踐活動,在井岡山中有革命烈士陵園、小井醫(yī)院、毛澤東朱德舊居、黃洋界等;還可以對建軍、建黨、建國等重要節(jié)日進行利用,組織學生到井岡山進行各種活動。通過這些課外實踐,可以更好的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使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
在高中思想政治工作中,校園文化建設屬于重要的途徑。高校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入手,對當?shù)丶t色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首先,高校可以利用多種媒介,尤其是新媒體,例如校園廣播、微博、微信等,對紅色歌曲、紅色故事、紅色電影進行播放和推送,創(chuàng)建紅色教育平臺,在平臺中師生可以實現(xiàn)互動和交流,進而實現(xiàn)正能量的傳遞[6]。并且,還可以創(chuàng)建互聯(lián)網(wǎng)+紅色教育模式。在思政教育平臺,對紅色文化進行宣傳,通過對問題的設置,利用競答的形式,指引學生學習紅色文化。其次,可以把紅色文化和校園活動進行結合,使學生可以在活動中,對紅色文化精神進行感受和體驗。例如,開展紀念戰(zhàn)爭勝利紅歌大賽、紅色經(jīng)典詩文誦讀活動、演講活動、征文活動等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可以把紅色文化精神當作自身的思想與行為指引。最后,可以把紅色文化和校園環(huán)境建設進行結合。例如,在校園中創(chuàng)建紅色紀念館、校史館、紅色革命精神博物館;或者是在學校圖書館中創(chuàng)建紅色文化區(qū)域,通過對歷史文字涂片和音像視頻進行展示,提升學生對紅色文化的了解。在這樣的校園文化建設中,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思政工作質量,還可以突出紅色文化的德育作用和價值。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對紅色文化的德育作用進行充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還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高校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紅色文化德育教育進行充分融合,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使學生的精神需求可以得到滿足。此外,高校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多組織一些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對紅色文化德育教育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進而從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