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霄霄/周口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基礎教育課程在經過改革后,對小學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出更高標準的要求,小學教師既要掌握一定專業知識,又要擁有專業技能,教師職業正在逐漸走向專業化,我國教師隊伍也在經歷數量到質量的歷史性變革。著名教育學家將教師專業發展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知識與技能協同發展型;一種是生態變革型;一種是自我理解型。本文主要討論的類型是“知識與技能協同發展類型”,這也是由小學教育專業地位和專業形式的特殊性而決定的。
(1)調查對象:研究的總體是Z 師范學院2016 級、2017 級小學教育(全科)專業共242 名學生。
(2)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本次共發放問卷242 份,回收問卷178份,回收率為 73.6%,其中有效問卷為178 份。
《小學教育專業技能訓練基本情況調查問卷》共設有16 個問題。問卷的內容主要包括:技能掌握情況、日常訓練時間、技能測試后的進步情況、對日常訓練及學院進行技能測試的建議等。
(1)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基本信息。問卷調查的被調查者中男生占 16.29%,女生占83.71%,選擇小學教育這一專業女生居多。
(2)技能掌握情況。調查者中有10.67%的學生認為通過日常的技能訓練和定期的技能測試,能夠完全掌握所學的專業技能,84.27%的學生認為可以基本掌握,5.06%的學生認為并沒有掌握所學技能。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能夠較好的掌握所學技能。
(3)日常訓練時間及時長。有16.29%的學生選擇會每天抽出一部分時間進行技能訓練,57.87%的學生選擇偶爾會,21.91%的學生選擇在測試前會,3.93%的學生選擇日常不會抽時間進行訓練。而關于每天練習的時長,分別有32.58%和37.08%的學生選擇一個小時和半個小時,11.8%的學生選擇每天基本2 個小時用在技能訓練上,18.54%的學生選擇不練習。
(4)練習難度。“在練習過程中,您覺得哪個技能練習難度大?(可多選)”這個問題中,39.89%的學生選擇的是歌唱,31.46%的學生選擇舞蹈,簡筆畫和配樂朗誦分別為22.47%和21.35%,整體而言,11.8%的學生認為都比較難,而16.85%的學生認為都不太難。
(5)在問題“技能練習難度大的原因”中,58.99%的學生認為難度大是因為課程學習后一段時間才進行測試,需要重新練習,10.11%和5.06%的學生選擇沒有進行相應的課程學習和課程中學的和測試的內容有差異,另外還有25.84%的學生選擇其他,在備注的內容中,主要集中在:零基礎接受能力較慢,練習太少,肢體不協調等方面。
(6)期望得到學院什么幫助。在回答“你期望得到學院什么幫助?”這個問題時,多數集中在開放更多的琴房、舞蹈教室能多些、有專門的訓練教室、增加一些技能課課時、希望日常訓練有老師指導培訓、多組織實踐活動等方面。
(7)進步情況。在回答“經過技能測試后,下列選項中根據自己進步情況請您排個序(由大到小)”這個問題時,通過綜合排序,硬筆字、簡筆畫和粉筆字這三項技能進步最大,進步最小的是配樂朗誦。
(8)在回答“影響技能進步的因素”中,多數學生認為練習時間太少,基礎較差,沒有時間練習、課程安排少、缺乏老師指導等。
(9)是否會繼續堅持練習這些技能。有62.36%的學生選擇在技能測試結束后偶爾會繼續堅持練習這些技能,11.24%的學生選擇不會繼續練習。
(10)在回答“技能測試結束后,如果會繼續練習,您會堅持練習哪個技能?(可多選)”時,選擇硬筆字、簡筆畫和粉筆字的學生占61.8%、57.87%和55.06%。而在表述理由時,多數學生是因為很感興趣,是專業必需的技能,對以后的工作很有用。
(11)在回答“學院進行各項技能測試對提高您技能水平”這一問題時,69.1%的學生認為很有幫助,4.49%的學生認為起不到作用。在說明理由時,多數學生認為可以督促訓練,也有不少學生認為只是臨時突擊,作用不大。
(12)意見或建議。在回答“您對字(硬筆字、粉筆字)、畫(黑板報、簡筆畫)或者音樂類(歌、舞、朗誦)等的日常訓練有何意見或建議?”這一問題時,主要集中在希望老師能夠提供指導,完善相應課程,多些技能課程,成立訓練小組等。
(13)在回答“您對學院進行的技能測試有何寶貴的意見或建議?”時,有部分學生認為在考核后應該對學生的考核進行評價和指導,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改進不足;平時的訓練比考核更重要,希望在日常訓練時得到指導;可以在晚自習時間分段安排訓練;可以增加技能課的課時,現在學的太少了,起不到什么作用等。
小學教育專業教師技能是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在畢業后從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新時期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礎。小學教育專業教師技能主要特點是“示范性”,該特點對小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有直接的影響,且會隨著教師職業生涯的長度不斷提高,具有持續發展能力。提升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的實際教學能力,需要遵循現代化教育理念,并根據現實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計劃,提升師范生專業技能。小學教育專業教師技能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語言表達技能,該技能是小學教師從事教師工作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專業技能,要求小學教師講好普通話,在表達過程中需要由邏輯性和節奏感,充分的掌握語言表達能力。第二,文字與書寫技能,是指小學教師要擁有書寫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簡筆畫的能力,該項技能被稱之為“三字一畫”。第三,課堂教學技能,該技能是小學教師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不僅包括課堂教學,還包括事前的課堂教學設計,事后的課堂教學評價和總結等。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該項技能能夠讓課堂學習氛圍更加濃烈,從而找到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設計能夠得到充分的實施。第四,教育管理技能,該技能既包含班級管理,又包含教學活動管理。在應用該技能過程中,教師需首先提升自身人格魅力,才能在教育管理過程中讓學生欣然接受,教育管理要體現在多方面,可通過教材內容、教學環節等展開有效的育人工作,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的個性好共性問題。第五,教學研究技能,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鉆研的態度,在教學過程中根據義務教育需求,結合學校教學特點和班級學生情況,進行創新教育,讓教學工作不斷與時俱進,與“人”俱進。第六,其他特長技能,為了實現素質教育,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除了需要掌握上述的常規專業技能,還需要掌握其他額外的技能,比如唱歌、配樂朗誦、舞蹈等等。
通過上述的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可知技能訓練現狀有待提高,為改善該種現狀,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提升小學教育專業技能訓練的方式,讓師范院校能夠真正的實現“綜合素質高、教育能力強”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斷提升我國小學教育質量。
需要遵循小學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規律,在教學過程中落實現代化教育思想理念,重視教師技能訓練,并落實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去。小學教育(全科)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鄉鎮小學教育工作,對教師的基礎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在專業技能訓練過程中需要先從基礎開始,讓其擁有最根本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因此,在專業技能訓練過程中必須要鍛煉自身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實后才能拓展訓練,不斷地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并在今后教學過程中成為學生的學習榜樣和成長楷模。
想要真正解決小學教師專業技能培養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必須要先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構建科學合理的職業技能訓練課程體系,如此才能進行針對性、計劃性的教學。師范院校可以根據當地情況以及學生情況,制定特色小學教育專業技能培訓計劃,其中融合文化和技能訓練課程是最為有效的方式,該種教學方式既能夠讓學生掌握課堂中所講述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能夠順利開展第二課堂,讓知識教育和德育教育深度融合,協調統一發展。
需要通過創建豐富的社團和技能競賽,營造小學教育專業技能培訓的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加投入培訓。比如,學校可通過成立文學社團、舞蹈社團、聲樂社團、書畫社團,定期舉報主題技能競賽活動,讓各個社團踴躍報名參加,讓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能夠在競賽中發揮自身實力,并在競賽結束后不斷的堅持該項技能的學習,從而實現創辦社團、舉辦技能競賽的目的,不斷提升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技能。創辦社團和舉辦競賽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吸收更多學生,讓專業技能訓練長期發展,讓更多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活動和競賽,經過不斷學習提升自身技能,并將其應用在教育事業之中,實現素質教育。
技能訓練需要有訓練的場所才能順利的開展,所以師范院校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優質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豐富專業技能訓練內容,提升專業學生的具體實踐能力。可以通過以與用人單位合作,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校內學習到的專業技能在實踐活動中進行充分的應用,讓師范院校的教學成果能夠真正的服務于社會教育事業之中,從而提升師范院校的辦學影響能力。同時,學校也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增加舞蹈、聲樂的教室,讓更多愿意豐富其他技能的學生有合適的地方進行有效學習。
為了讓專業教師技能訓練成果有更加具體的表現,需要制定小學教育專業技能培訓體系,通過對小學教育專業技能進行科學評價,對技能訓練指標進行準確的分析,以此來判斷專業技能學習效果,然后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不斷提升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技能。在評價過程中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形式,比如教師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定量評價、定性評價等等,多元化的評價能夠對專業技能培訓效果進行全方位的了解,促進技能訓練方式的改建。同時,師范院校的評價體系落實工作也要加以重視,才能確保評價體系所得出結果的準確性、可參考性,讓小學教育專業技能訓練更加有效。
小學教育專業技能訓練對師范生而言極其重要,為提升小學階段素質教育,師范院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長期應用的基礎之下,制定特色化訓練方式,并為專業技能訓練的開展創造積極條件,讓小學教育專業技能訓練能夠得到真正的提升,讓更多的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落實素質教育,提升我國小學教育的教學質量,促進教育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