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永豪
為進一步推進婦女維權工作的開展,鄭州市二七區婦聯聯合比鄰社工機構于2020年6月在二七區的各個社區開展婦女維權工作的調研活動,深入了解各個社區婦女維權工作情況,對當前維權工作的創新與發展,以及新形勢、新任務下出現的問題和挑戰進行了調查分析與思考,總結出以下幾個特點與改進建議。
婦女維權難點有哪些
婚姻家庭矛盾
一是婦女在離婚方面想得到經濟權益維權較難。調研發現,大多數婦女婚后隨丈夫居住,而他們的住房通常是男方父母的產權或出資購買的部分產權,到了離婚分割房產的地步,男方父母會特別強調保護自己的財產利益。因為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個人財產,即女方不擁有產權,因此,搬離住房的多數是婦女。所以,在離婚案件中,有部分婦女并不是因為婚姻還能維持而不同意離婚,而是確實顧慮離婚后自己生活居住無依靠,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二是家庭暴力取證和認定難。近年來,因遭受丈夫家庭暴力從而尋求婦聯幫助的案例屢見不鮮,幾乎占婚姻家庭類案件一半以上。雖然社會上一直在呼吁反家暴,但家庭暴力一般發生在家庭室內,具有一定的隱蔽性,許多婦女受到傷害時,受封建傳統“家丑不可外揚”的觀念影響,沒有及時取證,或者不能取證、不具備取證條件。等到需要取證、報警或者到法院起訴時,若對方拒不承認,事后更難得到取證,還極易招致對方的打擊報復、威脅恐嚇。
社會救助問題
近年來,由于生活拮據、因病致殘致貧等來婦聯尋求救助幫助的人員有增多趨勢。一種是自身貧困婦女,尤其是下崗女工、貧困地區婦女,因自身生病或孩子重病,付不起巨額醫療費導致生活困難尋求救濟幫助;另一種因家庭貧困,自然災害等使收入受到重創,付不起子女學費而尋求資助。這些家庭通常都有些不幸的經歷,如子女白血病、婦女有腫瘤肌瘤、單親家庭收入不穩定遭遇重大變故等等。對于這些情況,婦聯都會竭盡全力幫助她們,及時解決一般問題,將復雜問題轉介至其他專業部門處理。
維權究竟為何難
1目前保護婦女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新審議通過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要到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于1990年通過,最新于2018年修訂,但其中有一些內容在實際操作時還略顯空泛,存在一定的執行難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雖明確規定禁止家庭暴力,但對如何處罰家庭暴力行為沒有具體可操作性的和行之有效的法律規定,面對依然存在的家庭暴力現象很難遏制和打擊。例如新媒體形勢下出現的網絡直播對侵犯婦女合法權益的報道屢見不鮮,因此,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還亟待出臺與完善。
2社區婦女維權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許多婦女到社區婦聯點反映問題,都希望能得到確切的處理結果。然而,婦聯并沒有執法權,不具備強制約束力,因此,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在婦聯得到解決。婦聯只能提供咨詢平臺,對來尋求幫助的婦女,從法律、社區工作、心理咨詢方面給出建議,但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婦女本身。同時,婦女問題其實是社會問題,很多問題婦聯也必須依靠、借助各有關職能部門的力量,共同關注、解決婦女維權問題。
3部分女性法律意識薄弱,導致問題不能有效解決甚至加劇了問題惡化。一方面有部分家庭婦女的文化水平不高,法律知識匱乏,法律意識淡薄,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不知道留存好相關證據,不能有效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另一方面部分婦女因為雙方矛盾激化,對待問題過于草率,言語或者行動出現過激行為,最終造成對方和自身的損害擴大。
4當事人雙方前期產生矛盾,積怨已深,很難進行心平氣和的溝通交流。男女雙方在日積月累的矛盾積聚下,往往很難共情,不能換位思考,難以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以至于婦聯介入時已經矛盾相向、劍拔弩張,甚至馬上要大打出手,需要民警在場進行保護。
如何有效維權的六個對策建議
相較以往,當前婦女維權之路可謂愈發順暢,但仍有需要不斷完善的空間,那么該如何有效地開展婦女維權工作?
1進一步加快立法進程。特別是要繼續深入推進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立法進程,并結合地方區域實際,制定操作性強的地方性法規,為婦女兒童維權保駕護航。
2落實好執法檢查的執行。針對發現的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這既是落實法律的需要,也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需要。
3營造依法維權的法治氛圍。使廣大女性知法、懂法、守法,能夠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要形成長效監督機制,維護法律權威,樹立法律信仰。
4各部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特別是要利用婦聯組織代表和維護婦女權益的職能力量,為婦女提供維權服務。
5優化婦女就業環境,增加婦女就業機會。“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提升女性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增收致富的本領,擴大婦女就業渠道迫在眉睫。
6建立維權專項救助基金。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可為特困婦女提供急需的生活幫助,使她們脫離深淵之中暫渡難關,維護社會之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