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旭/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公共衛生事件的形勢發展具有不可預測性,在事件發生時,高校輔導員既要掌握學生防控情況,又要做好學生思想引導。在較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形勢下,工作形式將從之前的線下線上混合開展,變成了單一的線上開展,在工作開展過程中面對很多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對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開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對學生的管理增加了難度,學生一旦不返校,從之前的有事面談,轉為有事線上談。特別是在學生每日的數據追蹤,對于少數學生的不配合無疑是造成輔導員工作開展不暢和壓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學生的信息掌握只能通過每天的數據報表體現,但實際的情況,是輔導員不可掌控的。
網絡思政是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對學生思政教育最有效的模式,輔導員在工作開展中必須迅速適應,并創新思政教學模式,熟練掌握各類APP的運用。主題班會也搬到了線上進行,但在學生使用選擇的平臺不熟悉、網絡卡頓、學生人機分離等各種因素下,主題班會的開展效果相對比之前的教室班會不一定達到理想效果。部分同學,對自我的管理也有所拖拉懈怠,通過網絡的溝通和談心談話需多途徑溝通,但實際的效果也會有所影響。
遠程管理中輔導員工作不可能是單一的轉發信息和各級要求,而是對輔導員的業務能力、應變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考驗。把學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同時,對如何做好解決好學生各項需求的貼心人、正確思想引路人以及如何做好防控工作,發揮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當下每個輔導員面臨的一場大考。
(1)要求學生通過在線學習相關知識后,做好家長及親屬的知識宣傳員。在填報數據時做到填報信息真實有效的誠信承諾。
(2)做好網絡輿情監控,針對發表不正當言論的學生,第一時間進行摸底排查掌握學生情況,及時對學生開展談心談話工作,對情節嚴重的上報學校相關負責人并和家長取得聯系。
(1)以班團干對接宿舍長、宿舍長對接每一位宿舍成員,所有信息由班長統一匯總后上報輔導員,做到每天定時報送信息,嚴格做好報送記錄。若一旦發現作假情況,立即進行追責,上報學校。其目的是要求學生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和對自身行為有擔當意識。
(2)關心關愛放假期間外出務工未返鄉學生,輔導員應掌握班級中這類學生的所有信息,對現有實際的情況做詳細的記錄,包括學生打工地地址、負責人聯系方式和現狀等。通過QQ、微信等方式和學生每天進行平安報備聯系,了解學生所需,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遇到特殊問題及時幫助學生和學校相關負責人進行溝通,做好學生的后備力。
(3)提醒學生警防網絡詐騙,在社交網絡時代,各類網絡詐騙的案例層出不窮,針對愛心捐款、購買防控物資、網課繳費等問題,輔導員可以實際案例開展一期線上主題班會為學生敲警鐘,提高學生及家長的防范意識。
(1)嚴格做好學生網課考勤打卡,提前發布上課時間表,要求學生提前10分鐘登錄進群簽到。對拖拉的學生及時進行電話聯系,了解學生遲到、缺曠的情況,情節嚴重的給予批評教育,并按照學院學生考勤處罰條例給予相應處分。
(2)做好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教學效果等網課教學信息一周一反饋的整理。網課教學模式下,輔導員從現場教學管理也轉變線上。對學生反應較大的課程及時和課程老師取得聯系和溝通,便于老師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同時,為有事請假的學生做好請假審批和記錄。對申請不能上網課的學生做好學院教務報備,以免造成學生缺曠課。
(3)組織班上學生成績好的學生將課堂筆記進行“云”共享,以先進帶后進的方式進行網絡交流小課堂,幫助不適應網課或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及時跟上課程進度。即便是網絡教學也應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學風,避免學生返校后的差距。
(1)引導學生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意識。在災難面前,沒有誰可以置身事外,隔岸觀火。輔導員應以此作為契機,召開“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的線上主題教育班會,以“中國力量”中的案例為學生上一堂鮮活、生動的思政課,引發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深化“先有國,再有家”的中國人情懷。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入腦入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班風,幫助學生完成自我的提升,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動力。
(2)引導學生做好新時代青年人的擔當,新時代的青年人是民族的希望和國家的未來,一旦發生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之戰中,無數的青年大學生用自己的所能投身到阻擊戰。輔導員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和學生所在地區情況,可倡議黨員學生、班團干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積極配合地方政府積極的參與志愿者服務工作。同時,成立志愿者管理群,每天對學生的安全聯絡和服務信息反饋,關心志愿者學生做好服務、宣傳工作并在班級發布班級快訊,樹立班級榜樣。
(3)引導學生以“愛國之心、敬畏之心、感恩之心”,重新審視自我,提高學生的生態文明建設意識,對生命和自然心存敬畏。以事件中逆行而上的平凡英雄故事觸動學生內心,客觀的對待國際關系,鼓勵學生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以“美美與共”引導學生的主流認知。
(1)做好心理疏導知識的宣傳,在班級防控群中定期發布相關心理知識文件并督促學生進行學習。同時,班級心理委員配合輔導員日常對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排查,發現異常第一時間和輔導員取得聯系,共同做好班級心理防控建設。
(2)通過網絡社交平臺和班級網格管理員反饋的信息,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如發現學生因為事件而導致在學業困難、家庭關系、個人情感等方面出現焦慮情緒時,輔導員應及時和學生取得聯系。通過語音、文字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有異常情緒的原因,用耐心和包容心疏導學生的不良情緒。遇到不能解決的心理危機問題時,在征得學生的同意下可請學校心理健康老師進行介入,幫助學生共同度過難關。
(1)充分發揮班團干部的先鋒作用,迅速成立班級公共衛生事件指導組,對班團干進行培訓和工作分工,讓班團干成為班級核心力量和輔導員班級管理強有力的助手。
(2)做好網課教學時班團干的心理建防工作,班團干在繁重的課業中難免會對防控工作有所拖拉懈怠,輔導員要及時轉變工作方式,對班團干部進行換位思考,極大的諒解和包容,在工作開展中以身作則,適當減輕學生工作壓力。
在公共衛生事件的形勢下,輔導員要第一時間調整心態,積極的投入到工作狀態。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第一時間,我們應快速調整自己的工作思路,以最好的狀態做好學生思政教育路上的貼心人和引路人,這也是新時代輔導員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