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亞麗 謝靜嫻 鄭晨梓/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師德師風建設越來越成為高校重視的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良好的師德素養并不是無源之水,必須通過有效的黨建教育和鮮活的師德培育共同塑造出來的。黨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統領,在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在第二十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加強青年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高校黨的建設一個重大問題來抓。
在新形勢下如何結合獨立學院自身的發展特點,發揮黨組織在師德師風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在黨建工作中融入師德師風的時代內涵,找準提高師德師風素養的途徑,從而全面提升教師黨員的黨性修養和師德素養,實現黨建工作與師德師風建設的良性互構,已成為獨立學院面臨的重要時代命題。
新形勢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建設對文化和思想領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中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對于獨立學院,因其體制機制的特殊性更是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比如思想教育不夠觸動內心,制度執行缺乏可操作性,考核機制靈活性不夠等問題。
近年來,高校黨建工作在引領師德師風建設中起到了一定的凝聚和引領作用。但是兩者從工作的方式方法到實際成效等方面均暴露出不同程度的不足,存在一些共性問題。一是教育形式的單一化。基本上采取單純的說教,教育方式缺乏創新。理論學習時間不夠,教育內容與實踐脫節,流于形式。二是制度建設的滯后化。在適應性或執行力上,不夠與時俱進。在實施層面,評價標準缺乏可操作性。三是組織建設的松散化。教師黨支部在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傾向于教學科研,弱化了黨建工作。
因此,高校黨組織必須適應黨建工作的新形勢和師德師風建設的新要求,將黨員教師隊伍的思想教育、黨組織建設與師德師風建設有機融合,實現兩者的良性互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黨建工作中。互聯網時代,新媒體改變了傳統輿論宣傳方式,對于黨建工作來說挑戰與機遇并存。“智慧黨建”是新時期互聯網與黨建共融共生的創新生態,有助于推進黨建工作的智慧化運行。
高校黨組織一方面要加強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應充分認識到“智慧化”黨建在師德建設方面的促進作用。通過發掘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創新黨建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的各個工作環節,實現“互聯網+”與黨建工作及師師風德建設的跨界融合。“智慧黨建”為師德師風建設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徑,拓寬了黨建工作對師德師風建設的指導邊界。
搭建“智慧黨建”平臺可利用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構建“黨員教育專題網站”“網上黨校”“黨建專題”等形式多樣的工作載體,實現黨務工作信息化。同時,以智慧黨建平臺為依托,根據新時期師德師風建設的要求,融入師德師風建設,大力宣傳名師風采、組織最美教師評選、樹立先進師德模范,發揮榜樣的示范教育作用。將傳統的單向傳播與接收式轉化為雙向交流互動式,由以往單調的書面性學習轉變為通過視頻、圖像等方式進行生動形象的教育,效果更為鮮活透徹。在新媒體盛行的信息化背景下,創新教育載體,堅守輿論陣地,鞏固和強化黨建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的成果。
教師黨員具有黨員政治身份和教師職業身份的雙重角色,不僅擔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更應該成為師德建設的先鋒隊。這就必然要求其黨性與師德的內在統一。高校黨組織是師德師風建設的組織保障。因此,獨立學院黨委應加強黨建工作頂層設計,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在加強教師黨員政治修養的同時培育教師良好的師德素養。一是從思想上,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師德教育相結合,在黨員教育中融入更多師德教育的內容,潛移默化地穿插在政治理論學習和職業道德教育中,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每位教師的道德規范和價值追求。二是從組織上,以教師基層黨支部為主要實施載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師黨員開展師德教育為主題的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在民主評議黨員制度中附加師德師風評議指標。三是從宣傳上,通過評選師德標兵、表彰師德楷模加強黨員教師的示范作用,以中堅力量以點帶面構筑良好的師德場域,激發普通教師自覺自愿地向黨組織靠攏,促進學校整體師德水平的提升。
高校黨組織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根本保證是具有優秀師德素養的教師隊伍。黨建工作是師德師風建設的方向和靈魂,師德師風建設是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有效途徑,兩者的互為依托和借力發展可以通過以下方面實現。第一,完善黨員發展與師德師風建設的結合。通過師德標兵評選,將優秀教師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通過組織黨校、黨課學習吸納為積極分子,再通過組織考察發展為正式黨員,形成由黨的先進性引領教師黨員的先進性,再迭代為教師隊伍師德水平的先進性。通過這一良性循環不斷為黨組織輸入新鮮血液,逐步打造一支以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為骨干的、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和高尚師德素養的教師隊伍,開創以黨風帶教風的良好局面。第二,完善黨員評議與師德師風建設的結合。新形勢下,根據師德建設的內涵要求,創新師德考核機制和評價指標,使其更為科學合理、操作性強。將師德師風評價與黨員民主評議相結合,建立評價檔案,作為教師進行年度考核、職務晉升、評獎評優的重要依據,以增強師德約束力。
人才激勵是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實施有效的激勵能充分調動起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高校黨組織通可以通過黨員教育活動對師德師風建設起到協調激勵作用。一方面,從戰略高度上,能充分認識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通過榮譽激勵、物質激勵和情感激勵的頂層設計,調動教師黨員的積極性,構建從他律到自律的長效機制。另一方面,從戰術層面上,能充分利用組織管理的優勢,在組織生活中加強人文關懷,通過召開黨員專題討論會、開展面對面訪談等,為其提供工作、生活、學習等配套保障,切實維護教師合法權益。
高等教育向大眾化發展的趨勢中,獨立學院因獨特的生源結構、師資隊伍、應用型發展等,在黨建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上面臨著與眾不同的挑戰。筆者認為,高校黨建與師德師風建設應當是一體兩面的有機融合,在高校黨組織引領師德師風建設中,構建宣傳、教育、考核、激勵四位一體有機融合的創新機制,在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活動的組織凝聚作用的過程中,注入師德師風建設的新鮮活力,強化以人為本的理念,實施有溫度的教育,提高教師黨員的黨性修養和師德素養的良性互構,為獨立學院提供更大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