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黎
成都高新區菁蓉小學
我國教學改革在不斷深化,教育的重要作用逐漸突顯出來,小學班主任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班主任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和管理,在日常管理時做到以身作則,采用積極鼓勵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從而不斷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班主任會認為自己與學生不是一個級別,教師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學生必須要聽從教師的安排和指導。這樣的傳統思想會逐漸疏遠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在接受管理的過程中會感到強大的壓迫感,此時如果班主任想走近學生的內心世界將會顯得十分困難。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班主任應該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在接受管理的過程中感受到平等和民主。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真正做到心靈和思想上的溝通。
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能夠對小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防止學生出現一些違規違紀行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小學階段每個班級總會有一些比較調皮的學生,在課堂上擾亂課堂紀律,對于班主任布置的學習任務置之不理,喜歡打鬧玩耍,雖然這類學生比較難管理,但是如果有嚴格的班級管理制度,則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調皮事件的發生概率,使得整個班級的風氣會變得越來越好。班主任在對班級管理制度進行制定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制度,這樣才能將制度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更好的約束。
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且對于小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小學生很喜歡接觸新鮮事物,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很容易模仿他人,由于自身的認知能力有效,無法及時分辨一些好的東西和不好的東西,因此在模仿的過程中很容易模仿一些不好的東西,這就會對學生產生一些不良影響。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該秉承以身作則的原則,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嚴格要求,時刻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學生,為學生做一個好的榜樣。雖然班主任和小學生的年齡差距較大,想要讓班主任完全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顯得并不現實,但是班主任應該盡可能的為學生考慮,以學生感興趣的方面為出發點來與學生進行溝通,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應該的以安慰引導的方式來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不能一味批評學生,如果嚴厲的批評學生不僅無法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時還會讓學生從心底產生對班主任的抵觸情緒。班主任在對小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現身說法的方式,將自己的一些經驗教訓傳授給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產生親切感,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去模仿一些好的行為。
在對小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評價是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的評價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的教育需求,在傳統的評價過程中都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單向的評價,學生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接受批評,學生很難從評價中真正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評價的作用就無法體現出來。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應該將單向的評價朝著多元化的評價進行轉變,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他評,然后將眾多的評價綜合在一起得到一個較為全面的評價。班主任在評價過程中起到一個糾正的作用,要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揣摩,了解學生細膩的內心,從而更好的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引導。
班干部不僅能帶動班級形成良好的風氣,同時還能幫助教師處理一些日常工作。在選擇班干部的過程中應該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在管理班干部時應該采用鼓勵和激勵的模式,明確班干部的責任,不斷提高班干部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對于班干部的優秀行為要給予肯定,但是如果做錯了事也要第一時間提出來,這樣才能幫助班干部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從而更好的完善自我。
在對小學班級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從多方面入手,不斷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大力培養班干部,對不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對原有單向的評價模式進行轉變,從而更加高效的開展班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