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麗
為北京公交行業培養合格畢業生5000余人,為北京公交培訓汽修中高級工、技師等7000余人次,為北京公交集團駕駛員自評價體系編寫教材與題庫……北京市公共交通高級技工學校教師齊士方,27年堅守三尺講臺,為本市公交行業培養了大批人才。2017年,他榮獲首都勞動獎章。
老師教什么,學生就跟著學什么。這是以往在職教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這樣的培訓確實有點陳舊,教學方法也很僵化。”齊士方評價道,“這種傳統教學方法有很大的弊端,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很難吸引學生精力集中在課堂上。”
齊士方回憶,曾經有這樣一個學生,“這名學生有點淘氣,不喜歡上理論課。但很喜歡實操課程。每次練習,這名學生總是第一個主動上前操作,動手能力很強。”在教學的過程中,齊士方關注這名學生,并漸漸摸清楚適合這名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其對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
“有一次,我講授故障排除的知識。傳統教學方法是老師講,學生也參與判斷,但大多數是眼睛參與。老師會問這是哪出現的問題,學生看了看便給出答案。”齊士方說。他發現,學生雖然能夠給出正確答案,卻只是存在于理論上,并沒有提升他們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中,故障排除大多數情況并沒有這么簡單,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還是要讓學生多上手,參與操作。”齊士方深有感觸地說。他發現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后,開始思考如何改進。
“還是要用教學內容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不管是理論課還是實操課,都要讓他們發自內心感興趣、喜歡上。”
經過認真思考并與實際結合,他探索出了“實踐引導法”的教學新思路。“概括地說,就是通過實踐去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上課堂。然后再利用課堂中動手操作反向發現問題,進行理論知識的補充,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齊士方說。
說干就干。齊士方在學校第一個開展了教學試點,開設了“雨課堂”的網絡課程。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帶領教研小組成員動手研究和改良教學設備,把每一個知識點都融入到學生動手當中去。不僅如此,從2017年開始,他還帶領年輕教師籌劃錄制一體化專業課微課10余部。把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通過視頻的方式生動地展現。
為了適應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2017年開始,北京市公共交通高級技工學校開始籌建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這份重擔又壓到了齊士方身上,由他擔任新能源專業教研組組長。因為是新專業,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典型工作任務等都需要齊士方帶領團隊來完成。同時,他還要規劃場地,對實習設備、車輛進行熟悉和編寫適用的工作頁。
“建一個新專業要做的事情很多,這個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對于教學來說也是一個嶄新的領域,方方面面更是要從零開始做起。”齊士方介紹,“雖然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有很多年了,但是對學校來說,建設標準化教室、建設實訓區域都是挑戰,因為和維修廠、4S店已有的硬件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雖然是零起步,但是齊士方沒有畏懼,反而是迎難而上。“要多到維修廠、4S店學習經驗,收集更多的資料,才能結合學校和教學的特點建設一體化教室。”齊士方說。說做就做,齊士方走進修理廠和技術人員研究,一遍遍地推敲“廠景式”一體化教室設計方案,最終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環境要求制定了新能源一體化教室的建設方案。

進入6月,北京的氣溫開始走高。頂著大太陽,齊士方一次次走進4S店與企業專家研討、修改、制定典型工作任務。“說不上把京城跑了個遍,但是整個暑假沒閑著,到處跑跑顛顛。”齊士方笑著說。為了能盡快地把新能源專業開起來,那段時間,齊士方吃住在學校。有時候為了一個檢測數據,他會在圖書館和電腦前坐上好幾天。結合廠家的經驗,他反復修改著計劃方案,前后修改了十幾次。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半年的努力,2017年9月1日,新能源課程在學校開課了。
“我擔任班主任,可真是有年頭了。”齊士方感嘆道。1998年,他開始擔任班主任,至今已“護送”10個班級的學生走出校園,走上工作崗位。為了帶好班級,他經常住校與學生溝通。“‘班主任這3個字,就意味著要付出更多的精力給學生,要了解他們、融入他們。”齊士方說。
在擔任班主任的過程中,齊士方感受過學生優異成績帶來的甜,也體會過學生調皮、不聽話的酸。“有一件事讓我記憶深刻,想起來就很心酸。”齊士方回憶說,“我曾經帶過的班有一個男生特調皮。他的家境經濟很拮據,母親一個人帶著姐弟兩人,靠擺地攤貼補家用、供他上學。他的姐姐還有智力殘疾。但是這個男生就是不學習,還總惹事。”
齊士方找到學生的母親了解情況。聽說這位母親的難處后,齊士方感同身受。他一次次找到這名男生苦口婆心地勸他。但最終還是失敗了。“這位母親無奈地來到學校,為他兒子辦理退學的場景,讓我至今不能忘卻。”齊士方重重地嘆息一聲。這一刻,齊士方覺得自己沒有做好這個班主任,沒有將學生引導上正軌。“這種事情不能再發生了。”齊士方內心吶喊著,并暗下了決心。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要做的是在教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相處的同時,還要努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齊士方說。他集中精力搞好班級建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各種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他帶過的班級中,學生們除去在課上學到各種專業知識,還可以參與他組織的多種活動。他組織拓展活動,讓學生們彼此了解、增加凝聚感;他和學生們一起打籃球,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他帶著學生在休息日走進養老院,感受公益志愿的價值。
多年來,齊士方的用心付出得到回報,他所在的班級學習成績在年級中名列前茅。不少學生也成績優異,學生劉宇代表學校參加北京市技工院校知識競賽,以100分的成績獲得個人一等獎。學生余齊彪和張旭東獲得個人三等獎。“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齊士方帶的學生技能鑒定合格率達到98%。現在,他的很多學生已經在用人單位成為了技術骨干,而且有的還在全市和技工院校技能大賽上獲了獎,有的還走上了領導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