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燕
【關鍵詞】師生關系;情感教育;管理智慧;學生發展
李庾南老師曾說:“身份可以普通,境界不能低下,一生勤勉奮斗,始終追求不止。”她這樣說,也這樣做了。我與李老師搭班教學多年,近距離地感受到她的處事風格和教育藝術:學生在她的精心呵護下,由沖動走向理智,由慌亂走向從容,由躊躇走向堅定。猶記得,當我工作十余年后遇到瓶頸,陷于困境,感到茫然,是李老師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為我厘清了教學的混沌,為我展示了最佳的范例。在李老師身邊,我似乎總被一根繩子牽引著,被一種力量推動著,不敢懈怠,不敢遲疑,不敢退縮。
以“情”育苗,助生快跑
學生在李老師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曾經說過:“我的學生勝似我的孩子,只要我還有能量,我就要和孩子們一起飛翔。”她的眼里總是滿含笑意,她的嘴角總是帶著弧度,她愛學生,“寵”學生,護學生。
李老師深知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能夠成功的前提。她樂于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課余與學生談話極為用心,而且講究策略。李老師的學生非常喜歡圍著她,和她聊學習、聊生活、聊家庭,他們感到快樂、愉悅。李老師和學生的談話特別有針對性,像有魔力似的,學生聽后就會變得更加積極,充滿斗志。小欣的父母對他極為溺愛,他任性自我,又過于脆弱,一點點小事就會眼淚鼻涕俱下。李老師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安排時間開主題班會,利用課余時間對小欣進行心理疏導,利用放學時間找家長了解情況,幾方面結合,小欣漸漸變得開朗、懂事,家長非常感激李老師,李老師也非常欣慰。
在李老師的課上,學生特別輕松、放松,因為他們知道老師喜歡他們,尊重他們,寬容他們。她善于創造和諧情境,點燃智慧火花,把學生的內在潛能轉化為實際學力。她認為好的教法一定孕育于學生之中,學材、學法、學程相融合,才能使教學煥發生機。學生是當仁不讓的主體,學材建構、學法結合等都應該是為學生服務的。她特別看重學程生成,看重學生課堂思維的深度、廣度,看重學生在課堂上是否真正人耳、人心,是否真正有收獲。她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達到智慧的碰撞,學生暢所欲言,帶來生成的驚喜。她特別關注細節,上課時從不佩戴擴音器,她認為,與學生要有情感的互動,充分的交流,是飽含深情的,是發自內心的,而擴音器中傳出的聲音是空洞的,是無感情的。她事事處處為學生考慮,學生把她當奶奶來愛,學生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她與學生享受著“心心相印的幸福”,學生對李老師的喜愛、敬愛與日俱增。
以“境”濡染,助己蛻變
李老師在教學中總是善于營造一定的教學情境,關注學生的心理特征,兼顧教學的具體內容,啟發深刻思維,激發創新意識,讓學生學有所得。我作為李老師班級的任課教師,近水樓臺,近距離感受著李老師教育的魅力,感嘆著李老師教學的藝術,她也為我營造了全新的教育教學情境,促使我不斷思考、不斷回望、不斷總結。
我擔任班主任工作多年,也總結了一些帶班經驗,班風有嚴謹有活潑。但在李老師身邊,觀摩她帶班的過程,感覺自己做得遠遠不夠。她擔任班主任非常自然嫻熟,那是四兩撥千斤的魄力,是云淡風輕的淡定,是春風化雨的講究,是耳濡目染的無痕。而我呢,有時候覺得要對學生嚴一些,就板著臉,進教室沒有笑容,學生一看到我就趕快回座位,不敢說話了;有時候我覺得要對學生松一些,整天笑瞇瞇的,不生氣不著急,學生的規則意識便淡化了。李老師告訴我,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服務員,心靈的按摩師,是影響其一生的引路人”,教師要清楚自己肩上的責任,要理解家長心中的期待,無論在教學上還是在管理上,都要把學生放在首位,對他們要嚴松有度,要有原則,有底線,要相機鼓勵,適時表揚,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真誠,感受到老師的真切。總之要用我們的真情去感動他們,去影響他們。
有時候,李老師聽我訴說帶班、教學的苦惱之后,她并沒有任何的說教,而是讓我坐在她的旁邊,看她怎么處理和安排。
當我在教學上沒有新的突破時,我常常想,李老師的課堂為什么總是生機勃勃?為什么她的學生總是能夠盡情展露、無所畏懼、暢所欲言?這時候,李老師總是不遺余力地幫助我,讓我聽她的課,和我促膝交流。我開始思考,我提出的問題是不是不夠開放?教學目標是否不夠明確?教學思路是否不夠清晰?教學形式是否不夠豐富?教學理念是否不夠新穎?雖然李老師說教數學和教語文不一樣,但我覺得教學的理念是相通的,教學的模式是一致的,聽李老師指導時,我總能得到不一樣的收獲,得到不一樣的進步。在李老師的引導下,我了解了“三學課堂”的精髓是“學材再建構、學法三結合、學程重生成”的融合,課堂上學生是主體。于是,我嘗試在課堂上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了,表達更加流暢了,我的課堂也開始有了厚度、活力和溫度。
當我遇到困難去找李老師時,她總是給予我幫助和指導,她的微笑讓我踏實,她的肯定讓我激動,她的鼓勵讓我心安。她就像一個長輩一樣,親切、溫暖、循循善誘。“人總要有一點精神的”,李老師不斷反思、挑戰、創新、奉獻,她是我學習的榜樣。
以“場”引領。助人成長
在啟秀中學的大家庭里,李庾南老師是奶奶級的大家長,是所有學科教師的領頭雁。她說:“一個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有所貢獻,一名教師的價值在于點亮和喚醒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成就學生,也成就自己。”她已經80多歲了,但是她的精氣神、意志力超越了絕大部分教師。我們在她身上讀到的是堅持、奮進、積極……
李老師是我們全校教師學習的楷模,她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幾十年如一日地推行“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成果斐然。她一直堅持手寫教案,隨時在上面圈圈畫畫,教案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思考痕跡。她的備課筆記,隨時隨地可以拿出來做模板;她的數學課堂,每一堂課都可以推出來做示范。
李老師是正氣的代言者,是勤奮的倡導者,是改革的先行者。每周備課組活動時,她都會組織老師抽簽上課,一次也沒有落下。她是全校教師的師傅,參與備課、聽課、評課、磨課,進行全程跟蹤式指導。學校要舉行青年教師說課比賽,李老師專門抽出時間為他們做報告,傳遞新的教學理念,提供新的教學范例,讓每一個人都有所得。她還做了關于師德師風的報告,關于教育教學的各種講座,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少走彎路。李老師對待青年教師,有問必答,不厭其煩,循循善誘,呵護備至。學校里人才輩出,許多青年教師像雨后春筍般脫穎而出,這,都是她的功勞!
李老師也很關心學校老師的生活,她知道,教師生活安定了,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她對學校教師的個人發展規劃特別上心,能夠根據每個老師的特點及所長,對他們進行有價值的指導,制定有目標的規劃,在很多方面為他們創造機會,幫助他們成長。李老師非常注重培養學校教師的內動力、原發力,從內心層面改變他們,提醒他們,讓他們產生勤奮上進的渴望和發展成長的需求。她總是把所有經驗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各學科青年教師,學校教師在她的幫助提醒下、長期引領下,不僅在教學水平上有了長足進步,在理念上也有了不少提升,能夠深入理解“三學課堂”的模式,體驗“自學·議論·引導”的風格,在相互探討、不斷追尋中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處事特色,在各方面迅速成長起來。
“全身心而不功利地去做一件事,鮮花和掌聲自然來。”李老師就是這樣,不帶任何功利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所以,她贏得無數的鮮花和掌聲;“當教育喚醒了學生的自尊和自信時,這才是教育的成功。”李老師就是這樣對學生傾注所有的心血,她是所有學生心中最愛的“李奶奶”。
回顧與李老師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感觸頗深,她的話語時時感動我,她的做法時時警醒我,讓我明晰教育教學是終身大事,來不得半點馬虎,要不得半點敷衍。如今,我的班主任工作如魚得水,教學工作游刃有余。我參加全國指導課比賽獲得全國特等獎,被評為南通市學科帶頭人,和徒弟獲評南通市“青藍工程”優秀師徒……路在腳下,我一直奮進著、努力著。謹遵李老師殷切的囑托,沐著李老師精神的養分,攜著李老師溫情的鼓勵,我不覺加快了腳步,前方陽光明媚,一切安然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