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作威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制冷系統在食品、化工、制冷、制藥等行業的廣泛應用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當前,人們主要在制冷和制冰方面應用壓縮式制冷裝置。由于其應用越來越多,一些問題也就隨之出現。所以,在當下,對氨制冷壓力容器的維護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基于此,本文簡單介紹了一些氨制冷壓力容器一般缺陷的檢測問題。
關鍵詞:常見問題 檢驗處理 綜合檢測
一、氨制冷壓力容器的一些常見問題
1.1厚度變得更薄和易腐蝕
立體式冷凝器、氨油分離器、集油器和貯氨器長期以來一直暴露于潮濕的空氣、鹽水、氨和其他介質中,這樣會導致容器變得更薄,特別是,立體冷凝器立管內壁的水側最容易受到腐蝕,在使用3年或4年后,一些原始厚度已從3mm減小到小于1mm。另外,要留意到立體冷凝器最容易腐蝕和泄漏的地方是列管頂端的焊接部位。
1.2局部變形或開裂
受到材料強度、腐蝕的影響,其容器主體和接口很容易出現變形。通常,焊接的管道和管道的彎頭容易出現裂紋,制成材質是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但除此之外,部分變形和焊接問題也會引發此類問題。內部的焊接缺陷通常是由制造過程中的問題引起的。除此之外,如果沒能按時檢測安全附件,或者其所用材料不能和氨相容,也很容易出現問題。
二、氨制冷壓力容器存在的檢驗問題
2.1設備的技術落后,管理不嚴格
在我國,冷庫的使用高峰始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但是這一時期生產制造的壓力容器大多都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效率低和分類帳運行不清,除此之外,因為技術落后,其保溫隔熱層在工作時很容易老化。
2.2某些設計未標準化,存在安全隱患
我國許多氨制冷系統都是未經許可設計和安裝的。很多制造商未經相關質量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安裝監督和質量檢測,并且缺少專用設備安全技術文件,如質量證明書和相關設計圖紙。由于銘牌掉落、材料不清,雖然許多氨制冷壓力容器長期使用后質量不合格,但并沒有經過監督管理部門的注冊和定期檢測,甚至有些用戶購買外國企業的廢舊設備,相關人員沒有從業資格就安排工作,管理人員在這方面的相關知識匱乏、安全意識不足。
三、對氨制冷壓力容器的檢驗處理
3.1處理原始出廠數據不足的問題
對于具有相應制造資格單位和完備的出廠交貨材料的壓力容器,當前常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是宏觀檢測、壁厚測量和表面無損檢測。如果發現可疑部件,則將一定比例的超聲波檢測添加到檢測項。對沒有出廠資料的壓力容器,第一步是查明其制造單位是否有制造資格,如果沒有,則直接將容器報廢。對于沒有出廠數據但可以確定它們的制造單位有制造資格的容器,需要對其進行經常性的檢測,但第一次檢測顯得尤為重要,在第一次檢測時必須全面檢測其焊接結構,以做到心中有數。進行檢測時,對外側的檢測更為簡便,大部分問題都是因焊接過程出現問題而產生的咬邊。相比較而言,容器內表面的缺陷更危險,例如未完全焊透或焊接接頭不符合規范。在檢測氨制冷壓力容器時,重要的是檢測焊縫內部超過1/5的表面缺陷,并對焊接內部進行X射線探傷檢測。借助X射線,能夠發現裂紋和線性缺陷并確定焊接接頭的型號。必須引起關注的是,使用X射線檢測時,液面必須保持在穿透感光膜的輻射線以下。
3.2氨液成分分析及應力腐蝕的處理
應力腐蝕是腐蝕介質和拉伸應力共同造成的一種損壞形式。壓力容器的腐蝕和破裂是應力腐蝕,因為壓力容器必須具有較大的拉伸應力,它的結構通常有不同的應力集中處,這是常見且不能避免的。當前,在貯存液氨時,通常采用由碳鋼制成的容器。液氨當然會腐蝕鋼材,但是在理論上,其腐蝕程度是很輕微的。可是在給液氨儲罐進行填充和維修時,空氣很容易進入儲罐,進而與液氨產生反應,這樣一來,就會加劇對鋼的腐蝕。但是在制作液氨球罐時,對鋼材的選用一定要注意,并不是一味的追求高強度。相關數據表明,如果鋼的強度過高,應力腐蝕就會過于嚴重,就更容易導致開裂。除此之外,液氨中氧氣的含量也與應力腐蝕的強度成正比。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減輕應力腐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焊接過程中必須盡可能消除殘余應力;對冷壓封頭進行熱處理;工作溫度要保持在較低水平。
3.3關于氨制冷系統壓力容器及長期使用需做耐壓試驗的處理
對于使用了很長時間的氨制冷系統的壓力容器,如果已經使用了15年以上,并且檢測員對氨制冷壓力容器的安全性有疑問,則應阻止氨氣排放,以便進行全面檢測和壓力測試。氨制冷壓力容器最難檢測的是導出容器的液氨,然后進行水壓試驗。因為如果在水壓試驗后不能及時清除容器內多余的水,就會使其腐蝕更加嚴重,從而產生新的隱患。因此,對容器內的水量要控制得當。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一工作,嘗試使用壓縮空氣吹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顯著減少容器內的殘留水分并確保容器的使用安全。
四、結束語
在進行無損檢測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根據無損檢測的目的正確選擇無損檢測的時間,這有助于及早發現設備缺陷。但是方法不是萬能的,不同的無損檢測方法所使用的范圍是不同的。所以,為了提高測試的效率和質量,有必要根據不同的條件來預測缺陷的可能類型、形狀、位置和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應正確選擇無損檢測方法。又因為每種測試方法都有優點和缺點,所以應使用盡可能多的測試方法,只要同一個檢測的條件允許,就可以進行交叉檢測和驗證,并確保在無損測試中同時進行。另外,結果的質量應在安全的前提下確保測試方法的經濟可行性,并合理應用各種無損測試方法。
參考文獻:
[1]蘇莫寒.基于聲發射技術的齒輪故障識別[D].沈陽工業大學,2019
[2]蔣永強,張毅,郭云寶.氨制冷裝置壓力管道定期檢驗方案探討[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8
[3]鄭鴻杰.氨制冷系統壓力管道安裝監督檢驗的常見問題及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