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萌萌 栗奇丹
摘要: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而隨著新媒體信息技術的快速經濟發展,大學生可以作為其最為廣泛的使用者,深受其影響,學習教育方式、生活工作方式和人際關系交往方式都發生了一個巨大變化。因此,在新的媒體環境,為學生成長提出創新的影響探索新媒體和思想政治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社會新形勢
1.1拜金主義和盲目進行攀比在大學生中盛行,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教育出現一些偏差。很多大學生都是扭曲的“錢”的價值觀,金錢就是一切,親情,親情和友情等錢不值錢之前,看重物質利益,缺乏野心,以及其他類似的比較,崇洋媚外,追求高的消費,奢侈浪費。
1.2心理發展問題研究越來越突出。當代中國大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是家中唯一的希望,他們進行獨立工作生活能力差,時常以自己為中心,加之學習、就業及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壓力及其他外界影響因素,導致我國大學生社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問題。
1.3缺乏誠信和不講道德問題越來越嚴重。在社會發展環境風險因素和不良風氣的影響下,大學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思想進行政治教育問題。[1]主要表現為:在學習考試方面,徇私舞弊,弄虛作假;在繳納學費方面,惡意拖欠,躲避債務;在日常生活方面,打架斗毆,撒謊逃課。
1.4功利主義。今天,功利主義的思想影響了當代一些大學生的道德價值觀。主要特點:在學校里,很多學生只關注自己的專業知識,但很少注重培養道德素養;在交流,交友的目的是一些大學生對自己的未來進入社會并尋求協助工作;在職業生涯中,很多學生向往的高工資,工作在經濟發達的城市,經濟比較落后,并拒絕在偏遠地區工作。
2.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2.1正面效應
2.1.1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2]新媒體承載著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一方面我們大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利用其查閱學習相關資料,拓展知識面,有利于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另一重要方面為教師工作提供了形式多樣、內容進行豐富的教學活動場景,提高了企業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效率。
2.1.2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為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隨著新媒體的方式和手段越來越多,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區別“呆板,陳舊的”單一說教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思想進行政治教育者可利用網絡教學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種新媒體技術工具,增強學生思想文化政治發展教育的效果。[3]
2.2負面效應
2.2.1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意識。正如許多暴力,色情垃圾郵件等不良信息存在一個開放的網絡,互聯網,學生污染的靈魂,大學生的薄弱思想政治覺悟。
2.2.2影響我們大學生身心發展健康。由于我國網絡的娛樂性,很多企業缺乏完善自我管理控制工作能力的大學生沉迷網絡,無法自拔,甚至為此荒廢學業,無心學習,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出現這種精神恍惚,反應遲緩,記憶減退,喪失自控能力等精神文化障礙。
2.2.3影響學生的人際關系。由于長期沉迷于虛擬世界,忽視了人際交往的現實,導致一些學生撤回,不喜歡與人交流,甚至是恐懼的人際溝通的。
3.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因此可以引導我們當代中國大學生進行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平時學生學習、生活方式以及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3.1利用新媒體技術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We Chat和微博等新媒體工具及時更新教育材料,使教育內容更加生動,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利用新媒體技術組織學生實時觀看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報道和講座。
3.2在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通過新媒體平臺與學生互動,積極參與針對大學生思想困惑和需求的各種活動,滲透教育內容,充分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作用。[4]
3.3建立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網站,豐富其內容,以提高它的形式,為大學生提供一個互動的平臺。[5]學校各部門則應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建立必要的信息進行監督作用機制,倡導學生健康發展文明上網,營造一種良好網絡經濟環境。
3.4利用新媒體技術,提高大學生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流行與今天的,大家有興趣的方式來緩解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以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思想。
在當代中國,新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教學工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經歷了時代的變革,在改變我們學習生活的同時也改變了教育工作方式。少年強國強,所以我們應該相信信仰共產主義,是順應時代在社會實踐變化教育,清潔的新媒體環境,有效利用新媒體,思想和新媒體的政治教育的發展趨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媒體的有效性,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文化思考,有對人的生命健康和積極的態度。
參考文獻:
[1]許志海.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理論界,2008.
[2]賴雪梅.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傳媒載體研究[D].西南大學,2006.
[3]汪頔.新媒體對“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戰[J].思想教育研究,2010(1):73-76.
[4]王賀.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5):64-67
[5]潘成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設研究[D].西南大學.
徐萌萌 ?1999年4月 ?女 ?沈陽工業大學遼陽分校商貿學院 ?遼寧省遼陽市 ?111000 ?學生 ?本科生
栗奇丹 ?1982年4月 ?女 ?遼寧省沈陽市 ?講師 ?碩士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雜志郵寄的詳細地址 ?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王濱鄉王濱街道 ?徐萌萌 ?18304080272 ?16547819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