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少松 張琴琳
新課程理念下的高校體育課程改革探析*
羅少松 張琴琳
(湘南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基于當前高校體育教學創新意識淡薄、傳統教學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教學設備不足、缺乏教學實踐意識等現狀,文章提出新課程理念下的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策略:更新教學理念和明確改革目標、加強體育宣傳、增設體育課程、創新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互動、改進考核制度、積極開展實踐活動。
新課程理念;高校;體育課程
體育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但是在新課程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還存在教學觀念老套等問題,因此高校應該與時俱進,改進體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體育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首先,體育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高校學生需要學習很多專業課程,這些專業課程大多都是理論課,所以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乏味。而體育課相對來說比較輕松,給學生提供了更多自由時間,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高校開展體育教學也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其次,體育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我們身體當中的各個器官都在活動,所以進行體育活動可以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健康發展[1]。高校開展體育教學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體育精神強調的是團結友愛、公平公正、迎難而上,所以開展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團結一致、尊重他人、不畏艱難的良好品質。此外,高校開展體育教學有利于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我國的教育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開展體育教學就能夠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
很多高校都比較重視專業課程,不是很重視體育課程,所以體育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首先,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體育教師都會抱著應付的心態開展體育教學,有時候甚至完全讓學生自由活動,嚴重阻礙了體育教學的開展[2]。其次,教師沒有對各種體育項目進行深入研究,無法更好地指導學生。此外,教師缺乏創新意識。很多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都一直堅持使用一種教學方式,沒有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久而久之,體育教學就會變得枯燥乏味。
部分教師深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一直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但是這并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要求。第一,部分體育教師一直把自己當做教學的主導者,沒有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給予學生獨立思考以及自主學習的機會,這就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二,部分體育教師沒有正確看待學生之間的差異,也不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導致教學缺乏針對性。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如果教師強行要求所有學生都達到同一個目標的話就會影響到教學效果[3]。比如說,一些學生尤其是男生可能本身就會打籃球,但是女生可能都沒有接觸過籃球,如果對所有的學生要求都一樣的話就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開展個性化教學,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學設備不足,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的開展。很多體育活動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器材和設備才能完成,如果沒有設備或者是設備簡陋的話就無法更好地完成體育活動。例如,學校想要踢足球的話就需要有專門的足球場地和球門,如果沒有足球場地或者是球門的話就沒有辦法踢足球。但是當前部分高校的體育設施比較簡陋,如缺乏專門的籃球場,足球的球門沒有網,這都無法讓教師開展相關的教學內容,也無法讓學生進行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會嚴重影響到體育教學的質量。
高校雖然設置了體育課程,但是缺乏教學實踐意識,沒有積極開展運動活動。通常情況下,高校最多一年舉行一次運動會,有時候還會不按時舉辦或者是不舉辦,這不僅無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也無法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教學的價值[4]。其次,一些高校在舉辦運動會時沒有合理設置獎品,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參與熱情,繼而影響到體育教學的效果。
高校開展體育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所以高校應該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首先,高校應該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積極開展體育教學。其次,高校應該結合國家的教育方針合理制定體育課程改革的目標。高校應該加大對體育教學的投資力度,從而完善體育設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設備。高校應該增強體育課程的實用性,比如說可以增添一些民族體育課程、娛樂體育課程,從而豐富體育課程,提高體育教學質量[5]。此外,體育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體育教師應該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應該對體育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教師還應該對體育項目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促進體育教學的進步。高校也可以對體育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或者安排體育教師外出學習,從而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
高校要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就要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因此應該加強體育宣傳,讓學生了解體育教學的意義和價值。首先,高校可以利用偶像效應進行體育宣傳。很多大學生都會追星,不僅追演員和歌星也追運動員,而且在追星的過程中會購買偶像代言的物品或者是模仿偶像的行為。所以高校就可以利用一些學生喜歡的體育明星進行體育宣傳,如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體育運動員的運動生涯,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繼而讓學生慢慢喜歡上體育運動[6]。其次,高校也可以定期舉辦一些體育知識講座和競賽,讓學生了解體育歷史以及體育運動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此外,高校也可以借助網絡進行體育宣傳,如可以創建一個專門的體育網絡平臺,并定期更新平臺當中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
很多高校不是很重視體育教學,所以設置的體育課程非常少。一般情況下,高校都會在大一和大二設置體育課,在大三和大四就不設置體育課了,這樣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因此,高校應該增設體育課,把體育教學貫徹落實在整個大學教育當中。高??梢栽诖笠恢链笏亩荚O置體育課,為體育教學提供充足的時間,從而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當前主要的體育教學方式就是教師講解、演練,學生被動接受,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會導致體育教學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體育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模式,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首先,體育教師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對情境教學、游戲教學等教學模式進行深入剖析。其次,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開展體育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和學生溝通談心,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按照學生喜歡的方式開展教學。此外,教師應該積極應用新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體育教師在上課時都會讓學生圍著操場跑圈,從而增強學生的耐力。但是這種方式比較無趣,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螺旋跑和蛇形跑都可以有效解決中長跑教學當中的問題,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蛇形跑或者螺旋跑,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作用[7]。教師也可以經常開展一些有趣的體育游戲,如拉網捕魚等,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教師和學生都是體育教學的參與者,如果教師和學生不進行溝通互動的話就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該經常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改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應該做好一個指引者,引導學生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是否喜歡上體育課,并了解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教師還應該多指導學生,讓學生清楚自己的問題,并加以改進。此外,教師還應該多肯定學生。教師需要挖掘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優勢,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在傳統的體育考核中,教師會硬性要求學生達到目標分數,這種考核制度比較片面,無法完全體現出體育教學的價值,因此高校應該改進體育考核的制度,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地考核。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運動能力都不盡相同,教師應該承認并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從多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和考核,如教師可以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態度、運動成績以及身體素質的變化,讓學生從教師的評價當中找到學習的動機,從而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8]。
高校開展體育運動會或者是其他體育實踐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考核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找到體育教學當中的問題,促進體育教學的發展,因此高校應該積極開展實踐活動。比如說,高??梢栽诿磕甏杭竞颓锛镜臅r候舉辦運動會,號召學生積極參與運動會,從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高??梢悦磕昱e辦兩次馬拉松活動,培養學生堅毅的品質。高校還可以每隔一兩個月舉辦一次體育知識競賽,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高校需要合理設置比賽的獎品,多為學生準備一些實用的物品,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此外,高校應該在運動會或者是競賽的過程中分析體育教學中的問題,并根據具體問題改進教學方法,促進體育教學的進步。
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理念都強調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高校應該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并對體育課程進行改革,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育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宮丞飛.探析新課程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6):2-3.
[2]張家銀.新課標理念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問題研究[J]. 科學中國人,2014(20):175-175.
[3]成德木尼.新課程教學理念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研究[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15(4):83-85.
[4]趙生榮.探討新課程理念下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J]. 才智,2014(35):97-97.
[5]劉桂芳.新課程理念下大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探析[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5):80-81.
[6]蔣峰.新課程教學理念下高校體育課程優化分析[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1):146.
[7]周丹.體育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方法創新策略研究建議[J].當代體育科技,2018(21):103.
[8]劉桂芳.新課程理念下大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探析[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5):80-81.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n College PE Curriculum under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LUO Shaosong, etal.
(Xiangnan College, Chenzhou 423000, Hunan, China)
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后續服務模式的構建,課題編號:5。
羅少松(1976—),博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體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