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青
云南省高校體育信息化建設現狀及改進建議*
蘇 青
(昆明理工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信息化已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流,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對社會發展的各方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教育領域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也產生了重大變化。隨著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深入,學校體育融入信息化發展潮流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文章梳理信息化發展歷程,闡明高校體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對云南高校體育信息化建設中的不足進行分析,對云南省體育信息化建設提出思考和建議。
高校;體育;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重塑社會的面貌和發展格局。國家教育部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高度重視”。近年來,高等教育領域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高等學校信息化水平也與日俱增。信息技術已從高校教學管理的輔助手段發展到學校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領域的應用也日益擴大。體育信息化水平已成為衡量高校體育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如今,學校實現體育與信息化同步協調發展已勢在必行。本文從校園信息化建設對現代校園的推動和促進展開,圍繞云南省高校體育信息化發展現狀,旨在通過研究對云南省高校體育信息化水平和高校體育文化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從20世紀40年代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問世到20世紀80年代之前,當時計算機由于造價昂貴、體積的巨大和操作繁冗復雜,僅應用在國防、氣象和科學探索等領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體積逐漸減小,價格逐步降低,操作性也越來越便利,加之軟件發布介質軟盤的出現,到20世紀80年代,個人計算機的使用發生爆炸性增長,被大規模普及應用,第一次信息化浪潮到來。此階段主要特征表現為:以單機應用為主,受這一浪潮的影響,數字化辦公和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取代了純手工處理。
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信息化建設以互聯網大規模商用為標志,迎來了第二次發展浪潮,此階段以網絡化應用為主要特征。通過互聯網,人類信息實現了高曉互通,社會效率大幅提高,數字資源海量增長。
近年來,以物聯網的興起為標志,信息化建設迎來第三次浪潮,開啟了萬物互聯時代。數據的產生也不僅是人,還包括各類傳感器及智能設備。智能應用產品井噴式增長,數據的深度挖掘與融合,幫助人們采用新的視角和新的手段立體式展現事物的發展和演變規律,掌握事物的宏觀聯系和微觀差別,總結和歸納事物發展規律,預測發展狀態,并制定分析多種供選擇的方案,為決策提供最佳選項。
筆者通過對信息化發展歷程的梳理,對比當前我國高校體育信息化發展水平,發現信息技術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雖然在國家信息化發展的各因素帶動下,我國體育信息化建設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我國高校體育信息化規模和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任何時代都必然有與時代特征相匹配的時代主題,隨著我國信息技術水平不斷地發展和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我國高校體育信息化建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印發,標志著我國的信息化建設開始進入全新的階段,信息化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旋律,已經成為引領社會發展創新和經濟轉型驅動的先導力量。高校體育的信息化建設也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每個時代都有符合其時代特點的體育事業,當前,體育事業正處于從工業化向信息化轉型期,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影響高校體育發展的不確定不可測因素明顯增多,亟需新思維、新理論來應對,高校體育信息化發展之路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承載著艱巨的使命。
高校體育信息化貫穿于高校體育教學手段信息化、體育教學過程信息化、體育教學管理信息化和體育第二課堂信息化等全部過程,通過對體育信息化建設可對高校體育全階段實施有效監控,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采取改革措施,幫助學校體育事業沿著健康、正確的軌道前進。
信息技術為人類社會帶來的高效和便利重要標志之一就是辦公信息化。同樣,體育辦公事務的信息化可使相關部門能靈活高效地進行信息加工、處理,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人力物力成本,節省開支,提高體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校園體育信息化頂層設計,提高體育政務大數據支撐保障管理、決策和公共服務能力,實現體育政務信息系統全面整合和信息資源開放共享,提高學校體育治理能力。
現階段信息技術在云南省高校體育領域均已開始信息化建設。根據調查統計,體育信息化建設主要集中于學校體育管理(100%)、政務信息宣傳(84%)及體育教學(64%)等方面,但目前信息技術在云南省高校體育領域的運用還處于互聯網信息處理和計算機辦公方面,也就是在信息化進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發展浪潮期。當前,熱門的信息技術成果如大數據、智能穿戴設備等僅在少數學校實驗中有所應用。
在被調研的單位中,成立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的單位占72%,有84%的單位配備了兼職體育信息化管理人員,無專職管理員和技術保障人員。筆者通過對管理人員走訪調查,能獨自完成單位日常信息化建設、維護和保障工作的僅有32%。
在調查的25個單位中,18個單位已使用無紙化辦公系統,1個單位正在建設,仍有6個單位沒有使用。自主開發系統的單位有12個。自主開發系統主要是運動監督、場館管理、成績管理、體質測試等方面。自主開發系統相互間也存在功能重疊的情況。
信息管理制度包括備份與恢復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流程制度和問題處理制度四個方面。在調查的25個單位中,有12個單位已建立了相關管理制度,僅2個單位的管理制度相對完善,但沒有完全涵蓋信息管理制度的4個方面,單位管理方面僅限于網站管理,對于其他諸多信息管理的內容并沒有涉及。
目前,云南省高校信息化建設工作中普遍存在著重硬件輕軟件、重網絡輕數據、重建設輕應用、重管理輕服務的誤區。由于信息化開展的深度不夠,許多建設中的工作僅停留在“表面”,如對采集數據的挖掘整理。當前云南省高校信息化建設在內容和功能上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服務功能的缺位是云南省高校體育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明顯短板,在已建設的云南省高校體育信息化應用中,鮮有提供在線互動服務和公共服務功能。其主要原因是對高校體育信息化建設認識不足。
高校體育信息化屬于體育學和信息學交叉領域,高校體育信息化建設時間長、范圍廣、過程復雜,必須統籌規劃和科學論證。然而,尚未有云南省高校對體育信息化有全面規劃,沒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標準和規范。對信息化建設一次性投入較多,對后期維護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設管理相關制度普遍不夠完整。
當前,云南省高校體育信息化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配備數量遠不足以滿足現實需求,管理人員多為體育教師兼職,實際日常維護由具有一定信息素養學生完成。加上管理制度不健全,容易導致信息安全事件。同時,云南省高校尚未出現針對體育信息化人員配套的培訓機制和相應的激勵機制,這也導致信息化人員的成長緩慢。
高校體育信息化建設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在此期間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了解相關發展動態,緊隨信息技術發展潮流。通過邀請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進行不定期的相關知識培訓和實地考察提高體育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水平,提高對體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的認識,自覺培養和強化對信息技術的利用能力,及時了解國內外趨勢,不斷提高認識水平。
《“十二五”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的政務信息化建設“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強信息化建設的共享、業務協同和互聯互通”。云南省各高校體育部門應加強交流合作,商討學校體育信息化發展規劃與設計,以實現資源共享為目標,建設資源的重復開發,降低成本,消除信息孤島,提高資源利用率。
梳理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落實責任,強化組織管理,加強風險意識,明確責任要求,注重制度執行效果。同時,要加強對風險的防控能力,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識,吸取經驗教訓,及時排除信息安全隱患,避免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發生。另外,要建立健全目標考核管理機制,制定高校體育信息化建設的量化指標,納入體育工作目標考核范圍。
積極開展多種形式和渠道的體育信息化培訓,針對當前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較為普遍的問題進行培訓,培養體育教師信息化素養,解決短期信息化建設人才缺乏的問題。另外要通過適當的激勵、獎勵機制,為人才快速成長創造良好條件。
[1]顧明遠.學習和解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J].國內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動態,2010 (23): 4-4.
[2]張迪,高鋮,許斌.我國高校體育信息化應用與發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 3(23): 48-48.
[3]孫慶祝,劉逢翔,陳家起,等.我國體育信息化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24(1): 7-12.
[4]尹博.我國體育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5): 611-613.
[5]趙云宏.新時期我國體育信息化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 中國體育科技,2005,4.
[6]劉珍,黃愛峰,曹烴,等.國際 K-12 體育教育信息化的實踐及啟示[J].體育學刊,2019 (1): 17.
[7]翟洪軍.淺析高校公共體育信息化教學管理[J].教育現代化,2019 (19): 63.
[8]胡啟權.高職體育課堂信息化教學現狀及改善措施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 2019 (5): 86.
On the Status Quo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port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Yunnan
SU Q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Yunnan, China)
云南省教育廳面上項目,項目名稱:云南省高校體育信息技術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017ZZX163。
蘇青(1987—),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