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澤良
公共體育理論課慕課教學的評價機制與學分認定研究*
唐澤良
(廣東科技學院公共基礎部,廣東 東莞 523083)
公共體育理論課的慕課教學模式是當前形勢下體育理論課教學的一種良好的創新模式。公共體育理論慕課教學的課程評價,應更多關注學生的參與過程,采用隨堂測試、同伴測評和大數據挖掘等手段,提高評價過程的科學性,以過程監控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為推廣慕課教學形式,開課單位應為校外選課學生提供學分認定證書,為課程推廣奠定技術基礎。
公共體育;理論課;慕課;評價
體育理論課是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當前現實情況來看,公共體育理論課普遍陷入了難以保證正常教學的現實困境。根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精神,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應“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運動實踐教學中注意滲透相關理論知識,并運用多種形式和現代教學手段,安排約10%的理論教學內容(每學期約4學時),擴大體育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這一規定賦予了體育理論課應有的地位,然而,從當前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現狀來看,大部分高校公共體育理論普遍采取選項課或俱樂部教學的模式,學生在選擇專項參與體育課程學習時,體育理論課卻悄然從體育課程中消失了。
慕課(MOOC)是大規模在線開放教育平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簡稱,2008年由加拿大興起后,迅速傳播到全球,當前全世界已有220多個國家加入了慕課的行列[1]。2013年,我國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的多所知名高校也紛紛加入了全球知名的三大慕課教育平臺,這表明慕課已逐步進入了中國高校的視野。與此同時,中國高校也在打造自己的慕課平臺,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與網易公司合作打造的中國大學慕課平臺,目前已有600余所高校加入,共開設了12000多門課程。慕課由于其自身具有的課程容量短小簡練、學習過程互動良好等特點[2],既符合當代社會人們短期快速分割化學習知識的需求,也適應了網絡信息社會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
慕課的快速發展為普通高校公共體育理論課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借助慕課平臺,來進行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理論課的教學,既可以很好地解決體育實踐課與理論課難以協調的問題,同時慕課的短課程的特點,也適應于從紛繁復雜的體育理論知識領域中選擇一個個相對獨立的知識點來進行授課,慕課的運作模式與課程特點都天然地與公共體育理論課教學的需求是相契合的[3]。因此,探索公共體育理論課的慕課教學模式,是當前形勢下體育理論課教學的一種良好的創新模式。
慕課作為一種學習新模式,如何實現學習過程和結果評價,是關系到慕課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公共體育理論課的課程內容設計,以幫助學生解決科學健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所設計的學習內容大多從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出發,相對來說,課程難度不大,課程呈現方式以解疑答惑、指導操作為主。這樣,學生在經過課程學習后,一般而言,在知識掌握上較少出現問題。對公共體育理論課的評價來說,評價過程是一種更純粹的監督手段。
然而,對于學生而言,成績評價直接影響到其對課程的態度和認知,不適應的評價機制,不僅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有可能影響到學生對整個課程體系的接受和評價。在當前高校體育課堂中,對運動技能掌握情況終結性評價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以運動技術動作的掌握情況作為課程考核評價的主要依據,自然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而以關注學生課堂參與過程為主要內容的形成性評價,也逐步在體育課程考核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比重。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在當前的體育課程評價中逐步成為主流[4]。對于公共體育理論慕課教學而言,課程評價更多關注學生的參與過程,雖然部分學校的慕課,如華東師范大學也通過課程考試的方式來進行課程評價,但對于學生學習過程的考察,始終是慕課課程評價的主要方式。
以關注過程為評價主要方向,慕課教學評價則要求對評價的具體內容進一步細化。理論課教學以傳輸理念、掌握知識為主要考察內容,而以學習過程為主要評價對象,則需要我們確定過程評價的具體細節。在公共體育理論課慕課教學運行中,普通高校主要可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察,來確定學生的課程成績。一是通過隨堂測試的方式,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狀態。慕課開發者可以在教學視頻中插入超鏈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邊學習視頻內容,一邊復習鞏固,同時也完成了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態度的考察。慕課開發者也可以將測試置于一堂課結束時進行,讓學生在學習完視頻內容后,進行測驗,系統應自動記錄測驗結果,以備評定成績時使用。二是采用同伴測評的方式,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互動,又很好地記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生在課后討論中,可通過課程設置的討論后的互評等形式,鼓勵學生對參與討論的其他學習者進行評價,以幫助系統掌握學生的學習過程。三是利用大數據挖掘和云端數據傳送功能,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細節進行記錄捕捉,并將相關數據傳送至云端,并進行數據挖掘分析,判斷學生的學習態度。此外,公共體育理論課慕課教學還可以采用結業考試的方式,通過終結性評價來彌補關注過程的形成性評價的不足,以達到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完整評價。
評價作為促進學習效果的手段,并非學習過程的目的[5]。在公共體育理論課慕課的開課過程中,高校為確保學生理論課的學習覆蓋率,對學生參與慕課學習作出了強制性要求。與一般慕課學習者基于興趣主動學習課程不同,公共體育理論慕課需要更多的過程監控,來幫助學習者提高學習積極性,因而在公共體育理論課慕課的評價中,應當更充分地發揮評價的激勵價值,通過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慕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其學習效果。
對于幕課學習者而言,學分認定的公正和客觀性問題是一大難題。慕課學習者完成學習課程后,可取得相應的結業證書,這種證書一般為慕課機構頒發的課程證明,對于公共體育理論課學習者而言,這種課程證明的價值便在于其可以替換成學生體育課程中理論課學習部分的學業成績。因此對于公共體育理論課而言,慕課機構提供的課程證明(或其他相關證明文件)并不重要,慕課機構可以與相關高校合作,直接將學生學習公共體育理論慕課課程的相關數據發送給高校,由高校直接依據課程數據給出學生成績。
當前我國公共體育理論課慕課教學開展較早的華東師范大學,其學分認證的形式就是多樣化的。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所開發的公共體育理論課慕課,作為全國較有影響力的體育理論慕課,其學習者仍以本校學生為主體,對于這一部分學習者而言,慕課只是學生體育理論課在線學習的一種形式,在學分認定上,也不需要慕課機構或開課高校為學生提供學分認定證書。而對于參與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慕課課程的其他社會人士(或其他高校學生),華東師范大學與愛課程網均能為通過課程考核的學習者提供相應的學分認定證書。事實上,根據本研究的設計,若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慕課教學模式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廣,華東師范大學可以成為國內多所沒有自主開發慕課課程的高校的合作伙伴,通過慕課平臺為這些高校學生提供慕課課程資源支持,并通過數據分析整理,為這些高校直接提供參與課程學生的學習數據。
從操作層面來看,我國無論以何種形式推廣公共體育理論課慕課教學,在學分認定上均能很好地解決普通慕課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公共體育理論課組織形式上的設計,已為各高校回避了慕課學分認定的困境,因此,這也為我國在普通高校大力推行公共體育理論課慕課教學掃清了障礙,為公共體育理論慕課的興盛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1][英]斯蒂芬.哈格德.慕課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5).
[2]陳肖庚,等.MOOC的發展歷程與主要特征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3(11).
[3]蔣宏宇,李理.慕課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理論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8(4):86-87.
[4]斯華琴.對我省高校公共體育理論課教學的調查與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5]王麗娟.上海市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程現狀的調查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9).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Credit Recognition for the MOOC Teaching of Public PE Theory Course
TANG Zeliang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ngguan 523083, Guangdong, China)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成果(項目編號:XJK015QTW001)。
唐澤良(1955-),學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