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文峰
大學體育課程“三度”建設困境與路徑研究*
代文峰
(三亞學院 體育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圍繞“三度”課程建設教學要求,對三亞學院大學體育課程“三度”建設的困境和路徑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三亞學院大學體育教學文件制定不科學,師資力量薄弱、結構不合理,場地、器材不能滿足教學需要,評價體系單一、內容統一,學生學習動機不高。認為要通過科學制定教學文件,引進高層次人才、充實師資,場地、器材使用時間、區域規劃合理且維護專業日常化,完善考核方式、因項因人制定不同的考核內容和標準,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等途徑推進大學體育課程“三度”建設。
大學體育;課程;“三度”建設;困境;路徑
近年來國務院先后發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2]中都提出,將體育科目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2020年1月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3]中的《強基計劃招生程序及管理要求》又將體育測試結果作為錄取的重要參考。體育科目不管是作為人才選拔的重要考核內容,還是作為銜接、延續大、中、小學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主要手段,都應盡早納入《三亞學院課程“三度”建設指導性意見》[4]建設計劃中來。三亞學院2018年在7個學院試點先行“三度”建設,到2020年要完成全校80%的專業課程,大學體育課程未在“三度”建設先行之列,說明其課程建設面臨很多現實問題亟待解決。
三亞學院在課程“三度”建設前就對教師教學文件的制定、攜帶等管理工作非常重視。教師在課前必須準備并被相關責任人審核的教學文件: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案。“三度”建設提上日程后,所有課程必須對標“三度”要求,制定符合國際規范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以綱要的形式,總體上對教學所能達到的效果或者標準進行設計和實施的指導性、綱領性文件[5]。大學體育教學大綱在制定的過程中,過分注重形式,嚴重忽略了課程性質和學校體育大、中、小學銜接過渡的階段性特點,教學內容、學時分配、考核方式等都無法滿足“三度”要求。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決定著其教學能力,主要體現在教案編寫和教學實踐中。目前,大學體育教學場地器材有限、學生班級人數異常,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未對教材做適應性調整,以致教學設計形式化、教條化嚴重。
根據師資結構的內涵和外部特征,結合國內外研究基礎,將師資的評定分為3個一級指標: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活力指標,11個二級指標:師生比、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男女比例等,還有大師級人才比例等21個三級指標[6]。三亞學院2018/ 2019學年秋學期,大學體育學生選課人數10614人,擔任該課程教師人數30人,生師比354:1,明顯高于普通高校公共體育300:1的生師比。全部教師中博士學歷1人、研究生學歷12人、本科學歷27人、副教授6人、50歲以上2人、30-50歲29人、30歲以下1人、男女比例為1:3。對應一級評價指標其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師資力量薄弱,對應二級評價指標,其師生比偏大,學歷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等不合理。
場地、器材的數量、質量、環境等是高校開展學校體育活動的基礎,也是進行常規大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保障。教學設施、器材是高校開展學校體育教學和訓練等工作的前提,其優劣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并關系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7]。三亞學院大學體育教學場地主要集中在風雨球場和游泳池(2個),風雨球場內有籃球場5片、羽毛球場3片、排球場4片,各場地間沒有任何分隔和防護設施。大學體育和體育學院專業課程共同使用這些教學場地。由于多個不同項目的俱樂部及學院專業課程同時在一個區域開展教學活動,教學秩序和效果無疑會受到嚴重影響,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再者,教學使用的場地、設施也不能提供專業的日常維護和安全監管,器材更換、購買滯后等問題已經影響到大學體育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亞學院大學體育課程考核以考試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考核內容和成績分為三個部分:平時表現情況30%、心肺功能測試35%、技能考核35%。其中前兩部分測試內容和考核標準,所有項目的俱樂部都一樣,高度統一。這種傳統的大學體育考核方式有較大的片面性,由于學生的生理機能、素質、技術水平都不同,卻用統一的標準實施評價,會使部分學生因課程必修,把大學體育課當成一種負擔。課程考核與評定結果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參與鍛煉的積極性[8]。
行為動機處于外部動機到內部動機的連續內化發展過程[9],這種理論也同樣影響教育實踐活動。在對學生進行調查時,把問卷設計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外部動機是指學生由學習以外的榮譽、肯定、課程性質、教師、上課時間、場地、器材等引發的驅動力。內部動機是指學生好奇的求知欲、求成欲、團結合作等對教學本身感興趣的內驅力。通過對2018/2019春學期大一、大二男女各200名學生進行大學體育學習動機調查,外部動機得分62.36(百分),內部動機得分65.58,男性內、外部動機平均為50.12、45.26,女性內、外部動機平均為49.25、48.37。從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學習的內、外部動機不高,男、女生學習動機水平差異不大。
教學大綱是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教案的編寫從一方面反映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所以不論是從頂層設計還是具體操作層面,教學文件的制定都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實踐。在學校教育所有可控的變量中,教師是造成學生學習結果最大差異的來源。[10]三亞學院大學體育教學大綱、計劃、教案的修訂和編寫,除了要凸顯課程的“飽和度、深度、緊張度”,還要結合學情與教學條件,更要遵循技能學習的一般規律,科學合理制定教學文件。
當前,高校的競爭已演變為人才的爭奪,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不但能優化師資加快專業建設,而且能提升其教研水平和競爭力。高校的首要任務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應根據學科發展和課程需求,側重教、研不同能力進行人才引進。大學體育教師的引進,除了要注重學歷、職稱等基礎的科研水平,更應注重其教學能力。三亞學院應該根據大學體育開設常規方向課程和國家極力推廣的方向課程的需求,結合當前師資結構,并利用民辦高校招聘制度的優勢,制定出高效合理的人才引進制度。
體育場地、器材作為開展學校體育的物質保障,在教學、訓練和課余鍛煉中長期、密集使用,對其使用時間、區域的規劃和日常維護有更高要求。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的修建從規劃到使用是一個長期過程,短期內無法解決場館設施不能滿足大學體育教學要求的問題。在現有體育場地資源的條件下,調整使用時間,合理規劃利用的區域,提供專業的日常維護,及時購買、更換運動器材,使大學體育教學秩序和教學效果得以保證。
大學體育課程考核應將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合理結合起來,在采用過程評價時注意處理好班級學生數量多、課時量相對較少的問題,使考核評價方式更為科學。考核內容和標準的制定時,應該根據不同的項目和學生差異性的特征,不僅要注重一定的運動技能,還更應注重對健康的促進作用和學生的參與程度。
依據動機的驅動力來源,可以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學生學習動機的提高也要有針對性的區別實施。大學體育課程可以從增加趣味性較高的項目、增強原有項目的趣味性等利用學生好奇心,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提高自我效能獲得成功體驗,運用獎勵、競爭、評價等強化手段,采用過程性評價等形式及時反饋學習成果四個方面來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學生學習外部動機的提高可以通過教學設施條件的完善、考核方式和標準的改變、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增強學生對運動認知和理解的水平等方式來實現。
為了提升大學體育課程教學質量,課程實施“三度”建設,是落實國家對高校教學改革工作的必然選擇。大學體育課程“三度”建設,需要教師專心投入、學生積極參與、學校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及制度保障等多方共同努力,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才能顯現。大學體育課程學情特殊,怎樣處理學生數量多和體、技能差異大與課程的“飽和度、深度、緊張度”具體要求的矛盾,是課程“三度”建設中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未來研究方向。
[1]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12-10/29/content_2252887.htm,2012-10-22.
[2]國務院辦公廳.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EB/OL].www.gov.cn/zhengce/2019-07/08/content_5407361.htm,2019-07-08.
[3]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moe_776/s3258/202001/t20200115_415589.html,2020-01-14.
[4]三亞學院.三亞學院課程“三度”建設指導性意見[Z].2018-10-23.
[5]陳建孝,潘洪軍.教學計劃構建的理論框架和評價體系[J].現代教育科學高校研究,2006(5):44-45.
[6]李平,吳慶文.一流大學師資隊伍建設的著力點-我國34所“985工程”高校的實證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0,10(1):8-9.
[7]張云龍.黑龍江省普通高校籃球教學現狀調查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3.
[8]劉永磊.河南省本科院校公共體育籃球選項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3.
[9]DECI E,RYAN R M.Facilitating optimal 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cross life’s domains[J].Canadian Psychology,2008,49(1):14-23.
[10]約翰.哈蒂 著,金英蓮,裴新寧.可見的學習(教師版):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習[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23.
Study on the Dilemma and Path of "Three Degrees" Construction in College PE Course
DAI Wenfeng
(Sanya College, Sanya 572022, Hainan, China)
三亞學院2019年度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教學專項研究項目:體育學院課程“三度”建設研究(syxyylbkkc02-10)階段性成果。
代文峰(1981—),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體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