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硯茹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密云分校,北京 101500)
對于學生而言,只有自己身體健康才能順利進行學業學習;對于新時代體育工作者而言,在如今的環境中怎樣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滿足學生潛在的合理健身需求,以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使學生擔負起青年一代的使命,成為新時代的復合型人才,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新時代的今天,我國學校體育仍然存在著“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學習了體育課卻一項運動也未掌握;喜歡體育活動卻不喜歡體育課”三大問題[1]。高職體育教學雖然是我國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也不斷地在體育教學上進行研究和改革,但所取得成效不顯著,很多問題仍然存在。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密云分校為例,體育教學模式雖然一改再改,但是由于運動場地條件以及教學內容的局限性,體育教學所面臨的困境尤為突出。根據文獻調查發現,部分高職院校課程更傾向于中學教學,在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和困難。
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較晚(1980 年開始),一直以來都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高職的公共體育課程未能根據自身的特點在課程設置上進行有效的改革,也尚未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高職公共體育課程設置模式[2]。體育工作在不少職業院校內往往流于形式,存在的問題十分突出[3]。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職體育教學的發展,影響了高職體育目標的實現。高職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密云分校為例,目前體育課程的教學不被重視,教師和學生對體育課的認知不夠。越來越多的人雖然開始注意體型和健康,但對體育課的了解僅僅局限于田徑運動。該校曾經有過項目教學,但也認為教學的意義不大,沒有從專業課的角度對待,忽視體育課程。隨著學生體質的下降,學生對傳統體育課程本能的情緒中帶有些許抵制[4]。
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密云分校為例,該校由于場地限制,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回歸到傳統模式教學,教學內容也比較單一,很多高職學生對這樣的課程缺乏興趣,雖然喜歡體育活動但卻不喜歡體育課。學生體育知識的匱乏,導致無法有效進行體育鍛煉,形成不了運動習慣。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受到打擊。學校沒有著力于發掘適合學生終生體育的教學,培養意識淡泊,體育教學表面化現象嚴重。
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師資力量的不足,主要體現在體育師資缺少投入力度、師資人數不足、師資教學水平沒有提高、在職教師繼續教育機會有限以及所接受的培訓內容陳舊。體育教師的特殊性在于教學環境的艱苦,造成體育教師短缺的局面。學校體育教師無法進行定期的教學培訓和教學交流,導致教師的教學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另外,高校對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教育管理較松,對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師資的學術水平所發揮的作用有限。而在本校所接受的培訓和交流,易出現內容不符和陳舊的情況。高職體育教師因自身學科不受重視,以致自己在教學中也比較懈怠,缺乏教學熱情,在體育教學研究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少,使高職體育師資隊伍整體素質與實際中的教學需求無法匹配[5]。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知識技能不斷更新,競爭更為激烈,教學質量乃是學校教育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以?質取勝”,是使學校制勝的關鍵[6]。結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密云分校實際情況,只有著力于改變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做出突破傳統體育課堂的有益嘗試,才能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培養學生體育學科素養,必須依托于結構化的教學,只有創設復雜情境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校開發適合高職院校體育實際教學的“KDL 體育與健康課程”。“KDL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基于中國《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的理論研究,圍繞“Know it,Do it,Love it”,中文即“知之、行之、樂之”的核心理念(即學習和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與技能know it;運用所學結構化知識及技能去解決復雜問題do it;培養運動愛好和習慣并終身受益love it),以趣味性、多樣性、應用性、綜合性、拓展性和有效性為主要特點,把國家課程標準的最新精神和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KDL 體育與健康課程”目前在中小學課程中均有應用,并獲得一線教師好評,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此課程形式多樣,也鼓勵教師開發適合自身教學的體育課程。高職體育教師可以在此課程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教學環境和條件,開發屬于自己的課程,進行創造性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KDL 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是由不同的若干主題單元組成,教師理應結構化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在不同體育項目的時間安排上和階段性安排上有自己的考量,以一定的、適宜的運動負荷,多樣化的體能練習,用競賽為主的結構化的運動知識與技能學習,在較為復雜情境中培養學生運動能力、健康意識行為和體育品德。
教師要改變現有評價方式,與階段性的、不同單元的內容結合起來,多元化的對學生進行評價,有效地改變傳統的單純以運動項目的定量成績來評價的方式,使教學評價更具科學性、邏輯性和系統性。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新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本身旨在為高職院校培養具有強健的體魄、健康的身心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力的學生,使之勝任未來的職業。學校要查找高職體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不斷開發適合高職學校校情的體育課程,做出適當調整,切實改善高職體育教學現狀,有效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發揮好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支撐作用,為體育強國建設貢獻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