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偉 袁 晴
(牡丹江師范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中國偉大社會主義事業的奮斗不能僅憑理想、境界,“健壯的體魄”也同樣重要。黨和國家把全面健身提到國家戰略層次上,標志著黨和國家對于國民健康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社會主義建設要集全國全民之力共同建設。社會主義背景下的國民健康不僅反映在體質的健康上,更多的是在精神、意識、思想以及生活方式的健康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需要大學生這股“新鮮血液”的注入。當前我國眾多高校的大學生之中普遍存在肥胖率增加、近視率上升、生活方式不健康、心理不健康等不良現象。休閑體育作為學生接觸體育的另一途徑,以其獨有的特性,悄然改變著學生的生活方式,在提高大學生身心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及樹立健康生活方式意識上有著重要的指引作用。
由于學科門類的不同,健康生活方式在不同的學科門類中就有著不同的含義。社會學認為健康生活方式,即人們在自身因素影響下如經濟狀況、年齡、性別等而選擇的與健康相關的生活方式。護理學則認為人際交流、娛樂運動、飲食睡眠、工作學習都屬于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即人們日常的生活方式都是健康生活方式。從健康生活方式的行為層面來看,Aidens 認為健康生活方式是人們自主選擇對健康有影響的一切行為,同時也包含損害健康的行為。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書伯將健康生活方式定義為個體生活在多種人口學特征因素影響下所采取的與健康相關的行為集合模式。狹義的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人類以提高身體健康和延長壽命為目的而選擇的生活方式。廣義的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人們由于受社會條件制約和不同價值觀指引而形成的以滿足自身需要為目的的生活方式。
綜上所述,健康生活方式即是指人們在自身因素約束下而自主選擇的以提高身體健康、滿足個人需要為目的生活方式,不僅包括身體上的健康,同時也包含著思想、行為、價值觀上的健康。
合理作息時間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現形式。科學研究表明每天睡眠8 小時是合理健康的作息時間。而當前我國大學生的睡眠時間呈現兩種極端現象,遠低于8 小時或遠高于8 小時,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學生都已將熬夜變成了自身的一種習慣,生理作息時間完全顛倒。一方面原因是大學生的學習壓力較輕,自制力差,各種APP 吸引力大、趣味性強,再加上影視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學生常常因劇情的吸引而沉迷其中無法自拔,熬夜追劇已經成為了學生生活的常態,再加上學校課程的安排,早上還要早起,充足的睡眠時間自然無法保證。另一方面原因是現代網絡文化的多樣性、內容的全面化很容易使大學生對網絡產生依賴性,有的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就會選擇在虛擬世界里尋找慰藉、發泄不滿,對網絡的依賴性與日俱增,傾向于花費更多的時間在虛擬世界里,不僅對學業造成一定影響,對個人身體健康也極為不利。休閑體育對于保證人體的充足睡眠時間有積極作用,它的運動強度相對較小,多屬于有氧運動,在運動參與的過程中,各神經系統是處于高度活躍狀態下的,因此在運動后很容易引起神經疲勞,導致大腦皮層的活躍性降低,疲憊感隨之而來,敦促學生從有聲有色的劇情中“走”出來,早早入睡,緩解機體疲勞。而集體性項目的休閑體育運動則為學生的不良情緒提供了傾訴的平臺,提高了學生之間語言交流的頻率。學生通過運動實踐獲得技能的求知感,通過互相交流,得到群體歸屬的崇高感,關懷溝通的信任感,得到真實的精神慰藉,逐漸擺脫虛擬網絡世界對學生的束縛。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不斷上升,物質需求不斷得到滿足,飲食方式也在不斷地轉變。對于學校而言,傳統的食堂飲食生活方式被打破,快餐外賣食品開始涌上學生的餐桌,影響學生的健康??觳褪称反蠖紝儆谟驼愂称?,都含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劑,且糖、鹽、熱量、脂肪含量較高,長期食用的話會造成人體營養成分的不均衡,熱量過剩,最終導致肥胖和營養不良,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如今的高校學生生活,也出現了類似職場生活方式的“快節奏”飲食方式,即餐食依靠外賣的生活方式。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吃到一日三餐,而外賣食品的衛生問題始終飽受質疑。由于慵懶的原因,學生依靠外賣解決個人的一日三餐便成為了唯一選擇,為自身的身體健康埋下了安全隱患。時間長了,快餐外賣食品會逐漸轉變為學生飲食的主要方式,形成一種飲食定律。休閑體育對于學生健康飲食方式的養成有積極作用。學生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身體上的健康。人體活動所必需的重要能源物質主要依靠一日三餐的飲食獲得,飲食健康有利于進一步深化健康生活方式的內涵。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有助于樹立飲食健康的觀念,自覺產生對垃圾食品的抵觸情緒,幫助學生自覺走進食堂。休閑體育運動的真諦,可以培養學生健康飲食觀念意識,深化學生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認識。
身心健康發展作為健康生活方式的靈魂,不僅對個體的生存和發展有著標志性作用,對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構建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身心不健康就談不上個體的健康,更談不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當代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薄弱,營養過?,F象嚴重,大學生的肥胖比例正在迅猛增加,嚴重影響了身體的健康。社會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造就了形形色色的文化產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休閑體育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促使身體各器官和功能處于不斷的運動狀態,降低了各器官機能退化的風險,加速機體疲勞的消除,使人體得到“積極性”休息。休閑體育運動對于血液運動氧氣的能力也有很高的促進作用,加大血液中氧氣的含量,為人體運動提供充沛的保障,通過組織豐富多彩感染力強的體育活動,改善了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度,提高工作能力。休閑體育運動能夠促進體內“快樂素”的分泌,如內啡肽、LHD-2 等,對于振奮精神、調節情緒有積極作用。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人體在神經超負荷緊張時,必須通過有效的途徑釋放壓力進行緩解。休閑體育運動正是作為人體緊張情緒發泄的有效載體,通過一定強度和形式的運動,將不良情緒輸送到體外,使人感到舒暢,激發積極創造思維,抵抗抑郁、困惑、迷茫的消極心緒。學生通過休閑體育運動,還可以提高對自身能力的認同感,對自我價值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增強心理調整能力,培養更為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減輕個人的社會異化感。休閑體育是一種對心理健康具有積極作用的活動,學生通過運動參與,使身體本身與人的心情愉悅相互協調,產生愉悅的心情,緩解人們的心理疲勞和精神壓力。
體育運動具有促進人體生理健康的功能,而休閑體育作為體育運動的另一表現形式,同樣也具有促進人體生理健康的功能。世間萬物并不是保持永恒靜止的,而是處于不斷的運動過程中,人體各器官系統同樣也是如此。法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的“用進廢退”說明了用則強,廢則退的道理。體育運動可以加快腦部的血液循環,伴隨著腦部血液循環的加快,腦部的供氧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增強腦部神經細胞的工作能力,并增強生命中各器官的機能, 提高各系統的耐受能力, 使人擁有健康體魄。休閑體育運動具有刺激和加強免疫系統的功能,屬于有氧運動,經常進行休閑體育活動可以減少體內血清膽固醇和三甘油脂,增加血液高濃度脂質,有助于防止和控制高血壓,促進心血管活力,保證機體的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到人的生存和發展,也是個體融入現代社會的基礎。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大學生要面對各種無形的壓力,緊張情緒始終縈繞在學生周圍。休閑體育運動對于釋放學生心理壓力、緩解不良情緒、消除焦慮和抑郁都有積極的作用。體育運動以促進人的健康為主要目的,休閑體育同樣也是以健康為主要目的的體育活動。首先,休閑體育通過激發學生的運動參與熱情,在運動的氛圍中渲染學生之間的情感,增進交流,有利于學生不良情緒的傾訴和宣泄,緩解學生內心壓力,更進一步增進他們之間的友誼。其次,休閑體育運動是在建立學生對休閑體育的心理認知上,由起初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逐步探索到休閑體育運動的真諦,即增強體質,促進健康,轉變學生的心理認知方式,完善心理認知流程。最后,休閑體育打破了傳統的競技表現方式,以游戲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更愿意將休閑體育視為“玩”的一種形式,也更愿意參與到其中,通過“玩”的形式幫助學生緩解面對各種壓力而引起的焦慮,預防學生因焦慮過渡而引起的抑郁情緒,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任何運動都貴在堅持,大學生堅持休閑體育運動不僅是有助于強身健體,心理健康發展,在堅持過程中所形成的凝聚力、積極昂揚、奮發向上的積極心態對于消除消極心理,建立充滿正能量的自信心也有積極的幫助。
大學不是個人的小生活圈,而是集體生活的大家庭,類似于現代社會的縮影,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協作溝通才能把這個“小社會”建設的更好。當前大學生大都屬于獨生子女,從小在溫室的環境中長大,給人的感覺總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唯我獨尊,更愿意生活在個人的小圈子里,不愿意去與他人主動交流,更不懂得去體諒寬容他人。體育休閑運動大多是團隊合作項目,為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搭建了便捷的平臺,語言的交流有消除隔閡,增進感情的作用,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項目依靠一己之力是難以完成的,需要兩人甚至多人的協作來共同完成,學生協作的平臺也就應運而生了。休閑體育運動通過其獨特的組織形式和教育方式,不僅使學生身心舒展,還加強了學生的協作溝通能力,積極引導學生從自我的小圈子中走出來,走進集體、社會這個大家庭,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集體、社會適應能力,鍛煉了學生的社會生活能力。休閑體育運動不像競技體育運動那樣有著明確的動作模式,積極鼓勵進行個性化的創造,通過成員的認同程度來檢驗學生的個人創造成果,對學生的創造力也是一種鍛煉,為學生融入社會生活創造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必然引起生活方式的轉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們亙古不變的目標。休閑體育作為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表現形式,對于學生不僅是身理和心理上的積極影響,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健康行為意識的養成上有著重要作用。身心健康發展是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靈魂,集體性休閑運動項目為學生的交流、身體鍛煉提供了便捷平臺,有助于不良情緒的傾訴,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而個體性休閑運動項目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增強社會的適應性,不僅為學生步入社會后適應社會生活方式提前打下基礎,也有助于將個人健康生活方式帶到社會生活中,促進全民健康戰略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