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璐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體育教育教學領域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了適應教育改革的進度和步伐,高校體育教學要加大對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視與利用,創新相關教學模式手法,加快課程信息化改革進程,探索新的與之對應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以期培養更多的體育復合型人才,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本文以此為視角,分析了現代教育技術的內涵,闡述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性,提出了現代教育技術在運用中遇到的現狀與瓶頸,最后對現代教育技術與體育教學改革融合策略展開了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高校;體育教學;融合
現代網絡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讓一切再也無處遁形,一方面為高校教育教學工作創造了新的契機,另一方面在體育教學當中亦掀起了波瀾。在巨大的考驗和變革面前,只有將現代教育技術與體育教學工作緊密銜接,才會推動高校體育教育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的特殊性,高校體育在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必須要依賴于現代教育技術,通過運用現代教育理論,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發揮其強大的教學輔助功能及核心價值,這樣才會有助于把握素質教育改革的方向,有效解決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存在的問題。
一、 現代教育技術簡述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促動,現代教育技術應運而生。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涵蓋了多種教育領域,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媒體教學法成為了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常態,形成了設計、開發、應用為一體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體育教學刻上了電子化的標記。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認知規律,實現教育效率效果最大化。通過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為學生開發并呈現完善的組織形式以及學習資源,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探究學習方法促進學生掌握相關知識,促進其綜合能力的發展。這不僅是學校現代化教育和管理的重要途徑,亦是優化教育教學結構以及教育教學評價的有利舉措,更是教學合理配置優化的必然保障。
二、 高校體育教學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必要性
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利用現代教育理論及技術,能夠整合和優化優質資源,讓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實戰感和主動性,增強教學活動的效果和效率。其次,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促進課程建設的力度,可以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要,逐漸成為了體育教育質量提升的依托途徑。現如今在我國高等體育教育改革進程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已經深入人心,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經驗和成果,為實現課堂形式的多樣化提供了保障性支持。此外,通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該可以優化配置知識結構,健全人力資源制度,提高教師的視野和知識修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和綜合實力的提升,確保體育教育現代化可持續發展。
三、 體育教學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現狀研究
1.設備資源的不足
部分高校體育網絡課程資源的建設滯后,缺乏對硬件設施投入的投入,網絡課程沒有形成一體化,受設備資源不足的影響,資源開發率差強人意。同時一些體育教師對于體育課程改革缺乏正確和全面性的認知,主觀接受意愿不高,參與網絡課程建設的積極性不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體育精品課程質量大打折扣。
2.側重教學內容展現
體育類網絡課程授課創新不足,技術類課程內容較少,主要延續著技術的主觀理解層面以及教學內容的單純性,造成教學融合效果不佳,難以形成及時有效的互動。此外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表現形式簡單,主要以電子教案或課件為主,學生無法從中準確把握動作技術,引發學生對課程參與性和實踐性的怨言。
3.教學資源延伸性有待提升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課程資源的開發缺乏主動性,延伸性資源的鏈接稍顯滯后。很多教師甚至認為網絡資源課程與體育教學關聯系數較小,忽視了鏈接內容進行學習的選取和滲透,資源本身的廣度和深度都十分薄弱,對于差異化學情的應對能力仍處于起步階段,極大限制了學生知識的積累和綜合素養的形成,不利于體育教學目標的達成。
四、 現代教育技術與高校體育教學的融合策略研究
1.根據學情因材施教
高校體育教師要選擇符合學生未來發展的實踐路徑,全面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內涵,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中,秉承積極進取、開放合作的態度,真正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教學目標任務主動尋找機會,與時俱進地成為改革路上的探索者。現代教育技術對于當代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要在提升個人專業素養的前提下,按照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規律,以新的眼光來對待學生,主動變革傳統固守的說教式教學模式,實現學生個性發展,為學生構建知行合一的體育教學平臺,充分發揮教育技術的價值,以期在體育教學改革中形成合力,推動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2.有效把握二者的關系與時機
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教育技術手段只是局限于輔助工具領域,為此在平臺設計和規劃的過程中,并未形成深刻的認知和理解,導致其作用和功能并未充分釋放。為了發揮其融合的最佳效應,需要有效把握二者的關系與時機,正確協調好體育教學中的主流趨勢,有針對性地組織和開展各項活動。其次,正確把握未來現代教育的主流趨勢,在教育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引導,最大限度地把控時機,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調整策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不遺余力地提高自身的個人能力,加強對最新教育技術的學習和實踐,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3.注重內涵式融合應用
按照體育智慧學習環境的需求,在新的歷史時期,在實踐運用過程中,學院和教師要善于記錄、分析、評價體育教學中的大數據,從學生學習認知規律的視角構建全新的高質量的一體化服務平臺,確保學生體、腦協調一致的綜合發展。與此同時,打造高效的交流互動平臺,以音、圖、視頻兼容為核心,做好體育重點和難點因素的識別和控制,從體育學習的特點出發,利用資源開放共享的信息技術平臺,實現合作共贏的新機制。此外按照從宏觀建設走向微觀建設的邏輯思維,轉變傳統的學習理念,提高師生答疑解惑的效率,持續健全教學資源管理平臺,利用步態分析儀以及定格、慢速播放等功能,引導學生學習先進的體育文化內涵,積極適應社會智能化的發展,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形成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新局面,為體育教學信息化注入生機。
總之,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發展,如何讓體育教育跟得上時代步伐,這就需要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樹立正確的應用理念,提供資金、設備、師資、管理等全方位的保障,做到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針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存在的不足,高校要把握好教學的關系和使用時機,因材施教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相應的措施不斷更新與優化,全面實現現代化教學管理,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水平,讓大學生切身感受到現代教育技術帶來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宋晶晶.芻議現代教育技術與高校體育教育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6(21):3-5.
[2]陳雪娟,李可.現代教育技術輔助高校體育教學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5(11):98-99,61.
[3]顏維寶.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5(5):43-44.
[4]李寒旭,史衍,徐鋒.高校體育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5(1):90-91,74.
[5]王彬彬.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科技風,2018(31):35.
[6]王瑩.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7):64-66.
[7]劉洋.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能力提升的困境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1):65-66.
(作者單位:鞍山師范學院,遼寧 鞍山 11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