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佳祺
幼兒期是每個人養成良好品格與良好行為的關鍵時期,同時擁有良好品格也是健全幼兒人格的基礎。所以培養幼兒良好品格,是幼兒教師最主要的任務,只有家園聯手,才能幫助幼兒養成衛生良好、生活良好、有基本自理能力等習慣,并且形成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的優秀品格。在培養孩子良好品格過程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家園合作方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教育實效性。
加強宣傳,家園融合
幼兒園對于幼兒品格養成具有重要作用,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從關愛幼兒角度出發,通過設置幼兒感興趣的游戲與活動,刺激幼兒踴躍參與,融入其中,并且可以在玩中學、在學中成長,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幼兒的人格發展更加完善,同時使其行為習慣得到糾正,消除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促進幼兒日后全面發展。那么幼兒園如何加強家園合作,促進幼兒養成更好的行為習慣與優秀品格呢?筆者認為應當從兩點做起:一是加強宣傳。幼兒園在開展活動和計劃過程中,必須向家長宣傳其活動的目標與理念,讓家長對所有的計劃有一個大致了解,利用宣傳方式,比如家長會、宣傳冊、活動板報等,有助于家長對幼兒園開展的活動充滿信心,并且主動參與其中。二是重視溝通作用。家園合作,溝通是一座橋梁,連接教師和家長,這是延伸幼兒園教育的具體路徑。家園合作的實現與深化,必須要立足溝通,雙方達到彼此互信的程度,相互分享有用的信息,交換幼兒教育的一些意見想法。與此同時,幼兒園還要做好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聽取家長提出的主張,并且解決家長反饋的問題。
家長做表率積極參與活動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教師。幼兒初步人格與行為習慣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長的影響,因此,父母必須做好表率。如果父母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與高尚品格,那么幼兒就在一個好的家庭教育中成長,加上幼兒園后期教育,必然會得到更好的效果。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品格,是每個家長必須經常思考的問題。首先,應當了解幼兒園活動,很多家長將關注點放在幼兒在幼兒園表現怎么樣、生活怎么樣,對其他事情很不關心。這種行為,就體現出對幼兒行為習慣養成與人格培養的重視不足。一個負責任的家長,應該持續了解與關注幼兒園開展的各種活動,通過對其進行借鑒與參考,將幼兒活動融入到家庭日常當中,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格與行為習慣。其次,積極參與幼兒園活動,與教師相互配合。幼兒教育要想取得實效,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保證幼兒園與家長在開展教育活動時保持一致性。最后,設置家園聯系表。其主要作用就是對幼兒行為習慣進行約束,并且對家長提出具體的要求。家長可以嚴格督促幼兒執行各種任務,并且鼓勵幼兒不斷進步,根據幼兒特點與存在的問題,設計參考表,包括八個方面:早睡早起、獨立進餐、對待他人講禮貌、自己事情自己做、不挑食、愛勞動、早晚刷牙、主動收拾玩具等。利用相關的標記,使幼兒的表現情況得到記錄。教師也需要在每周五對家長反饋的情況進行統計與整理,對于一些幼兒的突出表現,教師采用在全體幼兒面前表揚的方式,最終鼓勵幼兒持續進步。
定期召開家長會
目前家長會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座談式家長會、班級家長會、全園家長會等,可以更好地滿足每個家長所提出的需求,并且可以將科學育兒知識傳授給家長。家長也可以主動咨詢教育子女時面臨的各種難題,提高教育水平,采用密切的家園聯系方式,對幼兒進行更好的培養。在傳統的家長會中,家長總是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導致家長缺乏參與度,難以發揮其主動性,很多與幼兒良好習慣養成、優秀道德品質樹立等問題,未能與幼兒園進行相關的溝通。采用座談會方式,可以從家長關心的教育問題出發,進行互動與交流,家長也可以主動探討在教育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困惑,比如如何才能采用正確的指導方式幫助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與良好道德品德。除此之外,還可以將自己成功經驗與他人進行分享。每個家長在這個過程中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以此更好地發揮出家長會所具備的作用。
(作者單位:
昆山高新區西塘幼兒園(虹祺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