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200萬,國家和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關注越來越高。高職院校教務工作是院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基礎,是校園教學工作的核心,直接影響日常教學秩序能否正常運行,影響著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本文對高職院校教務工作現狀、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分析,為高職教務工作提出幾點對策思考,通過信息化管理水平、教務隊伍和制度建設等方面不斷地改革實踐創新,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務;信息化;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30-0205-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143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職業教育的不斷擴招和高職院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務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直接影響著教學工作是否正常運行,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落實,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今年高校畢業生874萬,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要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緩解社會就業壓力,鼓勵更多應屆初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職業院校,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擴招更需要高職院校正常教學資源和基本硬件設施合理利用,教務工作是對教學進行統籌安排和管理、維持教學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性工作,是人才培養工作的核心環節。高職院校根據擴招擴建對教師隊伍的需求,創新教務管理理念,重視并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和諧的、工作技能強的、高效率的教務隊伍,充分發揮教務人員自身的潛力,全力保障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
二、高職院校教務工作存在的問題和現狀
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務工作在人員配置,崗位流動性、信息化管理水平、人員素質和理論技能進修等許多方面存在問題。高職院校擴招后,服務和協調的對象復雜,工作難度增加,有些崗位不增反減,加班多津貼少,缺乏激勵機制。
(一)崗位流動性大,人員配置不夠,隊伍不穩定
高職院校教務管理工作具有為師生服務的功能,還要有管理監督的功能。職業教育辦學規模的擴大和辦學形勢的復雜化,高職院校招生學生的人數和類型在增加,班級數量在增加,相應地教師隊伍也應增加,教務工作服務面變廣,任務繁忙導致工作時間長,這更需要學校資源的引入。學校的實際設置機構不合理,人員配置沒有按實際工作量來,導致機構人員不足,許多職能被分配或合并給某一位老師,很容易出現應付的情況,危害了學校的教學工作。在為教師、學生服務的同時,又要按規章制度辦事,時間長了缺乏上進心,工作中又看不到直接成果,缺乏成就感。再加上,評職稱難,加班多且缺乏獎勵機制,自然流動性大,甚至部分老師不愿意從事教務工作。
(二)教務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飛速發展,高職院校教務管理工作,需要信息化的管理,需要引進先進的信息化的管理系統。調研中,部分高職院校存在教務管理系統使用很多年,使用服務范圍受限,只使用簡單的功能利用率低等問題。多數院校直接采購的青果軟件等現成的缺乏針對設計的教務管理系統,脫離了本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設置操作兼容的問題,師生工作效率較低,沒有最大限度的發揮真正價值。再者,調課、借教室等教務工作大多需要層層審批,手續繁多,為一簡單的事情耗費精力較大,這就需要教務工作管理模式的創新,需要教務部門和人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三)教務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較低
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勢必需要更多的任課教師和教務人員。調研的多數職業院校并沒有教務管理人員建設梯隊,新進的應屆碩士畢業生,專業跨度大,缺乏經驗且心思還是想回歸教學崗位,無法及時有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務工作中。人員流失需要盡快找教師接替時,受待遇、業務培訓少、文化教育程度低等限制,本科勞務人員接手后,存在一些對現代辦公軟件不熟悉等具體問題,加之缺乏理論學習和工作技能的提升,看不到走向更高一層管理崗位的希望,導致積極性低下,效率不高,而過多的加班導致壓力大,惡性循環后教務管理水平低下,影響了校園的教學質量。
三、高職院校教務工作的幾點思考
高職院校教務管理工作不再只是簡單的收發和傳達,而是對教學活動和過程進行服務、協調和監控,使得教務工作更具科學性、系統性和高效性,從而建立相對穩定的教學秩序,實現人才培養方案的教育目標,實現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下文對高職院校教務工作的問題提出幾點思考。
(一)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發揮教務工作的最大化價值
突破和創新傳統的教務管理的工作,深入研究教務辦公軟件,優化教務辦公流程,簡化教務辦公手段和方式,創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維,減輕教務人員的負擔和工作。教務部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適當下放二級學院權限,調整和優化管理模式,實現高效和靈活管理。教務隊伍要具備極強的現代化管理、統籌安排及協調組織的能力,運用信息技術,強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加工作的服務性質,發揮辦公軟件和教務工作的最大化價值,提高育人質量。
(二)提升教務隊伍的綜合素質,建立獎勵機制
高職院校要不斷加強教務工作隊伍建設,加強培訓教育,細化工作職責,建立責任機制,同時要建立獎勵機制,考慮晉升職稱等問題,充分調動教務隊伍的積極性,增加教務隊伍的穩定性,努力建成一支老中青結構合理、肯吃苦能奉獻、業務能力過硬的優秀的服務梯隊。教務人員積極參加業務培訓,不斷學習與提高,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新情況,注重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重視管理理念的轉變,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感,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全心全意地為廣大師生提供最便捷的教輔服務。
(三)健全教務管理制度,提升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要有市場化、制度化、長效性和穩定性的管理體制,清晰界定二級學院教學部門和教務管理部門的職能并分析二者的工作職責,教務部門適當調整教務管理職能,對規范性、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宏觀把控。教務人員要具備極強的現代化管理、統籌安排及協調組織能力,以人為本,重視監督機制的完善和嚴格執行,及時修訂和總結教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現代化管理系統,發揮其必要的規范約束作用,杜絕教師個人以及專業教學部門的隨意行為,確保高職教育的嚴肅性以及權威性。
四、結語
高職院校的教務工作是教學過程的重要一環,會影響到人才培養方案的落實。加強和重視教務管理工作,優化改革創新管
理制度,探索實踐提升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加強教務工作梯隊建設,努力建成一支人員充足、思想過硬、技術過硬、和諧高效并相對穩定的教務隊伍,全力保障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學校要確保高職教務的核心地位不能動搖,積極建立合理的獎勵機制和相應的競爭機制,充分考慮教務人員的晉級升職待遇問題,充分調動教務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教務人員應積極創新教務管理模式,健全教務管理制度,規范、科學、高效地進行服務管理,有效促進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盛瓊.基于C/S模式的機房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8.
[2]盛瓊.淺談高職院校機房管理系統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文藝生活,2019,(6):202—203.
[3]范尚明.高職院校教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18).
[4]王娟.高職院校教務管理現狀分析與思考[J].現代經濟技術,2017,(4).
作者簡介:周宇(1991—),女,江蘇常州人,法學碩士,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文化政策、公共文化、文化旅游;劉潤楠(1993—),女,山東滕州人,管理學碩士,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文化產業、文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