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新源
摘 要:隨著德育考評開始受到重視,很多的大學都希望使用更為便捷的方式,讓教育者和大學生都能獲得一定的益處。而學分銀行的出現,讓雙方有了一種管理模式,同時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讓這個管理模式的應用更加流暢。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不重視學分銀行的具體作用、沒有懂得運行學分銀行的人員、學分銀行的影響比重過低以及沒有與“互聯網+教育”有效融合等方面。為此,提出發揮學分銀行的積極作用、建立完善的大學學分銀行機制、提高學分銀行的影響比重以及提高學分銀行和考評的信息化程度等對策,以期為有更多有類似問題的大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學分銀行;德育考評
中圖分類號:G645?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7-0111-02
一、相關概念
1.“互聯網+教育”。“互聯網+教育”的模式主要是借助當前互聯網硬件基礎,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在網絡上進行。所有的數據都實現信息化,不需要通過傳統的方式將所有的德育信息告知每一位教育者或者是大學生。其提高了大學管理的效率,增強了大學生學習德育課程的積極性。這是一種較為新穎的管理模式,開始被大學所接受。
2.學分銀行。學分銀行主要是將大學生自己的學習活動的結果以分數的形式寄存在學分銀行中,當需要分數折算成證書的時候,就能使用學分銀行。這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途徑,在大學生德育工作中開始發揮作用。
二、學分銀行在大學生德育考評中的作用
1.促進大學生對自身德育的重視。學分銀行的作用就是讓大學生自己根據相關的需要,通過學習相關課程或者是參與某些德育獲得,從而獲得學分。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學生為了在學分銀行中積累更多的學分,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而銀行的重要作用就是幫助大學生積累這些學分,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就會關注自己德育方面的成長。只有大學生在意識上予以重視,那么其道德品質就會得到提高。
2.發揮學分銀行的優勢。學分銀行的優勢就是希望調動大學生在道德方面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只要是參與提高自己道德修養的活動,就能獲得學分。同時,銀行就能準時、正確地幫助大學生增加學分,而學分銀行的作用就是將這些學分都標準化。這樣就能幫助很多的大學生不斷自主參加學校里開展的各種活動,這些活動都是有標準學分界定的。大學生要想獲得更多的德育學分,就需要在德育的課程數量上、種類上以及行為操作上,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
3.保證德育考評結果的客觀性。在學分銀行中的學分都是第三方根據大學生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具體情況,給予評價和學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學分是具有客觀性的。因此,德育考評要想借助學分銀行的學分來實施評價,那么其結果也是具有客觀性的。在各種檔案資料中,更多的單位負責人會更加關注這個學分以及德育考評的結果。從一定角度來說,這個德育考評的結果是具有客觀性的,這對很多大學生來說更加具有不同凡響的意義。
4.提供德育考評新模式。在以往傳統的德育考評流程中,有太多的主觀意愿參與進來,從而有很多人不太關注這個考評結果。但是,學分銀行的使用以及“互聯網+”本身的不可更改性,讓更多的人愿意關注這個考評方式。更為重要的是,這個管理方式在成本、自覺性等方面要優于以往的德育考評方式。同時,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大學里實施這種學分銀行的管理模式,更是給予大學的教育者們一種新的思路,從而可以將學分銀行的管理模式擴散到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三、學分銀行在大學生德育考評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1.不重視學分銀行的具體作用。學分銀行作為一種新鮮事物,很多大學的管理者并不知道這能夠有什么樣的作用,因此,不能將其運用在德育考評之中,這主要表現為兩點。一方面,傳統德育考評的阻礙。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傳統德育考評的阻礙下,其大學教育者的管理思維也被控制住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很多人并沒有將德育考評本身當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而是作為一項應付上級需要的任務。另一方面,不了解學分銀行對大學生的深刻影響。學分銀行在操作的過程中,由于影響的范圍是非常小的,因此很少有人了解這個管理模式的作用。因此,對于大學生的道德培養來說,更是沒有足夠的認識,尤其是在提高德育品質的水平方面。
2.沒有懂得運行學分銀行的人員。學分銀行在很多大學中都有,但是缺少懂得運用該管理模式的工作人員,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分積累和折算工作專業性太強。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每一所大學在道德培養方面的課程以及活動都是不一樣的,在設定學分的過程中,更是千差萬別。所以,很少有專業的人員根據每一個大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專門制定。對于學分折算方面,更是沒有這方面的人才。二是應急問題處理沒有專業人員來操作。由于在德育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調整教學計劃。而能處理相關問題的專業工作人員還是太少了,尤其在普及該管理模式方面,更是沒有足夠數量的專業人員作為支撐。
3.學分銀行的影響比重過低。學分銀行作為一個新穎的管理模式剛剛出現,在大學中的運作還是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并沒有人去過多關注學分銀行,這就讓學分銀行的影響比重不大。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學分銀行的運作還沒有擴大到大學中的所有學科。當前的學分銀行的主要使用范圍集中在通選課上,在很多的學分銀行中積累的學分都是這些。因此,很多人沒有將思維轉移到學分銀行對大學生德育考評方面的作用上。二是學分銀行在德育方面的學分積累還處于起步階段。這一點是需要注意的,由于之前并沒有在很多的大學中使用這樣的管理模式。因此,在影響力上必定是非常小的,又由于沒有經驗,很多大學不會過多重視學分銀行的管理和應用。
4.沒有與“互聯網+教育”有效融合。在當前“互聯網+教育”的階段,很多人都認識到這個優勢,但是由于學分銀行還沒有真正運作起來,因此融合就沒有展開,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學分銀行的學分積累沒有實現信息化。在很多的大學中,學分銀行只是德育培訓的小冊子來進行登記。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將所有的內容都納入網絡上。二是德育考評的內容還沒有實現網絡化操作。由于當前的德育考評還是以紙質評定,從一定程度上沒有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因此未能與大學生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使得普及該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困難,從而說明這是需要改變的。
四、“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學分銀行在大學生德育考評中應用的對策
1.發揮學分銀行的積極作用。要想發揮學分銀行的積極作用,就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擴大學分銀行的使用范圍。要將學分銀行的作用從通選課擴大到德育考評工作中,要讓更多的人都知道實施德育考評是需要借鑒學分銀行中的分數。同時,通過“互聯網+教育”的模式,讓大學的教育者們認識到,所有的學分都是可以在網絡上找到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其具有的客觀性,從而讓學分銀行的積極作用現實出來。二是要注重對學分銀行的宣傳工作。要將學分銀行的具體操作過程告知給大學生,讓他們知道要想獲得更高的德育學分就需要不斷積累學分銀行的分數。從而讓學分銀行的作用顯現出來。
2.建立完善的大學學分銀行機制。要想建立完善的大學學分銀行機制,就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招聘更多有專業經驗的工作人員。由于學分銀行在大學中開始慢慢開展,因此有一些工作人員開始學會操作這個學分銀行。而更多的大學可以將這些專業人員招聘過來,這樣就能讓整體的學分銀行工作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真正地發揮作用。二是加快培養本校的工作人員接受這方面的工作。通過讓大學內部的其他工作人員學會使用學分銀行,讓更多大學生的德育考評工作有針對性地適應本校的實際情況。尤其是需要培養當前大學學分銀行的運作人員,這樣就能實施改善和升級。
3.提高學分銀行的影響比重。要想提高學分銀行的影響比重,就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快德育考評的學分比重。原來學分銀行在德育考評中的比重只有10%左右,現在應該增加到30%~40%。同時,還需要為未來徹底取代德育考評的所有內容做好相應的空間準備,這樣就能更好地關注當前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盡快將德育考評工作轉移到學分積累上來。在當前的德育考評中不再依靠班主任、同學和自己,而是依靠分數的具體情況。這樣就能把“互聯網+教育”中的數據都充分地使用起來,從而讓德育考評結果更具有可信度,所有的考評結果都是有依據可尋的。
4.提高學分銀行和考評的信息化程度。要想提高學分銀行和德育考評的信息化程度,這就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將學分積累和折算操作實現信息化。當一名大學生完成了德育相關的課程之后,這個課程的教師就能夠通過“互聯網+教育”的系統,將相應的分數增加上去,這就是實現了德育學分的信息化。同時,當大學生需要將學分折算成最終的德育證書或者是畢業證書的時候,就能通過“互聯網+教育”的模式將分數折算以及消除。二是加快德育考評工作信息化。要徹底擺脫當前使用紙質方式考評的方式,教師、同學以及自己直接將德育考評的結果在“互聯網+教育”中進行填寫,從而實現信息化。
參考文獻:
[1]? 方健華.大學生的語言素養評價及其學分銀行的建構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9.
[2]? 楊宏.基于道德成長的高校學生學分銀行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3]? 董元卿.淺議高校學生在“互聯網+教育”模式下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3):73-74.
[4]? 李奕.基于“學分銀行”理念的學生德育考評路徑研究[J].教書育人,2019,(11):6-7.
[5]? 王鈺嵐.多渠道引入學分銀行 全方位提升道德品質[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