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妤
丹桂飄香的季節,我利用園內已有的自然資源開展桂花系列活動,在孩子與桂花發生的趣事中感受童言稚語。在游戲中,我學會了觀察幼兒、追隨幼兒,解讀幼兒行為背景下的內心世界。
大自然總是可以帶給我們靈感,深入探索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在我們幼兒園的一隅有幾棵桂花樹,每當秋季一陣的清香彌漫在校園里,沁人心脾。一天午餐后的散步,我帶孩子們經過,他們紛紛駐足,仰著腦袋看著滿樹的桂花,小眼睛閃閃發光。
激發興趣,觀桂于色
——尋覓桂花的顏色
微風陣陣,“桂花雨”從樹上撒落下來,飄在孩子們的身上、掉在他們的手上,“老師,這個桂花是黃黃的顏色”樂樂說。“它們的花瓣好小啊!”“媽媽說過風吹來才會有味道”“讓我來搖一搖桂花也會落下來”萌萌拉住我:“老師,這棵樹的花是白色的,和其他樹的顏色不一樣”“想知道為什么嗎,那我們撿起幾朵不一樣顏色的花,回去一起了解一下吧。”樂樂和萌萌對桂花的好奇出乎我的意料,平時比較內向的孩子,現在竟然很想一探究竟。回教室后,我們一起在網上找到了許多關于桂花的圖片。原來桂花有四個品種,分別是黃色的金桂、白色的銀桂、紅色的丹桂和黃白色四季桂。金桂和丹桂的香味最濃,其次是銀桂和四季桂。這時,我發現樂樂張開了自己的手掌心,看了看剛才撿到的桂花,對一旁的萌萌說:“你看,這里的花瓣是黃色的金桂,還有白色的銀桂。”萌萌仔細地數著桂花的花瓣:“一、二、三……”一共有四朵花瓣,通過觀察、發現、總結,孩子們都知道桂花在秋天開花,它的花小小的,有四個花瓣、黃顏色,聞起來香香的。
盧梭強調“教育要在自然的環境中,遵循兒童的自然天性”,萌萌和樂樂觀桂于色,仔細探尋著關于桂花的秘密,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觀察自然環境,萌發了熱愛自然的情感。
筆尖作畫,畫桂于形
——童心繪畫日記
孩子們對桂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天戶外活動、午后散步時,他們都要去看一看桂花。于是我們一起觀察、記錄了桂花的變化。孩子們每人準備了一本小畫冊,是專屬的“小龍班桂花繪畫日記”。校園里的桂花樹一直在發生著變化,經過一段時間的記事,孩子們的畫冊內容逐漸豐富起來。10月14日,桂花樹上有點綠色的花苞,只有很少的花朵,但是有一點淡淡的香味;10月18日,桂花變成了淡黃色,很香很香了,我看到樂樂將桂花的顏色涂成了黃色;10月23日,桂花的顏色有點深黃色,校園的桂花樹上開滿了花,徐徐清香;10月26日,桂花變成了咖啡色,許多的花掉在了地上,沒有什么香味了。孩子們的畫冊細膩地展現了他們觀察桂花的故事,那桂花為什么會這么香呢?我開始引導孩子查找資料,原來桂花的花瓣上有一種芳香油會隨著空氣中的水一起散發,這是桂花比別的花香的原因。而芳香油的多少和花瓣顏色有一定的關系,所以金色香味濃,白色稍淡。除了這些,孩子們還在他們的畫冊上畫出了不一樣的東西,他們告訴我:“桂花的葉子是深綠色的,玉蘭葉子是淺綠色的”“桂花樹像個雞蛋、圓圓的。”“桂花樹有許多樹枝,有的很低。”“葉子彎彎的,像笑臉。”
巧用資源,拾桂于樂
——小小工具用處大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又一起去看了最愛的桂花樹,樂樂激動地告訴我:“老師,地上的桂花都沒了,但是樹上面還有很多的桂花”,他的眼睛閃著光,好像又發現了什么寶藏。“那怎么可以采到上面的桂花呢?”樂樂說:我要是再長高點就好了。“還可以站在桌子上”“爬到梯子上可以摘上面的桂花”。“墊個桌布在樹下,也可以用報紙。”孩子們想到了很多辦法。萌萌自告奮勇找來了舊報紙,有的幼兒從教室的柜子里找了袋子,有的幼兒從體育器械庫找來接力棒。我看到樂樂和其他幾個男孩子一起輕輕敲打桂花樹,樂樂對他們說:輕輕地拍讓桂花掉下來,太重了樹葉都會打下來的。女孩子們則拿著自己準備的小工具接桂花。之后,我們專門找了一個容器放置孩子們辛苦收來的桂花。
我和幼兒一起發現秋天園內彌漫的桂花清香,續寫我們的桂花記事。這段與桂花的記事是編織在孩子生命中美好的故事。在這些精彩的游戲或故事中,他們的行為或言語帶給我啟發,引發我的思考。而我作為教師,也會參與到他們的游戲中,和他們一起學習、發現、探索,成為“觀察者、合作者、支持者”,聆聽孩子們心底的聲音。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東洲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