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依陽
建構游戲可以讓幼兒在與同伴協商、共同探究的過程中提高合作能力,發展動作技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求。幼兒的學習品質是在游戲中發展起來的,那么如何讓幼兒在建構游戲中全面發展呢?本文主要從建構游戲的主題、環境創設、情境體驗等方面,有針對性地闡述主題建構游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建構游戲中存在的問題
(一)建構游戲中時間和場地的分配
建構游戲是幼兒園區域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在桌面上、墻上、泡沫墊上開展。游戲時間為半個小時左右,但是建構主題方案的提出、分工安排、搬運材料等環節需要一定的時間,剩下留給幼兒實際搭建的時間并不多。此外,不合理場地分配也會影響建構游戲的進程,還會引起小朋友之間的矛盾。“老師,他們放在這里我不好走。”“老師,房子塌了是他碰倒的。”建構游戲是需要幼兒自主探索、操作、溝通協商的一種活動,是幼兒階段不可缺的一種體驗,幼兒園要提供充足的時間、足夠的空間,保障幼兒建構游戲的開展。
(二)建構游戲中教師的角色
在建構游戲中,很多教師只關注孩子的安全問題,忽略了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獲取的技能。教師在游戲中是一位觀察者,當幼兒的建構游戲出現問題時,要充分信任幼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幼兒需要時提供必要的引導和幫助,在不影響幼兒建構游戲的前提下適時介入。此外,部分教師自身技能欠缺,缺乏建工技能相關經驗,搭建的技巧掌握不熟練。
(三)建構游戲中教師的評價
游戲評價是幼兒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游戲質量的方法。然而,部分教師在評價建構游戲時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部分教師評價內容簡單,只關注幼兒搭建的形狀,對于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品質方面卻很少評價;部分教師評價語言比較單一,沒有針對性,比如“你們搭建得很好,很棒”,卻沒有具體說哪些地方好。教師往往以自己評價為主,缺少幼兒互評。教師應充分發揮幼兒活動中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建構活動中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
(四)建構材料的不豐富
建構材料是幼兒開展建構游戲的基礎,而建構游戲材料的操作性直接影響幼兒游戲的進程。建構材料普遍存在幾個問題:材料形式不豐富,有的班級只有紙杯、清水、積木等單一的建構材料;材料數量不豐富,提供的材料只夠2~3個人操作,滿足不了多數幼兒的需要;材料不分年齡特點。各年齡階段對建構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小班可以平鋪、圍合等,中班可以組合、排練等,大班可以搭建較復雜精細的物體。如果各班建構材料都沒區別,不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提供建構游戲,那么幼兒搭建的技能也得不到相應的提高。
解決建構游戲問題的方法
(一)時間和環境的支持
充裕的時間是幼兒開展建構游戲的基礎。例如在晨檢入園時,教師可以讓選擇建構區的幼兒協商,并設計今天想要搭建的內容,盡量讓幼兒建構的過程時間充足一些。教師還要考慮天氣原因給戶外建構帶來的影響,靈活、形式多樣地引導幼兒開展建構游戲。此外,教師要創設適宜的建構環境,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游戲,還可以借助一些照片、視頻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進一步激發其創意。
(二)善于觀察幼兒的游戲
在建構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觀察幼兒,如幼兒對提供的材料是否感興趣;是否遵守游戲規則等。教師要通過觀察準確判斷孩子的需求,及時提供相應的指導和幫助。在幼兒結束游戲后,教師要對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品質、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多方位評價并肯定,讓幼兒在自由和諧的氛圍中發展。語言是架起教師與幼兒之間溝通的橋梁。語言的指導是最富有感染力的,也是最能吸引幼兒的。教師要在過程中用語言適時引導幼兒,幫助幼兒更好地完成建構游戲。
(三)建構游戲的材料和投放
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是建構游戲順利開展的基礎。教師要根據建構游戲主題創設與主題相關的環境,可以設計幼兒普遍感興趣的主題,或者提供一些具有情景暗示性的材料,比如在“動物樂園”中提供恐龍、老虎、豹子、長頸鹿等大動物立體模型等;在“熱鬧的馬路”中提供交通標志及紙皮做的“馬路”和各類車模型,由此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教師也要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和游戲需要,照顧不同幼兒的能力差異,有針對性、有目的地投放材料。例如,在小型建構游戲中,教師可提供小型積木、橡皮泥盒、KT板等材料。同時,教師需要根據建構游戲發展進程有計劃、有層次地投放結構多樣的自制材料,滿足游戲發展的需要,指導幼兒充分利用自然物和廢舊物品進行建構。
(作者單位:張家港云盤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