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賀
摘 要:互動教學是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但互動教學還存在互動氛圍不濃、互動缺乏抓手、互動流于形式和互動方式簡單等問題,基于現狀,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提出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激活互動意愿,提煉互動話題,使互動做到有的放矢,構建平等話語,優化互動方式,讓互動教學更加高效。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互動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正是基于這一教學現狀的積極嘗試,它旨在促進課堂教學不同主體之間的互動,從而在互動中促進師生、生生、生本互動,激發學生課程學習興趣,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有效性。但道德與法治課堂互動教學實踐中,互動教學效應較低,需要我們正視互動教學現狀,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互動教學有效性。
一、互動教學的內涵與實施意義
互動式教學是對傳統教學的改變,它以多元互動為著力點,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具有多重意義。
(一)互動教學的內涵
互動教學是對傳統教育活動的優化,它將教育活動視為動態化發展的交互過程,在交互中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統一。互動教學的內涵是豐富的,它不僅包括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也包括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教學環境互動、學生與學習內容互動等。這就需要基于互動教學豐富的內涵,對道德與法治課互動教學進行優化設計。
(二)道德與法治課中互動教學實施的意義
道德與法治課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和法治素養的重要課程,它不僅體現出人文性特點,而且也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綜合性等,這就使得互動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顯得非常必要,也體現出多重意義。
1.提高課程教學效率
互動是衡量一節課是否高效的重要標準,在傳統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和學生之間處于不對稱關系,教師占據課堂話語權,學生缺乏釋放話語的機會,課堂成為教師的獨角戲,個人的表演秀。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不高。互動教學的實施將打通課堂各個要素,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生本之間等全面互動,更好地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突出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主體性,從而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道德與法治課堂。
2.優化課程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良好的環境有助于促進學生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傳統道德與法治教學環境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和溝通,師生之間關系不和諧,制約了道德與法治課教學進一步提升。互動教學的實施將使課程教學體系中的多元要素得以重構,致力于建構和諧、融洽、平等、自由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氛圍,有助于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提高道德與法治課親和力,使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環境得到優化。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現狀
互動教學不是一個新命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不少教師嘗試運用互動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互動氛圍不濃、互動形式化、互動方式簡單化等問題。
(一)互動氛圍不濃
互動是一項雙向交流活動,需要互動雙方具有濃厚的興趣。然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互動氛圍不濃的現象,教師不重視互動氛圍的營造,從而導致道德與法制課堂中互動生硬、僵化,難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主動性。
(二)互動缺乏抓手
互動是基于不同主體之間的交流,如何將不同的主體有機地聯系起來,不少教師缺乏應有的思考,從而導致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互動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互動抓手缺失,課堂教學中互動主要以問答的傳統形式進行,互動隨意性強,難以達到互動教學預期目標。
(三)互動流于形式
互動教學的實施建立在對等話語基礎上,只有實現道德與法治課堂多元互動主體之間的平等,互動才是有效的。然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在課堂話語上處于不對稱的關系。課堂教學中,教師存在“霸權現象”,往往是教師一言堂,學生被動參與,導致互動教學流于形式。
(四)互動方式簡單
互動作為一項交流、學習活動,互動內容是豐富、多元的,這就決定了道德與法治課堂互動形式的多樣性,這樣才能有效激活主體的互動意識、互動熱情等。然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對互動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互動形式過于簡單,主要以師生問答為主,從而導致互動教學長期處于低效狀態。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優化
1.注重氛圍營造,激活互動意愿
良好的氛圍能夠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激發學生參與互動的意愿。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我們要注重互動氛圍營造,利用學生熟悉而感興趣的話題、場景、案例等,創設良好的互動氛圍,從而讓學生樂于參與互動。
例如“合理利用網絡”一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合理性利用網絡。為了引入這一互動話題,我利用多媒體投放不合理利用網絡導致嚴重后果的案例,讓學生觀看。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案例,對不合理使用網絡導致的后果獲得直觀認識,受到震撼。此時,引導學生圍繞“為什么要合理利用網絡”“如何合理利用網絡”“不合理利用網絡會導致哪些后果”等互動話題,學生自然興趣就來了,互動教學就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2.提煉互動話題,做到有的放矢
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句話揭示出話題的重要性,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要進一步強化互動教學的目的性,從而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提煉有效的互動話題,從而使互動教學有所依托,使課堂互動緊扣互動話題展開,使互動教學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法不可違”一課,圍繞本課教學內容,我先借助違法案例引入互動話題,設計了以下三個互動話題:什么是違法,違法行為有哪些類別;為什么法不可違。通過三個互動話題,引導學生在互動中自主建構違法含義,了解違法行為的基本類別,并感受法律的尊嚴和不可挑戰性,從而使學生法律意識與法治觀念得到增強,自覺地尊重法律,學習法律,主動做到守法、護法、用法。
3.抓住課堂生成,深化互動體驗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同樣,互動教學也需要教師深入解讀教材和學情,對互動教學進行充分的預設。然而,道德與法治課無論怎樣預設,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自然生成。如果不能及時地抓住課堂自然生成,并處理好這些自然生成的問題,容易影響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善于抓住課堂生成,利用課堂突發性事件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學習,從而深化學生互動體驗。
例如“合理利用網絡”一課教學過程中,在交流“為什么要合理利用網絡”話題時,有一位學生交流道:“我媽媽天天刷抖音,都沒有時間陪我。”針對課堂突發性事件,我引導學生圍繞這個話題展開互動學習活動,按照這個情景,讓學生扮演媽媽和學生的角色,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設計一段話,讓媽媽意識到合理利用網絡的必要性。這個環節,抓住課堂自然生成,較好地激發學生互動熱情,而且也在道德與法治課和生活之間搭建橋梁,在深化學生道德與法治互動體驗的基礎上,提高學生運用道德與法治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優化互動方式,引發互動創造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想,基于師生平等的視角,構建平等的話語體系,從而落實有效互動,讓學生敢于參與互動,表達自己的見解,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觀點;同時,擁有足夠的互動時間,將互動教學不斷推向深入。例如“維護秩序”一課,我讓學生根據本課題目,提出互動問題,并進行交流。由于互動話題來自于學生,學生參與互動積極性很高。
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學內容涉及的范圍廣,這就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選擇互動方式,綜合運用問答式、辯論式、討論式互動形式,從而豐富學生互動體驗。“維護秩序”一課,我將 學生設計成兩組,一組為正方,一組為反方,分別提出觀點,并開展辯論活動。通過辯論式互動教學,學生的觀點得以碰撞,對課堂教學的認識就更加深刻。
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要重視互動教學設計,從而打破傳統課堂填鴨式教學方式,為課堂注入活力,促進不同主體之間的交流,讓課堂因互動而精彩。
[參考文獻]
[1]廖茂洪.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7(06):34-35.
[2]許麒麟.互動反饋系統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