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昕
摘 要:近年來,功利性的教育模式和學術研究氛圍導致學術失范問題逐步成為高校研究生教育最尖銳的問題之一,導致學術生態形勢嚴峻,發展面臨阻礙,不利于進一步推進高校研究生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建設,更不利于研究成果的創新和實踐應用;從學術大環境和個體學術思想認識層面深挖造成學術失范問題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學術規范;學術道德;學術失范;原因;解決對策
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某些高校的研究精神缺失,學風浮躁,功利主義、實用主義蔓延,對待學術問題急功近利,抄襲、竊取成果等學術不端行為日益凸顯,比如近期“知名度”最高的翟天臨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造假事件,已經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嚴重阻礙學術生態平衡的建設和學術研究的健康發展。究其根本原因,實為學術規范體系不夠完善、學術道德約束制度不夠具體,學術不端行為防范機制不夠健全,有效防范學術不端行為問題,必須從教育理念、體制機制、培養模式、社會環境和文化傳統等方面入手,研究造成學術不端行為的根本原因,通過建立完善的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約束體系,從根源上預防學術不端行為的產生,激濁揚清,還學術研究一片清澈的藍天[1]。
一、 學術規范、學術道德、學術失范概念
所謂學術規范,是指學術共同體內形成的進行學術活動的基本規范,或者根據學術發展規律制定的有關學術活動的基本準則。通俗來講,學術規范就是指導和約束學術活動的基本準則,也是所有組織和參與學術活動的集體或個人必須遵守的學術紀律,它涉及學術研究的全過程,包括研究規范、管理規范、批評規范和評審規范。究其內涵,學術規范一方面包括應用規則,如文獻引用規則、引證標準規則和立論闡述的邏輯規則等,另一方面則是高層次的規范,如學術制度規范和學風規范等[2-3]。
學術失范,顧名思義即集體或個人在進行學術活動時,為達到目的,采用違反學術規范或學術道德的制約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當前學術失范包括創作失范、評審失范及管理失范三種形式。創作失范主要表現為抄襲文、關系文、重復文、假冒偽劣文、贊助文等;評審失范包括審核程序造假、答辯違規等;管理失范包括論文收錄違規、學術評價機制失范等。學術失范對社會危害嚴重,危害到了社會效率、社會公平和社會道德。
二、學術失范的根本原因
綜合概括近年來相關學者針對學術失范行為的調查研究所得出的結論來看,他們給出的根本原因局限于學術道德教育體制不夠完善、利益驅使、監管力度不夠、學術科研評價體系缺失等宏觀層面,上述原因是造成敘述失范根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筆者認為僅限于宏觀層面的原因不足以囊括其根源,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術失范這一現象級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學術失范的概念和涵義出發,深挖造成學術失范行為的主觀和客觀原因,并從中得出應對策略。
由文中第一章節可知學術失范集體或個人在進行學術活動時,為達到目的,采用違反學術規范或學術道德的制約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從概念可以清晰的看出,學術失范行為的先決條件時違反學術規范或學術道德的一種學術行為,只要違反其中一條,即構成學術失范行為。由此可以得出兩個關鍵詞,即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總結來說研究學術失范的根本原因即為研究違反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約束條件的根本原因。由于學術規范是學術界制定的一些列應用規則和高層次規范,往往包括具體的實施細則;而學術道德是學術界的一種意識形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軟要求”,較少得反映在成文的規定中,是道德對行為的約束,往往需要學者們自覺遵守[4]。
三、面對學術失范的應對策略
本文在第二章節中指出諸多造成學術失范問題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本章節將就如何從根本上消除學術失范現象提出應對策略。
1、強化管理,加強學術規范宣貫。管理者的態度和決心是解決問題的核心之一,正所謂上行下效,只有管理者下定決心,制定嚴格的學術活動以及學術論文審核制度和規范,并時刻保持較高的關注度和執行力,即會對高校研究生產生一種震懾力,從而先形成一種不敢失范的局面,再進步為不能失范和不想失范的局面。其次,高校管理層可針對學生對學術規范知之甚少的情形將學術規范教育納入必修課程,全面教育。
2、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首先,要讓學生意識到規范的論文格式的重要性,論文的格式好比自己家的門面,門面敞亮了,客人才愿意踏入家門欣賞里屋的裝飾,若論文的格式亂七八糟、毫無章法,評審人員仔細閱讀你文章內容的興趣就會大打折扣,即使論文內容再好,也無濟于事了。其次,導師要加強對自己學生的管理。在學校中,學生接觸學術研究最多的渠道便是自己的導師,為人師表必當肩負教書育德的責任,言傳身教,再學生心理種下嚴守規范的種子。
3、隔絕不良社會環境,改善學校學術風氣。學校氛圍不同于社會,再很長一段時間被譽為學術的“凈土”,因此,學校應當致力于保護這片凈土不受外部不良氣氛的侵蝕,尤其是功利性,與政界和娛樂圈等復雜的圈子劃清界限,為廣大學者和學生創造良好的學術研究分為,讓更多有利于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科研成果開花結果。
4、加大查處和懲罰力度[5]。加大查處和懲罰力度,保持對違反學術誠信和學術道德行為的“高壓”態勢,形成相對較強的“震懾力”,是保證實施學術誠信和學術道德相關規范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其主要措施包括:(1)建立學術懲戒處罰制度。(2)建立健全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工作機構。(3)完善學術誠信和不端行為舉報受理機制。(4)完善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措施。依照《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對學術不端行為人給予警告甚至開除等行政處分;觸犯國家法律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于其所從事的學術工作,可采取暫停、終止科研項目,并追繳已撥付的項目經費、取消其獲得的學術獎勵和學術榮譽,以及在一定期限內取消其申請科研項目和學術獎勵資格等處理措施。
研究生教育必須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培養高端型人才。強國必先強教,實現中國夢,基礎在教育,關鍵在人才。要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為實現“中國夢”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1]。因此,研究生必須要有真才實學,學術研究必須嚴謹,杜絕學術失范行為,同樣也為高校管理者提出根除學術失范現象的更高要求。而消除學術失范現象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目前仍然面臨著強大的阻力。但是從近年來不斷曝光的越來越多的學術失范事件可以看出根除學術失范這一學術界的毒瘤已引起了社會各界包括國家高層領導的重視,相信再不久的將來,學術失范問題在國家、高校和廣大有志學者和有為青年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根除。
[參考文獻]
[1]劉慧,王樂昌,吳慧,于振濤,車曉.育人為本 創新教育理念 從思想根源上破解研究生學術不端難題[J].教育教學論壇,2019,(4),214-215.
[2]吳曙光.高校教師學術道德規范“三層次對策”[J].學理論,2015,12,230-234.
[3]邵健飛,孫興昌.“學術道德”關鍵詞.[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院報,2019,39(1),115-120.
[4]徐夢潔,顏玉萍,吳紅梅,焦凌佳.研究生學術規范教育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國林業教育.2019,37(2),30-39.
[5]黃倫寬.學術誠信與學術道德建設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2),188-189.
(作者單位:山西醫科大學研究生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