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偉
體育旅游是在社會物質文化生活不斷發展和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下由傳統旅游業衍生而來產物。體育旅游的出現要晚于傳統體育一段時期,但其快速發展的趨勢卻不容小視。隨著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全民健身意識也逐步得到了提高,這使我國體育旅游產業如火如荼在全國開展。政府慢慢將工作策劃的重心轉移到體育旅游上來。云南省各地獨具特色,因此開發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旅游項目,例如云南騰沖的溫泉游、昭通的蘋果園、西雙版納的野象谷、普洱鎮沅的千家寨等等都是不同地區的地方特色。在地區旅游的基礎上引入適宜的專項體育和健身旅游產品,促進旅游業發展的同時也使體育旅游產業進一步發展。如河道漂流、峭壁攀巖等都讓國內外游客在其中充分感受體育旅游產品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參與其中,在參與的過程中盡享樂趣。隨著參與的人數的增加,體育旅游將逐漸發展。普洱市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對發展體育旅游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條件,但是它的發展速度與時代進度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仍是云南省旅游業發展較為落后的地區。綜上所述,當今中國經濟的的不斷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為普洱市體育旅游帶來了更多的商機和機遇,并且也對旅游業產生了強勁的推動力。體育旅游作為當今新興特色旅游產業,以后將成為旅游業最新、最有潛力的亮點。把體育旅游引進當地旅游產業中來,將進一步增強旅游消費對普洱市財政收入有很強的拉動作用。
體育旅游的概念有宏觀和微觀方面的意義。從宏觀上分說,體育旅游是指游客們在旅游中所進行的各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包括體育競技競賽、體育競賽的觀賞等活動,人們離開他們的常住地到特定地方,并在特定地方停留并進行的不謀取報酬的自身活動。從微觀上來介紹,則是服務機構為了滿足或者是適應旅游者的各種體育健身鍛煉需求。體育旅游是屬于旅游的一種分支,活動形式是以參與者的目的為主。以基本的體育設施為條件,使游客們在旅游過程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提高,豐富人生生活的一種社會活動。
2.2.1 體育和旅游都是社會文化活動
體育與旅游都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過程,人們的物質、精神文化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物質生活需求隨之增長,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而由傳統旅游業衍生而來的產業,其發展過程均有著共同的社會經濟背景。說體育和旅游都屬于社會文化活動,那是因為體育和旅游二者都具有一定社會人文元素,體育同旅游一樣,對參與者來說它不完全等同于單純的物質文化生活方式,而是一種具有豐富精神文化內涵和具有消費性的活動。
2.2.2 體育旅游相結合能夠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體育和旅游相結合的活動是為了滿足當今工作壓力大平時無多余休息時間人們,體育旅游是一種心情愉悅的放松,也是身體的一種鍛煉形式,比如普洱市連續幾年舉辦的馬拉松邀請賽等活動,在這兩方面都帶來了良好的效果。在舉辦大型賽事活動的同時,經濟效益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比賽吸引了國內外很過運動員的參加,比賽期間城市的旅游業,酒店業,餐飲業等都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其次賽事的報道,對城市名片的推廣有一定的影響力,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給當地經濟帶了微觀的效應。所以說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能帶來社會就業機會和巨大的社會財富。同時促進了保護環境意識,體育和旅游這兩種產業對于生態環境都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在它們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擁有良好的環境才能使本身具有有利的競爭發展優勢。
2.3.1 體育活動可發展為旅游活動
體育賽事和體育活動的開展能夠吸引許多的旅游游客加入到體育活動中來,然后體育活動慢慢地演化成為旅游活動。與普通旅游節日不一樣的是,體育活動相比則有一些更為豐富的體育內容。體育活動具有獨特的的號召性、認同性能夠拉動更多的人參與到其中,并且以簡單普遍的形式來組織,不需要太多的節日文化與民族文化來作為活動前提,具有普遍參與性,從而為開展地區吸引來更多的游客,穩定了當地旅游游客來源。
2.3.2 體育氛圍助推旅游業的開展
某些體育旅游活動的進行需要一定的體育氛圍資源。比如沖浪、沙灘排球等這些只能在沿海地區進行,這要求這些地區有足夠的體育氛圍和體育環境來帶動發展。滑雪則需要在降雪豐富且地勢優越的地區開展,而探險則要求在山區、河谷或沙漠等特別地區實行。這些資源大多屬于自然資源,并在此基礎上融入體育社會人文文化內涵,這樣的氛圍環境具有其他的地方難以仿造的旅游資源優勢,使當地旅游業更加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并帶動當地旅游業以穩定的趨勢蓬勃發展。
2.4.1 開發背景
城市化的擴展使人們生活在離自然環境相距甚遠的大都市里。然而全球變暖化的趨勢,人類污染逐漸加重,都在使居住環境不斷惡化。當今經濟的快速增長反而帶來了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精神壓力感的倍數增強,激烈的生活競爭讓人身心疲憊。而體育活動具有娛樂性、健身性等諸多能夠有利于調節情緒的作用,這也是體育活動的靈魂。體育旅游在社會中屬于一項新興的服務行業產品,體育旅游是體育與旅游相結合的產物,是為了娛樂身心,強健身體而自發參加或是觀看體育活動,他們離開了繁忙的物質生活,參加到戶外運動中來,親密的和大自然接觸,體育旅游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對身心健康的各種心理需求,還對促進參與者本身身體的健康,對增強體質有著現實性的作用。
2.4.2 背景特性
2.4.2.1 組織形式多樣化
中國各地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它可以結合體育活動進行開發,這就為發展體育旅游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環境條件基礎。因為體育旅游過程中帶有不一樣的旅游感,受到了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攀巖、漂流、徒步游、溫泉游、自駕車游等體育旅游形式在我國逐漸興起。
2.4.2.2 效益巨大
體育活動項目與自然資源相結合,給開展的地區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也會帶動其他區域積極開展體育旅游項目,不同的地方可以推出許多與自然資源結合的特色旅游項目,隨著體育旅游項目的陸續推出,對各地資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區域經濟進一步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2.4.2.3 項目奇特
體育旅游開展結合了許多的體育文化元素和地方環境條件為一體,整合發展為特定的、具有獨特性的體育旅游活動項目。體育旅游開發要以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目的,形成體育旅游的良性綠色循環。另外還有漂流、攀巖、爬山、騎行、越野、溫泉游、自駕游還有野外生存等項目也正在不斷開辟之中。
3.1.1 體育旅游的市場開拓不足
普洱市旅游業開發時期較晚,旅游資源因地理,交通等因素沒有很好地得到宣傳,體育旅游又是旅游行業后期發展而來,市場基礎較為薄弱,因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也相對落后,普洱市對體育旅游業的開展投入經濟資源較少,包括宣傳、基礎的體育設施建設完善等,都不能完全滿足體育旅游發展的現實需求。這就導致了普洱市體育旅游的群眾基礎較為薄弱,開展項目與組織方面較為乏力。因此,改變普洱市大眾體育意識薄弱的現狀,是開拓普洱市體育旅游市場的一個重要方向。
3.1.2 缺乏體育旅游的相關設施和管理經驗
由于體育旅游屬于本市后期發展的新興產業,旅游媒介發展速度較慢。旅游媒介包括酒店、交通、體育場所設施、組織管理人才等基礎條件。普洱市在體育旅游方面的專項管理、計劃方面尚欠火候。如何集中打造文化旅游景區,精心規劃建設,突出景區自然原生態,讓它成為游客喜歡的絕美風光,觀賞野生動植物的生存,感受文化氣息的自然景區成為普洱市體育旅游發展的一個著力點。如何以地方民族文化、體育文化為引領,在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上實現實質性的突破,這是今后普洱市旅游發展將要面對的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
3.1.3 政策規劃
政府對于旅游業的相關規劃機制尚需完善,還需要提高引進與創新二者的結合能力,嚴格建立健全科學的規劃程序、提高政府的規劃能力,在國家綜合治理能力建設的前提下,各級政府部門應相互協調推動體制機制改革。由于體育旅游的開展時間較晚,各種社會資源沒有得到整合,造成資源的不合理運用,不運用等。這不僅沒有利用好資源,還造成資源浪費,政府規劃總結的經驗也是在進一步推進的過程。因為體育旅游同時也是一種綜合的產業,不僅僅只是政府能夠掌控得好的,這需要社會各屆相互努力,政府加強宏觀調控,社會積極投入、落實。因此政府的規劃起到引領的作用,為體育旅游的進一步發展建設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3.1.4 居民旅游消費意識不足
體育旅游屬于新興產業,消費過程從而也出現多種阻礙,消費水平沒有得到明顯提高,旅游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旅游產品的轉型升級速度較慢。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一段時期內居民家庭所購買消費品或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變動的宏觀經濟指標。通過引用普洱市發布的2013-2017居民消費指數表顯示出的居民消費的情況:普洱市娛樂教育旅游及服務的綜合指數與其他消費指數相差不大,但是把綜合指數分開來看則娛樂、教育、旅游及服務消費指數會明顯偏低。
4.1.1 普洱市落根于云南省西南部接近邊境,東臨玉溪紅河,南接西雙版納,北靠楚雄。與國內多個開展旅游地區相接近,這為普洱市發展體育旅游提供了一個至關重要交通優勢。東南與越南、老撾接壤,西南與緬甸毗鄰,地處多邊交界,多個地區交通樞紐,人流量較大。對于一些外國旅游的游客來說,普洱市則成為一個中轉站,來此中轉游客較多,成為游客穩定的一個有利因素。
4.1.2 普洱市境內群山起伏,山地面積眾多,自然資源、生物多樣性豐富。普洱由于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這里大部分區域常年無冰霜,自然條件適宜。普洱市常舉行著多種體育項目的比賽,間接上為開設體育旅游觀光市場提供了較多機會,市區公園分布較多,區域古建筑眾多,吸引了許多國內外游客,是省內少有的景觀資源集中分布的風景區,具有多種文化多樣性價值。普洱市地區內有不少奇珍異獸異獸,險峻山峰。以物種多樣性、原始森林植被資源豐富、造型地貌為景色依托主體。地區名勝古跡多,注入著許多的民俗風情,展示著古往先人的博大智慧。它們特點突出的是國內其他地區少有的景觀資源散落分布的風景名勝區,具有旅游觀光、實地考察、探險登山等多樣旅游價值。
4.1.3 文化濃厚的民族區域傳統體育文化開展活躍,民俗文化是民間群眾風俗、生活文化、節日慶典的統稱,創造共享的、傳承的生活風俗習慣。普洱市有多個民族自治縣區域,居住著哈尼、彝、拉祜、佤、傣等多個常居民族。常住少數民族眾多,民俗民族文化自然而然就多差異。原始而古老的佤族木鼓節、熱鬧盛大的拉祜族葫蘆節、火光沖天的彝族火把節、眾人懷美好祝福的傣族潑水節等民族傳統節日傳承千年、魅力獨具,讓人流連忘返。這使普洱市成為適宜的,得天獨厚的區域旅游圣地。
體育旅游是一個綜合性比較強的新興服務型產業,它的發展依賴于地區各行各業的綜合發展情況,因此地區經濟的發展是帶動體育旅游開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離開了社會經濟其他部門的大力協助和支持,體育旅游業的發展是沒有前途可言的,是脫離現實而談發展的不科學理論。
根據普洱市經濟發展的狀況企業可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以市場為導向,用新技術改良傳統旅游產業,促進產業優化升級,逐漸形成以普洱市適宜的新技術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旅游業形成健康發展的產業格局。
要拓寬普洱市旅游客源的市場規模,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普洱市中市場的主要特點,然后弄清楚普洱市現階段的市場實力。然后就是要了解當前市場上的一些主要情況,比如普洱市市場上存在的主要困難的詳細情況,明白了這些才能開始具體實施,并加大力度宣傳,增加輻射效應。
普洱市體育旅游發展需要政府引導各界做出積極貢獻,政府對發展特色體育旅游小鎮,特色體育項目,引進全國知名賽事活動等一系列項目要做出引導,由政府出面在各大媒體各大宣傳活動中大力進行推廣,對體育旅游景點區域的基礎設施等建設狀況加大經費投入,應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制定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計劃,加強部門協調等。讓市場利益擴大,吸引投資者入股,讓企業界也充分意識到本市體育旅游的市場潛力,在投資決策時考慮到普洱市區發展的優勢劣勢。只有這樣由上及下的逐步實施,通過政府與社會之間的權利合作,就能使普洱市旅游業更上一層樓,使普洱市各地區區域體育旅游逐步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