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慧
從概念上來看,“學教一體化”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結合,強化了體育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為體育教學的發展開辟了新思路。體育教學一體化的模式和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一體化”思想高度吻合,同時順應了教育部[2006]16 號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基本要求。現代體育教學要努力貫徹體育素質的基本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尤其是要滿足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基本要求,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體育素質的全面提升。一體化教學不僅傳授給學生基本的體育知識,同時強化健康行為,對學生身體適應能力、外部環境適應能力都有積極作用,可以改善學生身體條件,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生體育品德是保證學生運動能力得以提高以及健康行為能夠有效建立的基礎,它主要為學生體育訓練過程中提供了參考依據,幫助學生明確自身追求以及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從而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一體化教學模式下提升體育教學的效果。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我國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技工院校為我國輸送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加強技工院校體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從年齡上來看,技工院校學生大多處于14-18歲之間,他們心理上不夠成熟、情緒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同時具有較強的自尊心,在表達情感時相對含蓄,行為上容易偏激、對疲勞的耐受力差,面對挫折時內心存在恐懼心理,這個年齡段的女生情感內傾,在生理影響下,大多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技工院校學生以初中畢業生為主,雖然在初中階段具備一定的體育基礎,但是由于不同地區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在教育教學質量上不均衡,同時大多初中將主要精力放在文化課程上,對體育教學重視程度不足。總體而言,技工院校學生體育綜合素質較差,缺乏固定的體育愛好,無疑增加了體育教學的難度。在體育課程安排上,技工院校主要有羽毛球、足球、籃球、兵乒球、健美操等多項體育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相應的項目。進行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運動后精神上也可以獲得較大的愉悅,有助于緩解身體疲勞和心理壓力,對于文化課和實訓課的學習有很大幫助。技工院校學生畢業后大多從事技術工種,這些行業對學生體能有較高的要求,良好的身體素質可以為他們的學習和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如何提升技工院校學生的積極性和體育教學效果,引導學生對體育運動有清醒的認識,筆者以體育教學一體化為突破口,分析當前階段技工院校體育教學村存在的問題,研究技工院校體育教學的策略。
從學校的角度來看,技工院校教學重點主要在文化課和實訓上面,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遠遠不足。與此同時,隨著技工院校的擴招,學校領導主要精力放在擴大辦學規模、增加生源上面,體育運動器材和場地相對有限,滿足不了當前階段技工院校體育教學的基本需求。在這種情況,技工院校在體育課程安排、器材配備和運動場地上都有所限制,影響了體育活動開展的實際效果。職業院校對體育課程考核不夠重視,大多考試比較草率,體能測試不夠嚴格,很多學生正是抓住這一點,本身身體素質差,平時也不注重體能鍛煉,體育課程更是敷衍了事。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很多技工院校學生認識不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他們業余時間主要花費在電子游戲上面,進行體育運動時以娛樂性為主,加上學校體育設施較差,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愿意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沒有合適的運動場所。
因此,學校應該對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一個改革,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相融合,即實施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課內外一體化模式是一種將課內與課外教學合理的安排起來,在原來的體育課程的基礎上,適當的開展一些課外體育活動,然后在最后的期末考試成績中,教師根據學生課內與課外的綜合成績給出合理的分數,這種體育教學模式有利于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在思維方式上,職業院校學生更加自主化,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體,發揮不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被動地接收理論知識和聽從老師體育活動的安排,很多學生參與的體育活動是自己不喜歡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壓制了他們體育學習的積極程度。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參與課外活動時接觸到多方面的知識和體育技能,他們愿意嘗試新鮮事物,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充分放開自我,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在一體化教學中,采用學分制管理模式,課內外成為一體化的環節,課堂教學方式、內容和要求發生了重大變化。一體化教學模式取消了行政班級和年級,在課外活動組織上面臨一定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注重課內外活動的銜接,優化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體育活動的熱情、培養學生體育活動習慣,切實引導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在一體化體育教學中,教師是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學理念上應注重科學化、合理化發展。因為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對學生的改變有直接的認識,強化了體育教學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出現問題時教師可以及時指正,提升了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了體育教學效果。
體育教師在確保學生身體全面發展的同時,必須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特點和今后工作崗位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使他們受到一定的身體練習,獲得學生所學專業所必須具備的身體素質。在教學中,我嘗試從學生所學專業的特點進行體育課內容安排,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為基礎,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使他們具備適應專業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素質。如市場營銷專業要求學生必須具有良好的體態和溝通能力,因此我們經常在課堂中安排一些活動量較小,學生表現自我機會較多的游戲,在體育教學中加強身體基本姿態練習,上好武術等教學內容,從而在自身修養上提高層次。這樣學生既學習了,體育知識,又提高了學生身體素質,并且達到了體育教學和專業特點相統一目的,提高學生將來在職場適應力和競爭力,真正達到我們學校的培養目標。
面對如今的中職生,如果不改進體育教學的組織和教法,就不能有較好的教學效果。首先,為了更好的實施“一體化教學”,體育教師多與學生溝通,與學生交友。如今我們學校的學生在初中學校得到的尊重少,逆反心理較強,我們在授課之前要表現出對學生的了解和信任,鼓勵學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與教師達到志同道合。其次,體育教師要明確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傳統體育教學的基礎上,注重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競賽、娛樂、合作學習等多種方式的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實現體育學習效果的提升。不僅如此,教師要強化體育活動的指導,適當增加學生體育鍛煉的強度,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又掌握知識技術、技能,使學生在學習中不覺得枯燥乏味和疲勞感。最后,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方法要生動活潑,有趣味性、啟發性和競爭性,應采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進行教學,如:我們經常在陰雨天不能上室外課,可以借助電視所播的體育節目或在課余時間利用外界資源進行體育表演等教學手段,以充分調動想學的積極性。
我校學生普遍學習成績差,常常被人視為失敗者,受到社會、家庭、學校等一系列壓力,造成部分學生存在嚴重的自卑感,害怕參加考試,害怕與人交往。體育運動是治療心理疾病很好的方法。它可以轉移學生不高興的情緒和行為,使他們從煩惱和痛苦中擺脫出來,是治療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如:當學生情緒極其低落時,體育教師可以通過體育競爭的特性,鼓勵他參與其中,可以緩解學生情緒的低落,慢慢走出困境。其次,體育運動也是一種休息方式,通過體育活動,可以緩解學生在學習等壓力和情緒的低落。教師在體育活動中可以采取鼓勵和肯定的方式,給予學生體育活動的信心,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進而提升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強化自我意識,逐步建立自信心。
總而言之,職業院校開展體育一體化教學順應了素質教育的發展潮流,同時也是職業院校體育改革必須面臨的一個環節,一體化教學模式客服了傳統體育教學中僵化思想,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在內外部改革一體化的過程中,轉變了教師的體育教學意識,豐富了體育課外活動,提升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為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