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珂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蘇州 215000)
研究對象:心理技能訓練在田徑訓練中的應用。
1.2.1 文獻研究法
通過蘇州大學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網、萬方數據庫等,查閱有關心理技能訓練在不同體育運動項目中的應用研究期刊文獻,對搜集到的文獻進行簡單的梳理與分類,并對此些文獻進行分析與歸納,為完成該文的撰寫與建構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參考和方向性的指導。
1.2.2 邏輯分析法
在分析且證明一個原理或方法能否應用到具體的實際訓練中時,首先應該通過已經確立的,經過論證的結果,向外拓展,聯系實際進行分析可能性。通過邏輯分析的方法該文對心理技能訓練在田徑訓練中應用的應用進行分析之后得到相關結論。
1.2.3 訪談法
為了使該文更具說服力,訪談選取了4名蘇州大學田徑隊中參加過大型比賽的高水平田徑運動員進行重點訪談(參加過多屆江蘇省田徑錦標賽、代表蘇州大學參加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代表江蘇省隊參加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另外對參加過國內外大小比賽、聯賽的運動員進行訪問輔助獲得該文所需的信息,并通過教練員獲得該文研究的相關確切詳盡的資料、有關田徑中訓練心理技能方面的知識,為接下來的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撐。
高校運動員由于課業緊張,一天的學習之后再參與田徑訓練,這時候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上都已經十分疲憊。為了達到訓練目的,滿足訓練量與訓練強度而布置的訓練內容,常常會引起運動員的消極情緒與反叛心理,使得訓練任務無法保質保量地完成,甚至會導致運動員不必要的運動損傷而無法繼續接下來的訓練。而通過心理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在進行日常的基礎技術訓練及體能訓練時,教練員可以讓運動員在準備活動進行過程中或正式訓練之前和單項訓練內容之間進行心理技能方面的訓練,集中運動員的注意力,調動運動員的積極性,尤其是賽前及比賽期間全方面使用心理技能訓練進行調控,讓運動員正確認識自己,增強自信,避免過度緊張,以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該文通過表象重現訓練、放松訓練、系統脫敏訓練、模擬訓練、認知訓練和暗示訓練幾個心理訓練方法進行分析。
2.2.1 田徑訓練中的表象重現訓練
在田徑訓練中運動員可以通過自己的視覺角度感知自己的技術動作,尤其是技術動作合理性越高成績越好的項目,如跨欄、跳遠、三級跳、標槍、鉛球等,按照正確的動作程序,在腦海中重現完整的技術動作,同時利用肌肉動作重復運動輔助自己對整個技術動作的組成程序的感知,加強技術動作的本體感覺。另外,觀看優秀運動員的比賽視頻及自己的完整技術視頻,對比分析技術動作的差異,再根據教練員提出的問題和建議以重新整合與建構適合自己且屬于自己的運動表象。競賽運動員可以通過對過去賽場上的最佳狀態和本體感知有意識地在大腦中呈現,通過訓練體會加深強化技戰術的理解,更靈活地運用到實戰中去。
2.2.2 田徑訓練中的放松訓練
運動焦慮在體育運動領域中十分常見,許多運動員都深受其害。面臨高壓力任務、對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不同的性格特點都會使運動員處于焦慮狀態從而影響訓練效果及運動成績。如田賽項目的運動員常常因為過度焦慮而導致肌肉緊張使得技術動作變形、不連貫、犯規等。而競賽項目運動員尤其長距離耐力跑運動員更容易在跑動過程出現肌肉僵硬、呼吸困難,自控能力差的問題。“磨刀不誤砍柴工”,通過放松訓練改善運動員的認知焦慮和狀態自信水平讓運動員以較好的運動狀態和心理狀態,高效地完成訓練任務,達到訓練目標。第一,運動員可自己利用暗示語放松緩解肌肉、調節呼吸,使中樞神經系統達到興奮狀態。第二,調整呼吸。控制自己使用腹式呼吸,以這種更為放松的呼吸方式代替由于焦慮導致的“淺而快”的胸式呼吸,有意識地改變呼吸的頻率、深度和強度以達到心理調節的目的。
2.2.3 田徑訓練中的系統脫敏法訓練
雖說“臨陣磨槍不快也亮”,但在田徑訓練中任何訓練臨時抱佛腳都是成效甚微的。系統脫敏訓練法是一種對癥下藥的方法,有現實情境下系統脫敏和想象情境下的系統脫敏兩種。現實情境下的系統脫敏法的應用,要在日常訓練中通過教練員對比賽情景的創設,模擬出令運動員感到緊張的實況及氛圍,循序漸進地誘導運動員進入情景中,經過觀察與交談發現導致運動員產生焦慮狀態的原因,然后通過交流與心理疏導讓運動員漸漸平復到放松狀態擺脫這些因素的干擾,繼而最終克服習慣性的焦慮。想象情境下的系統脫敏,則是讓運動員在大腦里清晰地重現這個情境,自主探究引起緊張情緒的影響因素,并及時反饋教練員做好匯報,為解決焦慮情況提供方向。
2.2.4 田徑訓練中的模擬訓練
作為高校運動員自身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或者有這樣狀況的隊友:日常訓練時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而比賽時就會表現出不如平時的運動表現。而這些被人們稱之為訓練型運動員的大部分都是容易焦慮的運動員。模擬訓練在這時候就尤為重要。模擬方法在本質上可以算做一種脫敏訓練或適應性訓練。模擬訓練能夠增加運動員對競技比賽的適應性、增強運動員在賽場上的抗干擾能力、有針對性地制訂技戰術方案,有利于發現運動員的不足,指導教練員制訂訓練計劃。經過多次模擬賽場的訓練讓運動員熟悉這種賽場氛圍穩定他們的心緒,讓他們對自己的成績有所了解,增強自信水平,不會因對自己的錯誤認知而“放不開”或者“放太開”。模擬訓練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盡可能詳盡地還原比賽情景和氛圍,運動員在訓練時切忌因為是模擬訓練而降低注意水平,應付了事。若運動員因為其是模擬訓練而不全力以赴,或者模擬訓練沒能體現賽場氛圍,那么模擬訓練就失去了意義。
模擬訓練對于田徑訓練是非常常用的一種心理技能訓練方法,教練員利用這種方式對運動員進行摸底,把控訓練內容和強度的效果,掌握運動員目前的競技水平,讓運動員提前適應比賽流程及賽場環境,緩解正式比賽時的緊張情緒。
2.2.5 田徑訓練中的認知訓練
在田徑訓練中的認知訓練不言而喻,是教練員幫助運動員調節訓練中認知范疇內出現的對訓練內容的不理解、不認同,訓練過程中的消極情緒,以及運動員自身的偏執想法。教練員在運動員訓練過程中應該與運動員一起分析所遇到的問題,如對技術動作的錯誤認識,除了技術動作的學習,高校運動員也該掌握技術動作理論知識。對訓練內容的不認同也會導致運動員產生厭惡、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讓運動員了解訓練內容這樣安排的目的,有助于消除運動員的抵觸情緒,緩解消極情緒,促進運動員對教練員之間的關系,理解教練員的苦心。及時向運動員反饋技術動作現狀、訓練成績,通過交流讓運動員對自身有正確的認識,增強運動員自信心。運動員自身要學會及時轉換心態,在辛苦的課業之后依然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待每次的訓練,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2.2.6 訓練田徑中的暗示訓練
教練員利用積極、激勵的動作暗示,激勵運動員,訓練過程中碰到不如愿的情況也要把控好自己的情緒,避免影響運動員情緒,打擊運動員的積極性。運動員自己在訓練中可以進行心理暗示,如在技術動作的訓練當中可以在心里默念動作要點,以簡潔、準確的口訣,警示自己注意需要注意的技術要點。體能訓練時運動員可以重復“我可以”“我能行”“在堅持一下”暗示自己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訓練內容。暗示訓練常常是通過重復某些詞組,由機體內部皮層思維過程的痕跡,對自己產生影響,達到調節的目的,可以配合多種訓練手段使用。
心理素質在田徑競賽中十分重要,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空有一身能力卻因緊張而施展不出,就是“茶壺里煮餃子”了。對教練員來說,采用多元化的心理訓練方式,從多方面的心理影響因素考慮,在日常訓練中通過心理訓練增強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不僅有利于訓練任務的達成,提高運動員的綜合實力,在瞬息萬變的比賽過程中,擁有積極心理定勢的運動員更能夠以穩定情緒保證正常甚至超常實力的發揮,獲得與實力相匹配的成績,以求未來更好的發展。